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躺著測:是閃到腰還是內臟在求救
「醫師啊,我這個背跟腰,已經痛了兩個多月都沒好…」診間裡,一位50歲左右、熟面孔的大叔皺著眉頭對我說。他是我的老病人,固定來看高血壓,這次卻突然提起背痛的問題。
原來,他早就因為腰痛跑過骨科,止痛藥、肌肉鬆弛劑都吃了,但痛感就像黏在身上的口香糖,甩都甩不掉。每次回診追蹤血壓,我總會多問一句:「阿伯,腰有沒有好一點?」他時而說「今天好像有卡輕鬆」,時而搖頭「擱是夭壽痠痛啦!」看著他眉頭深鎖的樣子,我心裡隱隱覺得不對勁——這不像普通的筋骨問題。
皮膚突發黃,驚覺大事不妙
「下次回來,我們抽個血徹底檢查一下好了。」第三次聽他抱怨腰痛時,我這樣建議。沒想到,就是這個決定,揭開了驚人的真相。
下次回診,他一推開診間門,我立刻發現不對勁——他的臉跟手掌,透著一層不尋常的蠟黃色!「醫師,我最近照鏡子,覺得自己好像變『黃臉公』了捏…」他不安地搓著手說。我心裡猛地一沉,腦中警鈴大作:腰痛加上黃疸…這該不會是「癌王」胰臟癌的徵兆?!
胰臟癌為什麼恐怖?關鍵在「沉默的殺手」特性
- 幾乎沒早期症狀: 胰臟躲在胃後面,深藏在腹腔裡,腫瘤小時候根本不會痛也不會叫。
- 一有症狀常是晚期: 等腫瘤長大壓到膽管,膽汁排不出去,就會像這位大叔一樣,皮膚眼白變黃、小便濃茶色、全身莫名發癢。
- 快速奪命: 更可怕的是,胰臟還負責控制血糖。當它被癌細胞侵襲,血糖會像坐雲霄飛車一樣亂飆,病人往往在短時間內急速消瘦。
當天我立刻開轉診單,催他快去大醫院消化內科檢查。報告出來,最壞的猜測成真了——晚期胰臟癌,腫瘤已經大到無法開刀。從他第一次跟我說腰痛算起,才短短兩個月啊!
那最後的3個月…來不及說的感謝
大叔後來做了緩解黃疸的手術,回家休養。三個月後,他走了。這三個月,成了他和家人最後的珍貴時光。 我還記得,他在生命倒數階段,曾特地抱了一盆花來診所謝謝我。他握著我的手說:「多謝醫師你有注意到…」話沒說完,但我懂他眼裡的遺憾——要是能再早一點發現,結局會不會不同?
他是我開業二十多年來,第一位離開的老病人。每當想起他進診所說腰痛的那天,心頭都像壓著石頭。原來「只是腰痛」背後,可能藏著攸關性命的警訊!
腰痛別輕忽!1分鐘「躺床測試」分辨閃腰 or 內臟病
從那次震撼教育後,只要病人抱怨腰痛在骨科治不好,我一定多問幾句,特別是左邊上背或腰部疼痛(胰臟的位置)。更重要的,我會教他們一個超簡單的「1分鐘躺床測試」,在家就能初步判斷:
✅ 測試步驟:
- 先側躺: 慢慢側身躺上床,膝蓋微彎像蝦米一樣弓起身體。
- 再平躺: 輕輕翻身變成仰躺,拿個枕頭或抱枕墊在膝蓋下方,讓膝蓋稍微彎曲。
- 靜靜感受1分鐘: 專心體會身體的感覺,不要急著動。
🔍 關鍵判斷點:
-
如果「閃到腰」:
- 能找到舒服姿勢: 側躺或墊高膝蓋時,腰痛有明顯減輕。「哎呦,這樣躺卡舒服耶!」
- 一動就痛到飆淚: 翻身、起身或咳嗽時,痛感會瞬間加劇。「靠!不敢動不敢動!」
- 通常幾天會緩解: 即使當下痛到像被雷打到,好好休息幾天,大多能慢慢走路活動,1-2週內逐漸恢復。
- 看骨科也常找不到原因: X光、MRI有時也看不出小肌肉拉傷或韌帶輕微扭傷,別太緊張。
-
如果是「內臟疾病」警訊 (危險!):
- 怎麼躺都痛!找不到舒服姿勢! 無論側躺、正躺、趴著、縮著…痛感就像背後靈一樣死死黏著你,完全沒有減輕的跡象。「按怎躺攏唔爽快,痛甲係刀咧割!」
- 痠痛感深層又頑固: 感覺痛在身體很裡面,不是表層肌肉的痠。
- 合併其他奇怪症狀: 這點超重要!除了痛,還可能:
- 莫名發燒、畏寒
- 體重像溜滑梯一樣掉
- 皮膚眼白變黃(黃疸)
- 小便顏色深如濃茶、大便灰白像黏土
- 噁心想吐、食慾差到看什麼都反胃
- 極度疲倦,怎麼睡都累
🚨 立刻叫救護車的「奪命腰痛」症狀!
如果腰痛是突然爆炸性劇痛,而且合併以下任何一項,別猶豫,馬上打119! 這可能是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破裂、嚴重腎結石卡住或脊椎神經被壓迫(馬尾症候群):
- 痛到像被刀捅,且痛點會跑: 從背痛瞬間蔓延到胸口或肚子。
- 冒冷汗、臉色發白、快暈倒: 感覺血壓直直落。
- 下半身癱瘓或麻木無力: 腳突然沒力抬不起來,或感覺消失。
- 大小便失禁或尿不出來: 完全控制不住,或膀胱脹卻尿不出。
- 胸口悶痛、呼吸困難: 像大石頭壓住胸口。
腰痛看醫生,這樣說清楚助診斷
下次因腰痛就醫(不論家醫科、內科或復健科),記得主動告訴醫生這些細節,幫助更快揪出問題:
- 「痛多久了?」: 精確到週或月。「大概兩個月前開始的。」
- 「痛哪裡?會不會跑?」: 指出明確位置(如:右腰、左肩胛骨下方),說明痛感會不會延伸。「左邊上背這裡痛,有時會繞到前面肚子。」
- 「什麼姿勢最痛/最舒服?」: 回想測試結果。「躺平反而更痛,側躺縮起來好一點點。」
- 「吃過什麼藥?有沒有效?」: 「骨科開的消炎藥吃了三天,完全沒改善。」
- 「還有其他不舒服嗎?」: 務必說出所有症狀,即使覺得不相干!「最近很容易累,胃口變很差,體重掉了3公斤…對了,小便顏色變很深!」
別讓「後知後覺」成遺憾:給你的健康叮嚀
那位大叔用生命給我們的教訓太深刻:
- 腰痛超過2週沒好轉,別鐵齒! 尤其位置在左腰或上背,一定要提高警覺。
- 合併「非典型症狀」快就醫: 體重減輕、疲憊、黃疸、消化異常…這些都是身體的求救訊號。
- 相信你的直覺: 如果內心一直覺得「怪怪的」、「這次不一樣」,請堅持要求進一步檢查(如抽血驗CA199腫瘤指數、安排超音波或電腦斷層)。
- 定期健檢不能省: 胰臟癌難早期發現,但高風險族群(家族史、長期糖尿病控制不佳、慢性胰臟炎、老菸槍、肥胖者)更該定期檢查。
健康的身體不會無緣無故劇痛或出現怪症狀。 那位大叔帶花來道謝的身影,是我心中永遠的提醒。別輕忽每一次腰背的抗議,它可能是內臟發出的最後警報。多一點警覺,或許就能為自己、為家人,爭取到最寶貴的生存時間與道別的機會。照顧好自己,就是愛家人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