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臘八粥這樣煮最對味!中醫師教你暖身補氣過好年

農曆十二月俗稱「臘月」,老一輩人都知道臘月初八是重要的「臘八節」。這個節日從古代流傳下來,最早是農家慶祝豐收、感謝祖先的日子,同時也會祭祀祈福,希望消災解厄。時至今日,臘八節對我們最大的意義,就是提醒自己飲水思源,感恩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並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遂。

為什麼臘八節一定要喝粥?

老輩常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個時節剛好是全年最冷的階段。古時候物資沒現在豐富,冬天新鮮蔬菜少,聰明的老祖宗就把各種穀物、豆類、乾果混在一起熬煮成粥,既能補充熱量又能攝取多元營養。尤其熱騰騰的粥喝下肚,全身立刻暖起來,根本是天然的暖爐!

臘八粥的養生奧秘

這碗粥可不是普通的粥!中醫師分析過,傳統臘八粥的食材搭配充滿智慧:

  • 糯米:溫補脾胃,讓身體產生溫暖感
  • 紅豆/綠豆:利水消腫還補血氣
  • 桂圓紅棗:經典補血組合,氣色差的人最需要
  • 核桃栗子:補腎健腦,長輩吃特別好
  • 蓮子白果:幫你安神助眠,冬天睡更香

超詳細臘八粥食譜(電鍋版)

【食材準備】

材料 份量 處理小技巧
糯米 50公克 洗淨後泡水30分鐘更Q彈
紅豆 50公克 建議選屏東萬丹紅豆
綠豆 50公克 泡水後更容易煮開花
栗子 50公克 用新鮮栗子香氣更足
蓮子 50公克 記得去芯才不會苦
白果 30公克 新鮮白果要先煮過去澀味
核桃 20公克 稍微烤過更香脆
去籽紅棗 8顆 金絲小棗甜度最適中
桂圓肉 20公克 帶殼桂圓現剝風味最佳
小米 30公克 後放才不會煮得太糊
清水 約8分滿 用過濾水熬煮更清甜

【步驟分解】

  1. 前置作業超重要
    紅豆、綠豆、蓮子這三樣最難煮軟,一定要先洗乾淨泡冷水。夏天泡2小時就夠,冬天建議泡3小時以上。白果如果是買帶殼的,要先水煮5分鐘去外膜,不然會苦苦的。

  2. 第一階段燉煮
    把泡好的豆類、蓮子、栗子、核桃全放進內鍋,加水到食材的3倍高。外鍋倒1.5杯水,按下開關慢燉。這個步驟是要把豆子煮到「開花」的狀態,用筷子夾起紅豆能輕易壓碎就對了。

  3. 關鍵添加時機
    等電鍋跳起來,立刻開蓋加入糯米、小米、紅棗和桂圓肉。這時候要再補些熱水,因為糯米很吃水,水量要比食材高約2指節。外鍋再加半杯水,二次炊煮。

  4. 完美收尾技巧
    開關跳起後別急著開蓋!用餘溫悶20分鐘,讓米粒徹底吸飽湯汁。喜歡甜味的人,這時可以拌入少許黑糖,用粥的熱度自然融化。記得要放涼到適口溫度再吃,太燙反而傷胃。

這幾種人吃粥要特別注意

🚫腸胃敏感族

糯米本來就比較難消化,如果平常吃湯圓、年糕容易脹氣的人,建議:

  • 把糯米份量減半,換成白米
  • 豆類先煮過再撈起部分豆皮
  • 吃的時候細嚼慢嚥,一碗分兩次吃

🚫糖尿病友

粥品升糖指數較高,但完全不吃太可惜!醫師建議: ✔️ 限制每餐半碗為上限
✔️ 搭配大量青菜延緩糖分吸收
✔️ 避開桂圓紅棗,改加燕麥片

阿嬤的智慧改良版

我家九十歲阿嬤傳授的私房做法,讓臘八粥更好消化:

  1. 加老薑:在第二次煮時放兩片薑,驅寒效果加倍
  2. 用藜麥:替換1/3糯米,營養價值更高
  3. 放山藥:最後十分鐘加入山藥塊,養胃聖品

記得以前冬至拜拜完,阿嬤總會把拜過的桂圓剝來煮粥。她常說:「桂圓是福氣圓,吃了保平安。」現在每次煮臘八粥,廚房飄出那股熟悉的甜香,就像回到小時候圍著灶腳等吃粥的溫暖時光。

常見QA整理

Q:吃臘八粥真的能補身體嗎?
中醫師說要看體質!手腳冰冷、容易疲勞的人適合;但正在感冒、喉嚨痛或體質燥熱的人,建議等身體調好再吃。

Q:食材缺幾樣怎麼辦?
其實傳統臘八粥本就沒有固定配方,我家鄰居陳媽媽還會放芋頭呢!重點是掌握「穀類+豆類+果乾」三原則,冰箱有什麼就靈活運用。

Q:煮太多吃不完?
分裝小盒冷凍能保存1個月。想吃時不用解凍,直接加點水煮滾,口感幾乎不變!加顆蛋煮成鹹粥也很美味。

臘八節喝粥不只是習俗,更蘊含著代代相傳的生活智慧。當寒流來襲的夜晚,捧著熱呼呼的臘八粥,看著裊裊上升的蒸氣,彷彿能感受到祖先們對抗寒冬的生命力。今年不妨親手煮一鍋,把這份溫暖的祝福傳遞給身邊重要的人吧!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