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吃完美味多汁的橘子跟綿密酪梨,你是不是都習慣把籽直接丟進廚餘桶?先別急!這些被當成垃圾的小東西,其實是台灣中醫界流傳已久的天然藥材寶庫。我特別請教台北永春中醫診所的陳醫師,她說門診常遇到女生抱怨經期前乳房脹痛,這時就會建議自製「橘核茶」來緩解不適,效果比想像中更明顯!
橘子籽:乳腺守護神的小秘密
為什麼中醫這麼愛用橘子籽?
陳醫師邊翻著泛黃的古醫書邊跟我解釋:「橘核在《本草綱目》裡就叫’橘核’,中醫最看重它散結通絡的特性」。簡單說就是能幫我們疏通身體裡卡住的地方,特別是現代女生常見的乳腺增生問題。她還打趣說:「以前藥房都用麻袋裝橘核,現在超市買橘子附贈的籽反而被當垃圾,超可惜的啦!」
真實見證:櫃姐小敏的親身經驗
在百貨公司站櫃的小敏跟我分享:「上個月經期前胸部痛到碰都不能碰,穿內衣像上刑具。照陳醫師教的方法喝橘核茶,第一天就感覺緊繃感鬆開一半!」她現在養成習慣,吃完橘子就把籽洗乾淨晾在窗台,積滿一小罐就能煮茶。
超詳細製作步驟(圖文解說)
-
🍊 取籽秘訣:選飽滿橘子掰開果肉,用牙籢尖端輕輕挑出籽
- 用量:約14瓣橘子(取2克籽)
- 關鍵:籽要帶白色筋膜,療效更好!
-
🚿 深層清潔:碗裝過濾水加小撮鹽巴,浸泡籽籽5分鐘
- 用漏勺撈起後鋪廚房紙巾吸乾
- 注意!別用熱水會破壞活性成分
-
⚙️ 研磨技巧:陶瓷研磨缽最理想
- 分三次加入,每次磨20秒
- 成功標準:聞到清香+顆粒像粗海鹽
-
🫖 沖泡訣竅:馬克杯放研磨籽,沖入85°C熱水
- 蓋杯悶10分鐘,湯色變淡黃即可
- 加蜂蜜建議選龍眼蜜,溫補效果加倍
女中醫特別叮嚀
「門診最常被問:生理期能不能喝?」陳醫師強調經期前三天開始喝效果最好,但經血量大時要暫停。她還提醒辦公室族群可以裝保溫杯帶出門,代替咖啡更養生。重點是橘子籽屬性溫和,連續喝兩週就能感覺胸口悶脹感減輕,連帶經期不順都改善!
酪梨核:被埋沒的抗老冠軍
實驗室驚人數據
你知道嗎?台灣農委會檢測發現,酪梨核的抗氧化力是果肉的73倍!陳醫師翻出檢測報告指給我看:「特別是裡頭的原花青素,對抗自由基效果比藍莓還強」。更厲害的是每百克酪梨核含鉀離子高達1200mg,足足是香蕉的4倍,難怪被叫做天然降壓丸。
阿嬤的智慧再利用法
台南種酪梨30年的林阿嬤笑著傳授秘訣:「我們都嘛把核切片曬乾,煮湯時丟兩片,湯頭會變超甘甜!」她還教我用酪梨核水敷臉的土法:「煮濃一點放涼,化妝棉沾濕貼額頭,細紋淡得超明顯!」
新手必學黃金配方
🥑 降壓特調果汁(3分鐘完成) ▸ 準備:酪梨核1顆(約25g)+ 蘋果2顆 ▸ 偷吃步:蘋果選富士甜種,中和苦味
- 🍎 蘋果切骰子塊,核芯記得挖乾淨
- 🔪 酪梨核去褐色外皮(關鍵!)
- 剖半後切薄片,減輕機器負擔
- 🧊 榨汁機依序放:蘋果→酪梨核→冰塊
- 加水量淹過食材2公分
- ⚡ 啟動10秒停頓5秒,重複3次
- 🍯 過濾後加野蜂蜜,攪拌到出現金絲紋
喝法大有學問
陳醫師特別叮嚀高血壓族群:「早晨空腹喝效果最好,但胃不好的人要飯後喝」。她診所有個退休老師天天喝,三個月後血壓從160降到135。最驚喜的是他先生跟著喝,老人斑居然變淡!現在夫妻檔固定週末去果菜市場撿酪梨核,省錢又養生。
加碼教學:經絡按摩雙效加成
乳腺疏通穴位按摩
陳醫師在我手上示範兩大黃金穴位:
- 膻中穴:雙乳連線中點,用指關節畫圈按壓
- 經期前每天按3分鐘,預防脹痛
- 太衝穴:腳背大拇趾與二趾骨縫
- 生氣後按壓,避免氣結堵乳房
降壓耳穴刺激法
「耳朵就像倒置嬰兒」她捏著我耳廓解釋:
- 降壓溝:耳背凹陷處,用指甲輕刮20下
- 神門點:耳廓上方三角窩,按壓有酸脹感
重要注意事項
- ⚠️ 橘子籽每日上限15克(約茶匙2平匙)
- 🌡 酪梨核飲品性涼,生理期停用
- 🚫 手術後/懷孕哺乳需諮詢醫師
- 🔥 體質燥熱者搭配菊花茶平衡
裝修新家的惠文跟我說:「把這些’廢料’裝在玻璃罐放廚房,朋友還以為是文創裝飾!」她笑說最近婆婆看到她在收籽核,終於稱讚媳婦懂持家。其實養生不必花大錢,這些被丟棄的寶貝,正是台灣人「惜物養身」的智慧結晶啊!
陳醫師最後暖心提醒:「食物療效需要時間醞釀,就像種子發芽需要耐心。每天照顧身體一點點,三個月後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