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每天跟疾病奮戰的醫療工作者,我深刻體會到「吃錯比不吃更可怕」。在台灣,我們的飲食環境充滿看不見的危機——從農藥殘留、生長激素,到食品添加物和精緻糖分,這些都在無形中侵蝕健康。更可怕的是,過量醣類攝取已成為誘發癌症的隱形殺手!今天就來分享我親身實踐的「低醣生酮飲食法」,公開我絕對不碰的三類食物。
🚫 院長餐桌黑名單:這三樣我打死不碰
1️⃣ 精緻澱粉:白飯、麵條、麵包的甜蜜陷阱
你一定很難想像,每天吃的白飯麵食竟是健康地雷!稻麥在精製過程中,維生素礦物質流失超過80%,最後只剩空熱量澱粉。我診間看過太多案例:早餐麵包+午晚餐便當,長期下來血糖像雲霄飛車,身體長期發炎不自知。現在我的餐盤裡,看不到一粒白米、一根麵條。
2️⃣ 隱形糖炸彈:手搖飲、糕餅、過甜水果
台灣人每年喝掉10億杯手搖飲,但你知道嗎?一杯全糖珍奶=15顆方糖!更可怕的是市售糕點常用廉價果糖糖漿,這種糖會直接繞過飽足感機制。連鳳梨、芒果等高甜度水果,我都嚴格控量。癌細胞最愛吃糖——減少糖分等於切斷腫瘤糧草!
3️⃣ 劣質油脂:反式脂肪、氧化油品
別以為不吃糖就沒事!便當店反覆使用的回鍋油、烘焙用的瑪琪琳,這些變性油脂會引發全身慢性發炎。我連炒菜都用低溫冷壓椰子油,涼拌則選Omega-3豐富的亞麻籽油。記住:好油是細胞修復的關鍵,壞油是癌細胞的幫凶!
🔬 為什麼低醣生酮能抗癌?醫學實證大解密
癌細胞的「甜蜜弱點」
1931年諾貝爾獎得主Warburg早就發現:癌細胞像糖癮患者!正常細胞能用脂肪當能量,但癌細胞粒線體缺陷,99%能量來自葡萄糖。當我們減少醣類攝取,就像對腫瘤「斷糧斷水」。
酮體的神奇力量
當身體改用脂肪當燃料,肝臟會產生「酮體」。2017年《Medical Oncology》期刊證實:酮體能抑制腫瘤生長!動物實驗抗癌效果達72%,人體試驗也有42%成功率。最驚人的是——促進腫瘤的效果僅3-4%,比化療副作用低得多!
我的親身見證
罹癌後我徹底執行低醣生酮:
✅ 每日碳水<50克(約1/4碗飯量)
✅ 好油佔熱量70%(椰子油、魚油、酪梨)
✅ 適量優質蛋白(草飼牛、放牧蛋)
✅ 大量彩虹蔬果(每日5拳頭份量)
三個月後不僅腫瘤指標下降,甩掉8公斤體脂肪,連三高都正常了!
📝 低醣生酮實戰手冊:台灣人這樣吃最安全
外食族救命清單
| 情境 | 可以吃 | 絕對避開 |
|---|---|---|
| 早餐店 | 無糖豆漿+2顆蛋+生菜沙拉 | 蘿蔔糕、鐵板麵、奶茶 |
| 便當店 | 三菜一肉去飯/換豆腐 | 炸排骨、糖醋料理、飯 |
| 火鍋店 | 昆布湯底+大量葉菜+海鮮 | 王子麵、甜不辣、沙茶 |
酮體監測小技巧
在家用「尿酮試紙」(藥局50元有找):
◾ 理想狀態:試紙呈淡紫色(酮體值1.5-3.0mmol/L)
◾ 太深紫色→可能脫水,要多喝水
◾ 完全沒變色→醣類還是吃太多啦!
院長私房菜單大公開
早餐:防彈咖啡(黑咖啡+草飼奶油+椰子油)
午餐:香煎鮭魚+半顆酪梨+燙青菜淋橄欖油
晚餐:薑黃雞湯(帶皮雞腿+香菇+菠菜)
點心:無糖希臘優格+堅果碎+藍莓
⚠️ 重要提醒:這些人不適合生酮!
雖然生酮飲食好處多,但執行前務必注意:
❗ 糖尿病患:需在醫師監測下調整藥物,防低血糖
❗ 腎功能不佳:高蛋白飲食恐加重負擔
❗ 膽囊切除者:代謝脂肪能力差易腹瀉
❗ 孕婦/青少年:需充足營養支持發育
建議初次嘗試者:
- 從「低碳飲食」開始(每日碳水100-150克)
- 補充電解質(鎂、鉀、鈉防頭暈)
- 每週量腰圍比體重更重要(男<90cm、女<80cm)
💡 破除迷思:生酮≠狂吃肉!
門診常遇到民眾誤解:「生酮就是大口吃肥肉吧?」錯!我的飲食法中:
◾ 蔬菜佔餐盤1/2(深綠色葉菜+彩色蔬果)
◾ 好油佔1/4(椰子油、橄欖油、魚油)
◾ 蛋白質僅佔1/4(過量蛋白質會轉化成糖!)
特別推薦「台灣超級食材」:
✨ 苦茶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達80%)
✨ 紅藜(全台唯一完整蛋白質穀物)
✨ 破布子(天然酵素助消化)
🌟 見證者分享:他們這樣戰勝病魔
案例1:45歲陳小姐(乳癌二期)
化療期間執行低醣生酮,白血球數值始終維持正常,沒中斷過療程。現在癌指數穩定,還瘦了6公斤!
案例2:58歲張先生(大腸癌術後)
原本每3個月復發息肉,改變飲食後連續2年腸鏡檢查零息肉,醫師驚呼:「你的腸子比年輕人還乾淨!」
院長暖心叮嚀:
「不要極端地追求零澱粉,當你想吃地瓜時,就選一條小條的慢慢享用。抗癌是長期抗戰,與食物和解才是真健康。記住:我們吃的是營養,不是執念!」
改變飲食的頭兩週最難熬,可能會頭暈、渴望甜食。這時不妨泡杯甘草肉桂茶(天然甜味滿足口慾),或吃顆黑巧克力(85%以上可可)。當你撐過「醣戒斷期」,會發現:身體變輕盈了、頭腦更清晰,連皮膚都發亮!
最後提醒大家:每早量體重(波動±0.5kg內最理想),每月抽血監測(重點看糖化血色素、三酸甘油酯)。健康永遠是值得的投資,現在開始改變,永遠不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