Categories 生活智識

四寶媽白家綺的育兒真心話:接住孩子的每個模樣,用陪伴寫下最暖成長日記

當媽就是一場修練:從手忙腳亂到淡定接招

還記得第一次把大女兒抱在懷裡那一刻,我整個人慌到不行!那個軟綿綿的小生命不會說話,餓了哭、尿布濕了哭、想睡也哭。新手媽的日子根本是災難現場,奶瓶消毒到一半寶寶爆哭,洗衣籃堆成山還要哄睡,整天像顆陀螺轉不停。最崩潰的是,明明累到眼皮打架,寶寶還精神奕奕對我笑,當下真的會忍不住碎念:「你這個小惡魔是充電五分鐘,續航一整天嗎?」(苦笑)

那時候常覺得自己很失敗,怎麼連泡奶粉都會手抖?看到別人的寶寶乖乖睡覺,我家這位卻要抱著走三小時才肯閉眼,心裡又急又愧疚。現在回頭看才懂,「手足無措」根本是當媽的必經儀式,就像打遊戲總要從新手村開始練等啊!

婆婆教我的神級育兒術:把崩潰現場變成長鏡頭

真正讓我頓悟的,是看白媽媽帶小孩的魔法時刻。每次收工回家,我總緊張兮兮問:「斗宅今天沒闖禍吧?您是不是累壞了?」她永遠笑咪咪回:「都很好啊,孩子嘛~」當下我內心OS:「騙人!我生的我還不知道?根本是拆家小隊隊長!」(笑)

後來偷偷觀察才發現,白媽媽面對災難現場的超能力:
▸ 斗宅打翻整碗副食品,她先擦地板再擦娃:「哎喲我們練習端碗對不對?」
▸ 朵拉哭到臉發紫,她哼歌輕拍背:「馬麻知道你好委屈喔~」
▸ 兩隻搶玩具快打架,她變身裁判:「哥哥數到十換妹妹喔!」

原來不是孩子變乖,是大人換了眼光。那些讓我血壓飆高的「調皮」,在她眼裡全是「成長特寫鏡頭」。像寶寶吐奶不是故意找麻煩,是食道肌肉還沒長好;terrible two 的哭鬧是他們在說:「我想自己做主!」這些頓悟像解開育兒密碼,原來接住孩子的情緒,比糾正行為更重要。

那件被咖啡毀掉的白洋裝:我學會按下怒氣暫停鍵

懷朵拉七個月時,有次穿美美要見客戶。斗宅看到餐桌上的咖啡杯,眼睛發亮衝過來——下一秒!整杯黑咖啡潑上我的雪紡洋裝,杯子碎滿地。當下腦中「啪」一聲理智線斷裂,那句「你欠揍嗎?」已經衝到喉嚨⋯⋯

突然有個聲音跳出來:「他才兩歲,這世界對他來說就是大型遊樂場啊!」蹲下來看著他驚慌的小臉,我深吸口氣:「沒關係,馬麻換衣服就好。但熱咖啡很危險,下次想看要牽馬麻手好嗎?」斗宅眼眶紅紅點頭的樣子,讓我慶幸沒吼出口。

孩子搞砸時,最需要的不是訓話,是安全感。後來我學著把「你怎麼又⋯」換成「我們一起收」:
✔️ 打翻牛奶?鋪報紙讓他幫忙擦
✔️ 撕破繪本?用膠帶合作修補
✔️ 玩具撒滿地?比賽誰收得快

四寶媽的深夜覺察:育兒沒有通關那天

常聽人說「撐過三歲就輕鬆了」,當了四寶媽才敢說實話:養孩子像闖關遊戲,永遠有新Boss等你
▶️ 嬰兒期是體力戰:每三小時餵奶換尿布
▶️ 學步期是耐力賽:追著小火箭防撞傷
▶️ 幼兒期是心理戰:「不要!」vs「為什麼?」
▶️ 學齡期是腦力戰:作業考試同儕壓力

有次被四寶接力哭鬧搞到崩潰,我躲廁所對著鏡子掉淚:「為什麼當媽這麼難?」直到聽見門外斗宅小小聲問:「馬迷在哭哭嗎?我幫你呼呼~」眼淚瞬間變甜的。原來媽媽的情緒也會被孩子接住,這種雙向奔赴的溫柔,是育兒最珍貴的彩蛋。

把崩潰日常熬成幸福濃湯:我的四寶療癒系語錄

現在聽到孩子喊「馬迷」五百次還是會耳鳴(笑),但學會在抓狂邊緣轉念:
「他們不是睡著才像天使,是醒著時更真實」
半夜不睡覺開演唱會?錄下來當未來婚禮彩蛋!
把牆壁當畫布?貼成藝術展區邀親友參觀~

「育兒的甜藏在最苦的時刻」
孩子發燒徹夜照顧,他昏睡中突然摸我臉:「馬迷我愛你」;
罵完孩子看他哭到打嗝,結果睡前收到道歉畫:「馬迷笑好看」

「當父母不是完美演出,是陪著孩子再長大一次」
我常跟孩子說:「馬迷也是第一次當四寶媽,我們互相教學相長好嗎?」有次朵拉學我擦地板說:「我教馬迷變乾淨!」全家笑到東倒西歪~

寫給所有喘息的父母:你的努力孩子都記得

有天整理照片,斗宅指著我抱嬰兒照問:「馬迷那時候為什麼皺眉頭?」我才驚覺,原來媽媽的表情是孩子看世界的濾鏡。從那天起,我練習把育兒焦慮寫進日記本,把皺眉換成嘴角上揚的力度——因為孩子不需要滿分媽媽,只需要願意陪他們跌倒再牽手的夥伴

夜深時看著四寶睡到流口水的臉,那些吐奶、哭鬧、打翻的咖啡渣,都沉澱成生命裡的星光。親愛的戰友們,育兒這條路:
🌙 想哭不用忍,但哭完記得吃塊巧克力
🌙 偶爾擺爛沒關係,髒衣服不會長腳跑掉
🌙 對自己說聲辛苦了,你已經做得超棒!

我們都在學習用耐心把日子熬成詩,而孩子終將用成長告訴你:所有崩潰的瞬間,都是未來笑著回憶的珍珠。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