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快門對抗病魔的暖心行動
「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大家都叫它生策會)推動的「SNQ國家品質標章」可不只是冷冰冰的認證標籤。這些年他們默默為台灣人健康把關,從健康食品、化粧品到重症藥品都嚴格篩選。最近更和台灣癌症基金會搞了場超有意義的活動——「SNQ癌友視角-我的感動瞬間隨手拍」攝影大賽。說穿了,就是要幫癌友們找個情緒出口,讓大家透過鏡頭說故事。
為什麼攝影能成為抗癌良藥? 活動策劃人阿明跟我分享:「很多病友化療時整天盯著醫院天花板,心情鬱卒到不行。我們發現當他們拿起手機拍東西,眼神突然就有光了!」評審團更驚喜的是,參賽作品完全沒有悲情戲碼,反而滿滿是生命力的爆發。
人工血管:我們最驕傲的戰士徽章
頒獎典禮上最震撼的畫面,是二十多位得獎者同時掀起上衣露出人工血管座,全場瞬間響起雷鳴掌聲。主持人哽咽著說:「這不是傷疤,是戰士的榮譽勳章啊!」
得獎者淑惠阿姨跟我聊到這段:「第一次拍照露出管子還很彆扭,現在可驕傲了!這是我拼命想活下去的證明。」她給我看手機裡幾十張人工血管特寫,從化療第一天到現在,記錄著皮膚顏色變化,「這些照片幫我找回主控權,不是癌症在控制我,是我在記錄它!」
冠軍故事:16年山林情誼的治癒奇蹟
拿下網路最高票的林文斐,作品拍的是夫妻檔好友阿坤和美玲的背影。兩人揹著登山包緊靠著看雲海,根本看不出美玲正在做標靶治療。
這段山林情誼整整走了16年:
- 每週三固定揪團爬郊山,風雨無阻
- 在海拔千米處泡茶聊心事,化療副作用都拋腦後
- 美玲確診後,隊友把路線改成平緩步道,照樣陪走 「有次美玲走到吐,大家直接舖地布陪躺著看天空」文斐翻著相簿說:「她說比起化療室的藥水味,聞到泥土香就想活久一點。」最神奇的是,原本醫生評估要坐輪椅的美玲,現在能走完陽明山東西大縱走!
抗癌天使Dora媽媽的淚中叮嚀
典禮高潮是已故抗癌小鬥士Dora的媽媽蘇惠娟上台。她沒掉一滴淚,反而用溫柔嗓音說:「Dora教我的最後功課,是把消毒藥水味的日子過成草莓冰淇淋味。」全場癌友跟著又哭又笑。
蘇老師分享三個改變生命的練習:
- 每天找「小確幸鏡頭」:拍窗外麻雀打架都勝過唉嘆病痛
- 把治療日變探險日:每次回診規劃附近咖啡廳當獎勵
- 準備「祝福罐」:每完成療程就寫張紙條鼓勵下個病友
黑人陳建州雖沒到場,但VCR裡他舉著「LOVE LIFE」T恤說:「癌童教我的事比名校還多——他們痛到發抖還在問『哥哥下次何時來?』這種生命力不分享太浪費!」
醫師警告:年輕癌友激增的紅色警報
「榮總93病房小朋友都叫我陳爸爸」的臺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醫師,一上台就丟震撼彈:「去年收治最年輕的骨癌患者才9歲!」他翻出數據資料:
癌症趨勢 | 20年前 | 現今變化 |
---|---|---|
大腸癌35歲以下 | 稀有 | 年增3.2% |
乳癌40歲以下 | 每千人1例 | 每千人7例 |
確診延誤時間 | 平均3週 | 平均8週 |
陳醫師急到拍桌:「年輕人總說『啊就肚子悶悶的』、『痘痘一直不消』,等出血才來都晚期了!」他當場教三招救命自檢:
- 摸鎖骨、腋下、腹股溝:腫塊超過花生米大小快就醫
- 傷口潰瘍兩週沒好:別再擦小護士硬撐
- 莫名疲倦感:連續三天睡飽仍累得像跑馬拉松要警覺
台灣醫療的驕傲時刻
台癌董事長王金平爆了個驚人內幕:「北榮骨肉瘤團隊的肢體保留術,讓台灣截肢率只有美國的1/3!」原來陳威明醫師首創「滅活再植」技術——把癌變骨頭取出,用液態氮凍死癌細胞再裝回去。現場播放阿國師傅的影片,他邊修機車邊笑:「這條腿被冷凍過八小時,現在比原廠的還耐用啦!」
SNQ標章16年挖出的抗癌神隊友:
- 台中榮總:首創「疼痛地圖」APP,癌友按身體圖示通報,止痛藥精準快送
- 高雄長庚:化療飲食VR教學,戴頭盔就能學營養食譜
- 花蓮慈濟:開發原民藥草茶包,緩解80%口腔潰瘍
癌友教我們的生命必修課
頒獎典禮變成大型互助會,乳癌三期的美容師小茜分享:「以前最在意胸部曲線,現在覺得疤痕像玫瑰花瓣。」她秀出在乳房重建處貼水鑽的自拍,全場歡呼。主辦單位更把300幅作品變成行動展覽車,下個月要開進全台醫院巡迴。
看著癌友們笑著比「人工血管位置」,我突然懂了評審說的:「他們不是戰勝病魔,是學會與病痛共舞。」就像文斐那張得獎照片——雲海不會因誰生病就停止翻湧,但我們能選擇用什麼視角欣賞它。
給每個人的健康備忘錄
陳威明醫師最後送大家抗癌金三角守則:
💊 預防篇
- 燒烤食物每月別超過2次
- 手機別放褲袋(輻射累積恐致睪丸癌)
- 35歲起做「超早期癌症篩查」
❤️ 心態篇
- 把「為什麼是我」改成「教會我什麼」
- 每天找個人說「今天有件開心小事...」
🏥 就醫篇
- 小症狀別問谷歌大神
- 第二意見諮詢別怕尷尬
走出會場時,看到美玲挽著丈夫跟山友們討論下週行程,她人工血管在領口若隱若現,陽光下像枚閃亮的星章。或許生命從不保證晴空萬里,但這些鬥士教會我們:就算在暴雨中,也能為彼此撐傘,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