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貧血可能是大腸癌警報!左右腫瘤症狀差很大,醫揭關鍵差異

🌟貧血竟是腸癌前兆?資深藝人案例喚醒健康警覺

最近看到賀一航、豬哥亮這些陪伴我們成長的藝人因大腸癌離世,心裡真的揪了一下。衛福部資料更顯示,大腸癌已經衝上台灣癌症發生率第二名,每年帶走上千條人命。大家別以為血便才是唯一警訊,胃腸科醫師錢政弘特別提醒:「腫瘤長在左右不同位置,症狀差很大!」

🔍腸癌症狀「左右分明」一張表看懂差異

右側升結腸腫瘤(靠近小腸)

症狀特徵 原因解析
貧血三連擊:疲倦、喘不過氣、心悸 腫瘤慢性出血不易察覺,鐵質流失導致貧血
大便呈「紅茶色」 血液在腸道停留久氧化變深色
腹部悶脹感 腫瘤長大壓迫腹腔
不易阻塞 升結腸管徑寬,腫瘤長到拳頭大仍可能正常排便

這邊要特別強調:很多阿姨伯伯把長期疲勞當老化,結果貧血檢查才揪出右側大腸癌!醫師門診常遇到患者說:「我明明每天都有排便啊…」這就是右側腫瘤最狡猾的地方。

左側降結腸/乙狀結腸腫瘤

症狀特徵 原因解析
飯後絞痛 腸道變窄,食物通過時引發劇痛
便祕腹瀉交替 腫瘤阻礙腸道規律蠕動
血便鮮紅附著 出血位置接近肛門,血液來不及氧化
糞便變鉛筆細 腫瘤壓迫使糞便變形

阿明師的故事就是典型案例:他半年來總在吃完便當後腹痛如絞,原本以為是胃痛,直到出現細條狀血便才驚覺不妙。

直腸腫瘤特別警訊

  • 裡急後重:肛門始終有便意卻解不乾淨
  • 黏液便:糞便帶有鼻涕狀黏液伴腐臭味
  • 突然便祕:腫瘤完全阻塞時會完全無法排便

⚠️這些變化別輕忽!腸癌最擅長「沉默偷襲」

錢政弘醫師語重心長說:「當你感覺到症狀時,腫瘤可能已潛伏超過5年!」這正是大腸癌最可怕的地方。最近就有個40歲上班族,健檢發現貧血卻拖延不就醫,半年後確診已是晚期。

這些排便變化快筆記

  1. 糞便從成形變鬆散糊狀
  2. 莫名出現惡臭味(似腐敗雞蛋)
  3. 馬桶浮油或夾雜未消化食物
  4. 持續兩週以上的排便習慣改變

🛡️腸癌預防實戰守則:避開危險因子+行動清單

🚫腸癌地雷飲食

危險食物 傷害機制 替代方案
香腸臘肉 亞硝酸鹽+高溫產生致癌物 改用雞肉、豆製品
燒烤紅肉 血紅素鐵產生自由基破壞DNA 每週限2次,搭配十字花科蔬菜
每日兩杯酒 破壞腸黏膜屏障 改喝無糖綠茶、麥茶

✅腸道防癌黃金組合

  1. 膳食纖維:每天3拳頭蔬菜+2拳頭水果,尤其帶皮蘋果、地瓜
  2. 優格乳製品:每天1杯無糖優格,補充鈣質結合腸道毒素
  3. Omega3魚油:鯖魚、秋刀魚每週吃3次,抑制發炎菌叢
  4. 居家運動:每天15分鐘開合跳+抬腿操,刺激腸道蠕動

🩺必做防癌檢查

50歲以上每2年做糞便潛血檢查,若家族有大腸癌史,建議提前到40歲做大腸鏡。醫師分享:「曾發現0.3公分瘜肉當場切除,阻斷癌變機會!」

💡醫師真心話:腸道健康自保3行動

  1. 貧血先查腸道:無故貧血記得加做腸胃檢查
  2. 排便當每日功課:馬桶上花1分鐘觀察形狀顏色
  3. 少吃多動是王道:每天走路30分鐘,加工食品減半

錢政弘醫師叮嚀:「腸癌是少數能早期發現治癒的癌症,別讓疏忽造成遺憾!」

最後提醒大家,最近氣溫變化大,腸道特別敏感,少吃麻辣鍋這類刺激性食物。健康真的不能等,今天就開始多吃一碟青菜吧!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