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快到啦~家家戶戶飄粽香,但每次吃完粽子就「胃嘟嘟」超難受?中醫師楊茲甯提醒,糯米+油膩餡料根本是腸胃的終極考驗,特別是平常消化功能比較弱的朋友,更容易脹氣脹到坐立難安!別擔心,這篇教你怎麼聰明搭配茶飲和穴位按摩,開心吃粽不吃苦!
🧊 粽子剋星竟是「冰涼系」食物?中醫警告地雷清單
很多人吃完熱呼呼的粽子,馬上灌冰啤酒或挖西瓜消暑,這根本是腸胃災難現場!中醫師說:
「胃就像個電子鍋,糯米本來就難消化,這時候再倒冰水進去,煮到天亮都煮不爛啦!」
千萬別碰這些地雷組合:
- 冰鎮飲料:啤酒、汽水、手搖飲
- 生冷水果:西瓜、哈密瓜、香瓜
- 冰品甜點:冰淇淋、剉冰、優格
這些冰涼食物會讓胃直接「當機」,糯米卡在肚子裡變硬塊,輕則脹氣打嗝,重則引發火燒心、胃食道逆流,連跑廁所都來不及!
☕ 中醫私房3款「解粽茶」 去油解膩超有感
吃完粽子別急著躺沙發,泡壺溫熱茶飲才是正解!中醫推薦這3款超強組合:
1. 洛神花茶|油切神器
酸酸甜甜的洛神花不是只有美顏功效,它富含花青素和有機酸,能幫腸道大掃除。抓一把乾燥洛神花用熱水沖泡5分鐘,飯後喝一杯,油膩感瞬間消失,連便便都順暢!
2. 山楂陳皮茶|消化救星
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山楂能分解油脂,陳皮促進腸胃蠕動,去中藥行買現成茶包,或自己用5片山楂+2塊陳皮煮沸,溫熱喝效果最好。適合滷肉粽這類重口味組合。
3. 玫瑰花荷葉茶|消脹專家
荷葉有種淡淡清香,搭配玫瑰不只心情好,還能舒緩腹脹感。特別推薦給容易壓力型脹氣的人,用3朵乾玫瑰+1片乾荷葉悶泡,喝完會感覺肚子咕嚕咕嚕動起來~
💡 中醫師小叮嚀:茶飲一定要「溫熱喝」效果才夠力!冷飲反而會讓糯米凝固在胃裡喔!
🍍 水果這樣挑!酵素助攻消化不卡卡
粽子缺膳食纖維?搭配水果有訣竅!避開冰過的地雷水果,改選常溫富含酵素的這些好夥伴:
推薦水果 | 關鍵營養素 | 吃法技巧 |
---|---|---|
鳳梨 | 鳳梨蛋白酶 | 飯後吃2小塊 |
木瓜 | 木瓜酵素 | 去籽切丁當配菜 |
奇異果 | 奇異酵素 | 對半挖著吃 |
蘋果 | 果膠+酵素 | 連皮吃最營養 |
切盤時記得放室溫回溫,冰冰吃反而會抵消酵素活性。簡單燙盤青菜加橄欖油,營養更均衡!
💆 腸胃抗議急救術!2穴位按壓10秒有感
突然脹氣到冒冷汗?快試這兩個中醫認證「腸胃急救穴」:
✅ 內關穴|止逆消脹
- 位置:手腕橫紋正中,往手肘方向三指寬(食指到無名指),在兩條筋中間凹槽
- 按法:用大拇指深按10秒停3秒,左右手各5輪
- 神效:快速緩解火燒心、噁心感,聚餐應酬必備技能!
✅ 足三里|整腸健胃
- 位置:膝蓋外側凹陷(膝眼)往下四指寬,脛骨旁肌肉隆起處
- 按法:握拳用指關節頂住穴位畫圈揉壓,飯後按3分鐘
- 神效:像啟動腸胃馬達,幫助糯米加速消化不滯留
👉 實測小技巧:按壓時搭配「深慢呼吸」效果加倍!邊按邊想像氣流在腹部循環~
📌 健康吃粽3守則 腸胃笑呵呵
- 份量控管:一天最多1顆粽,切小塊分次吃
- 黃金時間:午餐吃比晚餐吃更好消化
- 動態助消化:飯後散步15分鐘勝過吃消化藥
今年端午別再讓粽子綁架你的腸胃啦!跟著中醫師的茶飲配方和穴位攻略,享受美食沒負擔~記得把這篇存起來,吃粽前翻出來看,保你平安過節不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