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膳食營養

阿喜驚覺背肉溢出!靠「吃飯順序+喝水公式」5週鏟肉4公斤、體脂狂降8%

還記得那個活潑可愛的宅男女神阿喜(林育品)嗎?演戲、唱歌樣樣來的她,最近在《女人我最大》節目上分享一段超真實的「體脂驚魂記」!明明衣服穿得下、外表看起來沒變胖,某天穿運動背心拍照時,竟發現「背後的肉整個溢出來」,一量體脂差點昏倒——逼近30%!這數字對女生來說簡直是紅色警報啊!到底發生什麼事?原來問題就藏在每天的吃飯習慣裡…

💢 隱形肥胖危機!貧血+代謝下滑的惡性循環

阿喜在節目上苦笑說,那段時間真的被自己騙了!外觀沒明顯變化,但坐下時小腹會微微凸出,原本以為只是小問題。直到穿緊身運動背心拍照,看到照片裡「溢出來的背肉」才整個驚醒!仔細回想,那陣子因為嚴重貧血,血液攜氧量不足,連帶影響運動表現。以前能輕鬆做完的有氧運動,變得特別吃力,甚至無法持續。心肺訓練被迫中斷,代謝開始默默下滑,體脂就這麼無聲無息地往上爬… 這就是典型的「隱形肥胖」啊!

🔍 營養師一針見血:揪出兩大錯誤習慣

阿喜超困惑:「我吃得很乾淨啊!沒亂吃炸雞珍奶耶!」結果營養師一看她的飲食紀錄,立刻抓到兩個關鍵問題:

❌ 錯誤1:蛋白質吃不夠+碳水爆表!吃飯順序全錯了

  • 蛋白質嚴重不足:阿喜以為自己吃得夠,拍照記錄才發現肉、蛋、豆類份量少得可憐。
  • 碳水比例過高:飯、麵、麵包這類澱粉不知不覺吃太多,擠壓到蛋白質空間。
  • 致命吃飯順序:習慣先扒飯配菜,最後才吃肉?大錯特錯!這讓血糖飆更快。

❌ 錯誤2:水喝太少!身體根本「沙漠化」

  • 阿喜坦言:「我常一忙整天只喝一杯拿鐵!」身體長期缺水,代謝像生鏽的引擎。
  • 沒喝水就沒尿意?她笑說:「以前以為自己膀胱強,根本是身體乾到沒東西排啊!」

💡 營養師救命處方:調整順序+喝水公式

🥩 逆轉飲食順序:口訣「水→肉→菜→飯」

營養師開出的第一個解方超簡單,但效果驚人:

  1. 餐前300-500c.c.溫水:墊胃又啟動消化酵素。
  2. 先吃蛋白質:雞腿、魚肉、豆腐、蛋… 把蛋白質當「主菜」先吃夠。
  3. 再吃蔬菜:纖維墊底,增加飽足感。
  4. 最後吃澱粉:飯麵減量,放在最後吃能自然控制份量。

👉 為什麼這樣有效? 先吃蛋白質和蔬菜能延緩胃排空,讓碳水吸收速度變慢。血糖平穩上升,胰島素就不會暴衝把多餘糖分轉成脂肪囤積!阿喜驚呼:「照這順序吃,居然比之前更飽,還不會嘴饞想吃零食!」

🚰 喝水公式大公開:隨身水壺成必備配件

營養師給阿喜的專屬喝水公式:

每日水量 =(體重kg × 35)+ 500~800c.c.

假設體重60公斤,計算如下: (60 × 35)+ 700 = 2100 + 700 = 2800c.c.
重點提醒:

  • 分段小口喝:避免狂灌500c.c.馬上變尿液排出。
  • 加檸檬片:不愛喝水?加點天然果香更易入口。
  • 起床先喝溫水:睡醒空腹喝300c.c.啟動代謝。

阿喜現在去哪都帶大水壺,自嘲:「我變常尿型選手啦!但尿多代表身體循環變好耶!」

📊 蛋白質怎麼吃才夠?一張表看懂各階段需求

衛福部建議的營養比例(蛋白質10-20%、脂質20-30%、碳水50-60%)只是基本盤!想降體脂、增代謝,蛋白質要吃得「更聰明」:

族群 每日蛋白質需求 實際舉例(60kg者)
一般健康者 每kg體重0.8~1g 48~60g
耐力運動/勞力工作 每kg體重1.2~1.5g 72~90g
減脂/重訓者 ⭐️重點! 每kg體重1.6~2.2g 96~132g
體重>100kg者 每kg「瘦體重」✱1.6~2.2g 需計算瘦體重
減醣飲食者 蛋白質佔總熱量30% 依每日熱量調整

瘦體重 = 體重 -(體重×體脂率)
例:120kg、體脂30%者,瘦體重 = 120 – (120×0.3) = 84kg,需蛋白質134~184g

阿喜屬於「減脂族群」,用她的體重試算:
若體重58kg,每天應吃 92.8~127.6g 蛋白質
= 約手掌大雞胸肉×4份 + 2顆蛋 + 1杯無糖豆漿

🔥 5週實測驚人成果!體脂↓8%、鏟肉4kg

阿喜嚴格執行兩大招:
✅ 餐餐遵守「水→肉→菜→飯」順序
✅ 每天喝足「體重×35+700c.c.」水量

5週後驚人變化:
▸ 體脂率從 近30% → 22%(狂降8%)
▸ 體重減少 4公斤
▸ 背肉不再溢出、小腹變平坦
▸ 貧血改善,運動耐力提升

她笑說最大收穫是:「現在不用餓肚子,吃飽飽照樣瘦,背心隨便穿都不怕肉炸出來!」

🧠 為什麼喝水+調整順序這麼神?科學證據解密

💦 喝水燃脂關鍵:提升30%代謝率!

紐約名醫新谷弘實指出,喝足水能刺激交感神經,讓身體進入「燃燒模式」:

  1. 三酸甘油脂分解成脂肪酸,脂肪更好被利用
  2. 研究發現:餐前喝500c.c.水,代謝率提升30%
  3. 喝水後30分鐘達燃脂高峰,這時運動效果加倍!

🥬 先吃菜肉=控血糖=減少脂肪合成

郭育祥診所衛教資料強調,吃飯順序決定脂肪去向:

「血糖升越快 → 胰島素飆越高 → 多餘糖分變脂肪囤積」
先吃高纖蔬菜和蛋白質,就像幫腸道鋪上防護網,碳水化合物的糖分被緩慢吸收,自然不易發胖!

🛑 別踩雷!營養師提醒3大執行陷阱

  1. 蛋白質選錯來源
    炸雞排、滷五花肉不算!要選低脂雞胸、魚肉、豆腐、瘦牛肉。

  2. 水喝太快反流失
    趙函穎營養師提醒:「小口慢喝」才能有效吸收。一次灌1000c.c.只會狂跑廁所!

  3. 碳水砍過頭
    營養師Ricky警告:碳水化合物不能完全不吃!尤其女性易內分泌失調。建議減脂期仍要吃「1碗雜糧飯/地瓜」,放最後吃即可。

💪 阿喜的維持心法:養成「易瘦體質」習慣

阿喜分享她現在把這些方法變日常:
🔹 外食必備500c.c.水壺:餐前先喝半壺
🔹 自助餐夾菜順序:滷蛋→青菜→最後才裝半碗飯
🔹 下午嘴饞改吃茶葉蛋:取代麵包餅乾
🔹 設定手機喝水鬧鐘:每小時提醒喝200c.c.

「這些習慣超簡單,但身體真的會回饋你!」她鼓勵大家別像她等到背肉溢出才行動,現在就開始調整,健康瘦才不復胖!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