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膳食營養

抗癌必備兩杯湯!降血脂防痛風,癌友親證有效的超簡單配方

最近在癌症圈瘋傳的超神配方,其實就是這兩杯看起來普通的精力湯!癌症關懷基金會的黃翠華營養師在國際年會分享時就說:「很多癌友靠這兩杯找回食慾,連抽血報告的紅字都變少了!」今天就來徹底拆解這兩杯湯的秘訣,不只癌友,連三高族、痛風族都該試試看。

為什麼癌友特需要精力湯?化療副作用真實困境

先講個真實故事:我表姊去年乳癌化療時,整天反胃想吐,聞到油味就衝廁所,體重一個月掉6公斤。醫生急到差點要插鼻胃管,後來基金會志工教她打「大豆全穀堅果漿」,第一天喝半杯居然沒吐,兩週後居然能吃完半碗粥!化療最怕營養不夠,這時候流質食物就是救命稻草啊!

癌友常見三大困境:

  1. 吞嚥卡卡:口腔黏膜發炎,吃乾飯像吞玻璃
  2. 味覺改變:吃肉有金屬味,連白開水都變苦
  3. 代謝崩壞:血脂血糖亂飆,還冒出痛風

第一杯:大豆全穀堅果漿(早餐喝超飽足)

▍材料清單這樣買最省錢

食材 份量 挑選重點
黃豆 1米杯 選非基改、豆粒飽滿不皺皮
黑豆 半米杯 青仁黑豆營養更高
薏仁 半米杯 選帶麩皮的糙薏仁
糙米 半米杯 短圓米口感較綿密
黑芝麻 2大匙 要買完整顆粒自己磨

▍詳細步驟手把手教學

  1. 前置作業超重要:黃豆+黑豆洗淨泡水8小時(夏天放冰箱),水要蓋過豆子兩指高。糙米和薏仁混洗後泡水4小時。

  2. 炊煮秘訣:用電鍋最方便!內鍋加水蓋過食材約1公分,外鍋放1.5杯水。跳起後燜30分鐘,打開戳看看,豆子要能輕易壓碎才算熟。

  3. 黃金比例調製:煮好的豆穀放涼後,取「1碗固體+3碗冷開水」進調理機。重點來了!黑芝麻要後放,在最後10秒才加入,香氣才不會跑光。

癌友見證:高雄陳先生分享:「我化療時嘴破,太太把湯過篩兩次變豆漿狀,用吸管喝都不痛,還胖回3公斤!」

▍營養師沒說的隱藏好處

  • 痛風救星:黃豆的嘌呤是植物性,研究證實反而不易引發痛風
  • 防掉髮關鍵:黑芝麻的鋅+大豆蛋白,減緩化療落髮
  • 血糖穩穩的:糙米麩皮的阿魏酸,延緩糖分吸收

第二杯:彩虹蔬果堅果汁(午後提振精神首選)

▍食材搭配科學解密

食材 關鍵營養素 處理技巧
葡萄(10顆) 白藜蘆醇 連皮帶籽,冷凍過更甜
蘋果(1顆) 檞皮素 用鹽搓洗表皮,去蠟不去皮
牛番茄(1顆) 茄紅素 先用熱水燙過去皮
檸檬(1/4顆) 檸檬苦素 去籽不去白膜
紫高麗菜(2葉) 花青素 手撕不用刀,減少氧化
香蕉(半根) 色胺酸 選帶斑點的熟蕉
核桃(5顆) ω-3脂肪酸 先烤過釋放油脂香
嫩薑(拇指大) 薑烯酚 不用去皮,刷洗乾淨

▍層次口感獨家配方

  1. 基底打法:先放番茄+葡萄+100ml冷開水打20秒成汁
  2. 加入固態料:再放蘋果塊、紫高麗、香蕉、核桃
  3. 最後提味:臨打完成前5秒投入檸檬片和薑塊

驚喜小技巧:加兩塊冰塊一起打,泡沫更綿密!打完立刻喝,植化素活性最高。

▍寒性體質救星設計

很多人怕蔬果汁太寒,這裡有解:

  • 嫩薑用老薑更暖,但辣味較重
  • 核桃換成溫性的南瓜子
  • 加1小匙亞麻仁油平衡寒涼

為什麼這兩杯改善代謝超有感?

黃營養師臨床追蹤發現,連續喝4週就有明顯變化:

  • 血脂平均降15%(尤其三酸甘油酯)
  • 尿酸值下降1.2 mg/dL
  • 癌友體重維持率提升40%

關鍵在三重協同效應

  1. 膳食纖維掃油:豆穀漿的β-葡聚醣吸附膽固醇
  2. 植化素滅火:蔬果汁的檞皮素+茄紅素抗發炎
  3. 好油修復:芝麻+核桃的單元不飽和酸護血管

5大QA破解常見迷思

Q:痛風能不能喝豆漿?
A:新研究打臉舊觀念啦!植物性嘌呤不影響尿酸,基金會追蹤200位癌友,喝豆漿組痛風發作率反降30%

Q:可以取代正餐嗎?
A:當點心或輔食更適合!早餐喝豆漿+半顆饅頭,午後蔬果汁搭配水煮蛋,營養更均衡

Q:用貴鬆鬆的調理機?
A:百元攪拌機就夠用!祕訣是「少量多段打」,每次不超過300ml,機器不易過熱

Q:糖尿病能吃香蕉?
A:選較生的綠皮蕉,GI值僅30。把香蕉減半,換成半碗芭樂更穩糖

Q:化療中喝想吐怎麼辦?
A:加1/4茶匙薑粉壓異味,用玻璃吸管小口喝,避開治療後3小時的噁心高峰期

營養師私房升級版

給不同需求者的調整建議:

  • 白血球低下:加巴西蘑菇粉1小匙
  • 便祕困擾:多放10顆帶皮葡萄
  • 吃不下肉:加煮熟的藜麥補蛋白質
  • 夜間盜汗:撒點小麥胚芽補B群

台中李太太分享:「先生腸癌轉移肝臟時,我每天在蔬果汁加5cc亞麻仁油,三個月後腫瘤指數居然降了!」

這些地雷千萬別踩!

  1. 豆類沒煮透:黃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劑會造成脹氣,一定要煮到手指能壓碎
  2. 蔬果久放氧化:打好15分鐘內喝完,維生素C流失最快
  3. 亂加生機食材:化療中免疫力低,芽菜、苜蓿等生食風險高
  4. 取代水份攝取:每天仍要喝足1500cc白開水

基金會個管師最常被問:「能不能只喝一杯?」其實兩杯是黃金組合!早上的豆穀漿給蛋白質+碳水,午後的蔬果汁補維生素+植化素,像球隊先發和後補,缺一不可。

現在我表姊康復後,還是維持每天一杯當保養。她笑說:「這比保健食品便宜多了,每月食材費不到500元!」下次去市場,別忘了把這些食材放進菜籃啊!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