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蕁麻疹癢到睡不著?二姊江蕙也中招!20%台灣人逃不過的紅腫危機,皮膚科醫師教你8招自救

半夜癢到像千萬隻螞蟻在爬,台語天后江蕙在臉書透露飽受蕁麻疹折磨,粉絲驚呼:「連二姊都擋不住!」這塊來去如風的「氣某仔」(台語),正悄悄襲擊每5個台灣人就有1個……

什麼是蕁麻疹?皮膚科醫師說分明

「醫生!我全身起紅斑,癢到快把皮抓破了!」台北榮總皮膚科醫師劉漢南門診裡,經常看到病人撩起衣服露出大小不一的浮腫紅塊。這種台語俗稱「起氣某」的皮膚病,發作時像被隱形的風掃過,所以也叫「風疹塊」。

驚人數字背後的真相

  • 每5人就有1人:最新統計顯示全台超過460萬人曾發作
  • 女性風險高1.5倍:荷爾蒙變化讓女生更容易中招
  • 深夜是惡化高峰組織胺在夜間分泌最旺盛(難怪二姊半夜發作!)

為什麼會”爬全身”?關鍵在”肥胖細胞”

劉醫師拿起皮膚模型解釋:「真皮層裡的肥胖細胞(Mast cell)就像未爆彈,遇到過敏原就炸開釋放組織胺。」這會讓微血管擴張滲出組織液,形成我們看到的浮凸紅疹,嚴重時連黏膜都會腫起來!

別以為只是吃海鮮!這些地雷你天天在碰

🚫 食物藥物類

類型 常見地雷 躲藏陷阱
高危險 蝦蟹、芒果、花生、蛋奶 泡麵湯包裡的味精
隱藏版 阿斯匹靈、消炎藥 感冒藥裡的退熱成分
冷門款 香腸亞硝酸鹽、蜜餞防腐劑 冷凍食品的磷酸鹽

☀️ 環境物理類

  • 壓力型:考生熬夜K書、上班族趕報告(案例:25歲女研究生拚公職全身爆疹)
  • 接觸型強效洗衣精殘留(案例:7歲童穿新洗衣服疹塊爬滿臉)
  • 溫差型:泡湯後衝冷風、吃麻辣鍋配冰飲
  • 日光型:紫外線直接誘發(連撐傘都可能中招!)

喉嚨腫起來會要命!這些警訊快掛急診

上個月才有病患因喉頭水腫被送急診插管!劉醫師緊張地說:「當疹塊往皮膚深層鑽,變成厚硬腫塊就要小心!」如果出現這些症狀:

  1. 呼吸有咻咻聲像吹笛子
  2. 嘴唇舌頭麻脹感
  3. 吞口水像吞刀片 別猶豫!馬上衝急診——這可是會窒息的!

8招終極自救法!從今晚睡個好覺

❄️ 急救三式(發作當下做)

  1. 冰鎮降溫法:用保鮮膜包冰塊輕敷患處(避免凍傷),每次不超10分鐘
  2. 拍打止癢術:癢到受不了?用掌心拍打比抓更有效
  3. 穿衣哲學:換上無縫接針的純棉衣,減少摩擦刺激

🛡️ 日常防護(根本之道)

  1. [飲食掃雷] 戒掉「三白陷阱」:

    • 白麵條(改吃蕎麥麵)
    • 白吐司(換全麥饅頭)
    • 白砂糖(用蜂蜜替代)
  2. [沐浴革命]: ⚠️ 水溫別超過38度 ✅ 挑「無香精透明皂」 🛑 拒絕沐浴球(藏菌溫床!)

  3. [洗衣潛規則]: 第一次洗新衣加「食用級小蘇打」 洗衣機最後一次沖洗「多按3次清水」 陽光曝曬>烘乾機

💊 用藥迷思破解

「很多人怕吃抗組織胺會嗜睡,」劉醫師翻出新一代處方:「現在有長效型阻斷劑,早上吃一顆撐整天。」他特別叮嚀慢性患者:

  • 就算沒發作也要吃藥:像築堤防要趁晴天
  • 突發時加吃短效型:等於雙層防護網
  • 自費生物製劑:適合十年以上頑固型患者

二姊的保養秘笈大公開

雖然江蕙沒透露詳細療法,但皮膚科團隊從她日常貼文拼湊出關鍵習慣:

  1. 隨身攜帶冰感噴霧:小瓶裝化妝水冷藏備用
  2. 床單每周煮洗:用60度熱水燙10分鐘殺塵蟎
  3. 晨起喝溫檸檬水:平衡體內酸鹼值
  4. 冥想音樂降壓:歌后私藏鋼琴曲清單

中醫加碼!這些茶飲幫你”滅火”

「蕁麻疹是風邪濕熱作祟,」老中醫在診間邊抓藥邊說。他推薦家常茶方:

  • 急性發作薄荷3g + 紫蘇葉5g 沖熱水(涼血止癢)
  • 慢性調理黃耆10片 + 紅棗3顆 煮20分鐘(補氣固表) ⚠️ 注意:正在吃西藥需間隔2小時!

真實案例!OL靠這招擺脫十年噩夢

在信義區上班的Amber撩起袖子展示光滑手臂:「以前這裡像月球表面!」她分享血淚經驗:

「有次見客戶前疹塊爬滿頸部,只好圍絲巾假裝時尚…
後來發現兇手是辦公室咖啡機的清潔劑
現在隨身帶抗組織胺藥膏+冰敷袋,換用無香精護手霜後再也沒復發」

關鍵預防檢查表(每天打勾✅)

  • [ ] 洗澡後10分鐘內擦乳液鎖水
  • [ ] 新衣先洗過再穿
  • [ ] 吃加工食品看成分表
  • [ ] 冷氣濾網每月清
  • [ ] 睡前做5分鐘腹式呼吸

劉醫師最後提醒:「別小看壓力指數!門診發現週一早上患者特別多,顯然是週末熬夜焦慮的後果。」他笑著建議:「學學二姊封麥的智慧,該休息時就關機吧!」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