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護身!中醫博士私房3茶飲:潤肺排肝毒、腸胃也顧到】
最近空氣品質差到爆,加上食安問題連環爆,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到底怎麼從飲食顧健康?」特別請教了中醫權威陳潮宗醫師,他大方分享門診常推薦的 3款家常抗癌茶飲,材料在中藥行甚至菜市場就買得到,作法簡單到阿嬤都會,重點是喝起來順口不苦澀!今天就來手把手教你怎麼煮:
🌬️ 第1款:麥冬貝母茶 – 呼吸道的守護神
👉 適合誰喝:
- 老菸槍或常吸二手菸
- 空汙嚴重就喉嚨癢
- 講話多容易沙聲
- 家族有肺癌病史想預防
🍯 材料怎麼選才對:
- 麥門冬:挑飽滿淡黃色、聞起來有淡淡甜香的(太白的可能漂過!)
- 川貝母:選顆粒小又均勻的「松貝」為上品,捏碎會看到粉狀
- 綠茶:用台灣包種茶或三峽碧螺春更清香
- 蜂蜜:深色龍眼蜜比淺色蜜更潤喉
🔥 阿嬤級詳細作法:
- 麥門冬不用洗!藥材處理過,水沖反而流失營養(怕灰塵用擰乾的濕布快速擦)
- 貝母用刀背輕輕拍裂,味道更容易煮出來
- 加 600cc 冷水(重點!水滾才放會鎖住藥性)跟麥冬、貝母一起煮
- 大火滾轉 文火咕嘟15分鐘,鍋蓋留縫避免沸騰
- 過濾後趁熱沖綠茶,悶 2分鐘 就好(久泡會澀)
- 放涼到60度再加蜂蜜,不然營養會被破壞!
💡 醫師小叮嚀:
這款喝起來會有滑滑的膠質感,代表麥冬的黏液素煮出來了!如果喝完拉肚子,表示你脾胃太虛寒,改成 一周喝2次 就好。早上煮好裝保溫瓶帶出門,代替咖啡更護肺!
🧪 第2款:茵陳茅根茶 – 肝苦人的救星
👉 適合誰喝:
- 應酬多常喝酒
- 熬夜爆肝族
- 眼白黃黃被說氣色差
- B肝帶原想保養
🌿 挑材秘訣看這裡:
- 白茅根:選帶點泥土的乾燥根段,聞起來有甘蔗香
- 茵陳:要買「絨毛沒掉」的嫩苗,放掌心搓有清涼感
- 紅糖:用台灣黑糖磚,礦物質更豐富
🍶 不失敗煮法:
- 茅根剪成小段(藥行可代切),用牙刷快速刷掉凹槽泥土
- 茵陳裝滷包袋,避免絨毛喝到嘴裡刺刺的
- 材料加 700cc冷水 大火煮滾,立刻轉小火!
- 保持 微滾10分鐘 就好(煮久效果反下降)
- 撈掉渣後加黑糖磚,用湯匙壓散融化
- 放涼喝更解渴,夏天冰冰箱像青草茶
⚠️ 重要提醒:
這款利尿效果超強!喝完 1小時內會狂跑廁所 是正常的。如果工作常開會,建議下班回家喝。肝炎患者要喝溫的,千萬別加冰塊傷脾胃~
🌱 第3款:蒲公英綠茶 – 腸胃的清道夫
👉 適合誰喝:
- 外食族常胃嘟嘟
- 便秘或拉肚子輪流來
- 大腸癌家族史
- 嘴巴破不停火氣大
📍 材料注意事項:
- 蒲公英:用曬乾的葉+根(全草),新鮮的會苦到皺臉
- 甘草:選帶皮的「帶皮草」比粉甘草不易脹氣
- 綠茶:茶包更方便,煮完直接拎起來
👩🍳 懶人快煮版:
- 蒲公英捏碎(根用刀背拍裂),甘草折小段
- 加 500cc水 滾後計時 8分鐘,別蓋鍋蓋!
- 關火立刻放茶包,用餘溫泡 90秒(精準計時才不苦)
- 取出茶包,湯汁過濾掉渣渣
- 倒進馬克杯當水喝,回沖可再加300cc水煮5分鐘
🌟 加分技巧:
煮好的茶放涼後,加幾滴檸檬汁風味更清爽。如果胃容易痛,把綠茶改成 紅棗3顆 一起煮,溫和又不減效!
🧑⚕️【陳潮宗醫師的養生真心話】
「這些茶飲不是藥,是日常保養!」門診看到太多人平常不顧身體,等生病才想靠偏方急救。其實防癌就像存退休金,每天做一點點:
✅ 麥冬茶代替手搖飲
✅ 茅根水取代啤酒
✅ 蒲公英茶當下午茶
身體自然會回報你~」
🚫 禁忌總整理: | 茶飲 | 不適合的人 | 替代方案 |
---|---|---|---|
麥冬貝母茶 | 吃冰就拉肚子、手腳冰冷 | 把綠茶改薑片2片 | |
茵陳茅根茶 | 頻尿半夜睡不好 | 下午3點前喝完 | |
蒲公英綠茶 | 胃酸逆流發作中 | 不加綠茶只煮蒲公英甘草 |
💬 網友實證分享
“老公做業務天天喝酒,喝茅根茶半年,健檢GOT從破百降到40!” – 新北林太太
“當老師聲帶長繭,麥冬茶+蜂蜜讓我不用開刀” – 高雄陳老師
“蒲公英茶治好了我20年的胃脹氣” – 台中工程師小賴
📣 最後提醒:
這些茶飲是「保養」不是治療!如果已經有咳嗽帶血、腹部劇痛等症狀,快去找醫生。把文章存起來,轉給那個總說「沒時間顧身體」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