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夏天根本是火焰山!熱傷害比你想得更要命
全台動不動就飆破36度,紫外線天天紫爆!工地大哥、農友、外勤維修員這些戶外工作者,根本是在「烤」驗生命極限。身體散熱靠的是大腦下視丘指揮,當體溫飆高,它會命令血管擴張、狂流汗降溫。但如果你遇到的是「熱到連汗都流不出來」,那事情就大條了!熱傷害分成四種殺手級症狀:
- 熱中暑(最致命⚠️):體溫衝破40°C、皮膚乾燙發紅、意識模糊
- 熱衰竭:狂冒冷汗、臉色發白、想吐頭暈
- 熱痙攣:小腿或腹部肌肉抽筋痛到彎腰
- 熱昏厥:突然眼前發黑軟腳倒地
🧊 7招保命術!別等頭暈才後悔
1️⃣ 冷氣房別衝太快!門口「緩衝30秒」護血管
頂著大太陽衝進冷氣房超爽?但血管會像被冰水潑到瞬間收縮!最好在騎樓陰影處站個半分鐘,擦乾汗再慢慢進室內。心血管脆弱的人尤其要小心,溫差可是隱形殺手!
2️⃣ 喝水像澆花!「每15分鐘兩口」才有效
咕嚕灌整瓶水反而不吸收!隨身帶水壺每15分鐘喝2-3口(約50cc),整天目標喝到6-8瓶礦泉水(2000cc↑)。重點是喝「常溫水」!冰水會讓血管緊縮,散熱效率更差。含糖飲料、啤酒、咖啡越喝越脫水,手搖杯是大忌!
3️⃣ 流汗像下雨?「小時喝4杯」是鐵則
工地大哥或跑外送這種爆汗職業,每小時至少補960cc(4杯馬克杯量)。觀察尿液顏色最準——淺黃色合格,深黃色就是身體在哀號了!
4️⃣ 10:00-15:00太陽毒辣!防曬要做「三層防護」
這段時間紫外線像雷射槍!防護口訣:
✅ 戴寬簷帽(選UV防護材質)
✅ 撐抗UV傘(深色傘面效果更好)
✅ 穿透氣薄長袖(麻紗、涼感衣比無袖更涼)
⚠️ 化纖布料悶住汗水=自製蒸籠!選淺色棉麻才能反射熱能
5️⃣ 長輩/孕婦/慢性病患:高溫時段是「紅色警戒」
阿公阿嬤常覺得「省冷氣費」躲房間,結果室內比戶外更悶熱!尤其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脫水會讓血液濃得像醬糊,心肌梗塞、腦中風風險飆高!建議開電扇+窗戶對流,中午最熱時直接去賣場吹冷氣散步。
6️⃣ 老闆們注意!勞工曝曬「每日禁超6小時」
雇主依法要提供:
- 遮陽休息區(搭棚架+電扇)
- 每小時給10分鐘陰涼休息
- 調整工作時段(例如早上7點開工,避開正午)
⚠️ 讓員工穿反光背心卻沒通風設計?根本是穿盔甲曬人乾!
7️⃣ 有人中暑倒地?「降溫黃金三步驟」
發現同事意識不清、皮膚燙到像火爐:
➊ 立刻拖到樹蔭下(用貨車帆布當擔架也行)
➋ 脫外套+潑水濕擦身體(重點潑頸部、腋下、鼠蹊部)
➌ 用冰寶特瓶輪流夾腋下(沒冰塊就用超商冷飲頂著)
同時打119明確說:「有人熱中暑,體溫超過40度!」救護人員會優先處理
💡 冷知識:為什麼「喝冰水」是大忌?
身體高溫時猛灌冰水,大腦會誤判「環境變冷」而關閉排汗!結果內臟持續悶燒。改喝常溫鹽水(每500cc水+半指甲蓋鹽巴)才是正確補電解質,超商運動飲料要稀釋1倍才有效喔!
📌 高風險群自保錦囊:
- 慢性病患隨身帶「緊急連絡卡」寫病史和藥物
- 手機裝「紫外線指數APP」設定警戒值提醒
- 工地自備「水霧電風扇」:噴霧降溫效果比冷氣快3倍!
夏天工作安全靠這篇!分享給在烈日下打拼的親友,轉發可能救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