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腺病毒燒不停?兒科醫師解密:大人小孩都會中,退燒關鍵在這招!

最近幼兒園、小學是不是又開始流行「燒燒退退」的感冒?小心可能是腺病毒在作怪!它可是有「燒久姬」的稱號,聽名字就知道發燒時間特別長。但你知道嗎?不只小孩會中鏢,大人照樣會被傳染! 這篇就來幫大家徹底搞懂腺病毒的大小事,從症狀、照顧到退燒時機一次說清楚!

🩺 腺病毒症狀全解析!大人、小孩表現哪裡不一樣?

先別被「病毒」兩個字嚇到,腺病毒其實是很常見的感冒病毒,尤其特別愛找6個月到6歲的小孩麻煩。根據統計,幾乎所有小朋友在10歲前都會至少中過一次!不過可別以為大人就能閃過,醫師強調:大人小孩通通有機會感染!

🔥 腺病毒最經典的「3大招牌症狀」

  1. 高燒不退:動不動就飆到39度以上,而且一燒就是5-7天,難怪被叫「燒久姬」!
  2. 眼睛紅又癢:像得了紅眼症,眼屎多到黏住眼皮,很多家長以為是單純結膜炎跑眼科,結果是腺病毒搞鬼!
  3. 脖子腫包包:摸到頸部淋巴結一顆顆腫起來,孩子還會喊痛!

👶 小孩感染腺病毒還會出現這些狀況

  • 腸胃鬧脾氣:嘔吐、拉肚子、肚子痛樣樣來,有些小朋友還會起紅疹
  • 呼吸道抗議:咳嗽、流鼻水、喉嚨痛到不想吞口水,甚至引發「哮吼」那種狗吠咳
  • 耳朵發炎:喊耳朵痛、一直挖耳朵,小心併發中耳炎
  • 膀胱發炎:尿尿喊痛、頻跑廁所(較少見)

👩 大人中標症狀差在哪?

說實話,大人症狀和小孩差不多,但整體來說會比小孩輕微一些。不過大人要特別注意!如果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意識模糊,可能是重症警訊,別硬撐快掛急診!

💡 醫師小叮嚀:腺病毒很狡猾!春天秋天主要攻呼吸道,春末夏初特別愛搭配結膜炎出現。如果孩子眼睛紅紅的,接著開始發燒咳嗽,十之八九就是它了!

⏳ 腺病毒發燒到底多久會好?治療關鍵看這裡

最讓爸媽崩潰的就是「燒怎麼都不退」!先深呼吸,醫師給出明確時間表:

  • 潛伏期:感染後約2-7天才發作
  • 發燒期平均燒5-7天,體質敏感的孩子可能燒到2週
  • 病程總長:從發病到完全康復約7-14天
  • 抗體產生:感染後2-3週身體會產生抗體

💊 沒有特效藥!照顧把握「3要1不」原則

  1. 要補水:發燒、拉肚子都會脫水,少量多次喝電解質水或湯品
  2. 要休息:別逼孩子寫功課!睡眠是最好的修復
  3. 要觀察:重點不是體溫數字,而是孩子的精神狀態
  4. 不濫用退燒藥:過量傷肝腎!醫師強調:退燒後如果精神好,不必硬塞藥

🚨 出現「4大危險徵兆」立刻送醫!

就算退燒了,只要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狀況,別猶豫快衝醫院:

  1. 眼神呆滯叫不醒(精神極差)
  2. 呼吸急促像喘不過氣(每分鐘呼吸超過40次)
  3. 哭喊頭痛、肚子痛到打滾
  4. 嘔吐到膽汁都出來(黃綠色液體)

👨‍⚕️ 兒科醫師私房建議:與其狂量體溫,不如準備孩子愛的冰棒!既能補充水分又能舒緩喉嚨痛,比硬灌水有效多了~

🔍 腺病毒快篩怎麼做?醫師親解準確度

症狀和一般感冒、腸病毒太像,到底怎麼確認?現在有「腺病毒快篩」幫大忙!

  • 檢查方式:用長棉棒抹喉嚨或鼻孔(類似新冠快篩)
  • 準確度:高達8-9成,尤其發燒頭三天最準
  • 等待時間10分鐘立即可判讀
  • 自費價:約500-800元(各醫院診所不同)

不過醫師也老實說,就算確診腺病毒,治療方法也一樣是症狀治療。除非孩子高燒不退或出現併發症,否則不一定需要做。

🦠 腺病毒超會傳染!照顧必學「5招防護術」

它可是「一人中標,全家淪陷」的狠角色!傳染途徑包括:

  • 飛沫傳染:咳嗽、打噴嚏噴出的口水
  • 接觸傳染:摸到門把、玩具上的病毒再揉眼鼻
  • 糞口傳染:換尿布沒洗手就碰食物
  • 水池傳染:游泳池是腺病毒大本營!

👩‍🍼 家中有病童這樣做最安心

  1. 上學禁令
    • 有拉肚子→ 排便正常後48小時再返校
    • 紅眼症→ 眼睛不再有分泌物後1週再上課
  2. 排泄物處理:換尿布、清嘔吐物戴手套+用漂白水消毒
  3. 分食不分愛:餐具、毛巾分開用,別共吃食物
  4. 洗手唱首歌:用肥皂搓洗超過20秒(正好唱完一首生日快樂歌)
  5. 口罩戴牢牢:有咳嗽或結膜炎時,外出務必戴口罩

🏊 泳池警訊:如果孩子游泳後幾天發燒+紅眼,八成是腺病毒!游泳時別讓池水進眼睛,上岸後快沖澡!

💪 增強抵抗力!預防腺病毒必做3件事

雖然沒有疫苗,但做好這些事能降低感染機率:

  1. 母乳哺餵:母奶中的抗體是寶寶最佳防護罩
  2. 睡眠充足:學齡童每天睡9-11小時,免疫力不打折
  3. 少吃甜食:糖分會抑制免疫細胞功能,生病期間尤其要忌口

最後提醒爸媽們,腺病毒雖然燒得久,但很少引發重症。只要掌握「精神比體溫重要」的原則,多點耐心陪孩子度過病程。但如果出現前面說的4大危險徵兆,千萬別鐵齒,速速就醫才安心!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