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腰痛便秘都因自律神经作怪?中医教3招踢毽运动,不靠药物也能调回来!

你是不是經常覺得莫名頭痛、便祕卡卡、肩頸硬叩叩,看遍醫生卻找不出原因?韓國中醫師鄭世妍點出關鍵:「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源自脊椎歪斜!」 就像火車鐵軌錯位會出軌,當我們長期駝背、滑手機變「烏龜頸」,脊椎旁的神經節受壓迫,自律神經就會罷工抗議!

更驚人的是,左右腦平衡也是關鍵!卞祈願中醫師指出,現代人慣用單側身體(例如滑手機、打電腦),會讓大腦協調失準。別擔心!透過以下3招改良式「踢毽子」動作,每天10分鐘就能重新開機你的神經系統!

為什麼「踢毽子」能救自律神經?

  1. 刺激脊椎神經節:像幫脊椎做復位按摩
  2. 活化左右腦協調:強迫交叉運用肢體
  3. 伸展深層腹背肌:核心穩了姿勢自然正
  4. 促進腸胃蠕動:扭轉動作按摩內臟

鄭醫師提醒:「就像蹺蹺板兩端失衡,自律神經失調的人通常有明顯的『身體歪斜』,從鞋底磨損就能看出端倪!」

🦶 動作一:前踢活化腸胃(左右各10下×3組)

這樣做最有效!

  1. 雙腳打開比肩稍寬,雙手平舉與鎖骨同高
  2. 左腳勾起踢向右手掌心,同時吐氣縮小腹
  3. 感受「右側腹肌肉收緊」,左臀微微夾起
  4. 換邊時刻意放慢速度,效果加倍!

✋ 常見錯誤

☓ 只用小腿踢(應帶動大腿根部發力)
☓ 肩膀聳高(記得上背放鬆下沉)
☓ 眼睛看地上(視線保持水平才不傷頸椎)

🦵 動作二:後踢整復腰背(左右各10下×3組)

關鍵細節圖解

  • 手部變化:雙手自然下垂像「握著寶特瓶」
  • 腳部要領:腳跟往臀部方向勾,想像「踢足球」
  • 視線鎖定:頭頸隨動作轉動,眼睛盯住腳後跟
  • 強化祕技:非踢擊側手臂直直向上延伸,拉伸側腰

💡 醫師小叮嚀

「後踢時若感覺下腰痠緊,代表你平常坐太久!建議先從單邊5下開始,避免肌肉拉傷。」

✨ 動作三:交叉後踢終極版(左右各10下×3組)

步驟分解

  1. 預備動作:雙腳打開兩倍肩寬,腳尖微外八
  2. 左腳向後內勾,膝蓋朝右斜後方發力
  3. 右手貼耳上舉,帶動身體向左彎曲
  4. 左手下擺碰觸左腳踝,形成「對角線拉伸」

🌟 進階挑戰

✅ 加入「墊腳尖」訓練平衡感
✅ 每踢一次配合「吸→吐」深呼吸
✅ 想像脊椎像彈簧般螺旋扭轉

真實案例見證(台灣上班族試做2週心得)

「便祕族」林小姐(34歲)
「飯後做交叉後踢居然聽到肚子咕嚕叫!現在每天準時上廁所,小腹也消風」

「偏頭痛」工程師阿翰(29歲)
「發現自己右肩明顯較緊,加強左側訓練後,緊繃感少七成」

搭配日常保養效果翻倍!

時機點 自律神經修復技巧
早晨起床 枕頭上做「眼球左右轉動」30秒
久坐後 用腳趾玩「猜拳遊戲」活化神經末梢
睡前 側躺「嬰兒蜷縮」姿勢放鬆脊椎

專家特別叮嚀⚠️

  1. 經期女性:避開後踢動作,改做溫和的前踢
  2. 膝蓋舊傷者:在瑜伽墊上練習,減緩衝擊
  3. 三高族群:搭配飯後散步,控糖效果更加乘

鄭醫師強調:「別貪快一次練三招!從前踢開始適應,當你能連續做20下不喘,再挑戰進階動作。重點是每天持續比一次狂做更重要!」

自律神經回穩的「身體回饋訊號」

  • ✅ 手腳不再冰冷麻
  • ✅ 清晨自然醒不賴床
  • ✅ 便意感清晰規律
  • ✅ 頭痛頻率大幅降低

最後提醒:當你做後交叉踢時,如果聽到「喀」的輕微關節聲別驚慌!這表示錯位的脊椎正在歸位。但若伴隨劇痛,請立即停止並諮詢專業復健師。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