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體育鍛鍊

40歲後注意!50%失智風險,抬腿20下救腦防失智超有效

家中長輩忘東忘西?別輕忽,可能是失智前兆!

大家有冇遇過這種情況?阿公阿嬤整天找不到鑰匙,出門被鎖在門外,連今天是禮拜幾都記不住。很多後生仔女都覺得「啊,年紀大啦,記性差正常啦」,隨便敷衍過去。但小心喔,這搞不好是「輕微認知障礙」(MCI)的早期症狀!根據台灣內政部的統計數字,加上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調查,咱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家,約有18.32%的人中招,算一算快60萬人囉。更恐怖的是,這問題不是只有老人才有,日本失智症權威廣川慶裕醫師就講過,只要超過40歲,就有可能得MCI。如果放著不管,超過一半的人會在5年內惡化成真正的失智症,到時生活完全亂套,連自己叫啥都記不得,超可怕的啦!

為什麼運動能救大腦?專家親身經驗解密

你可能會問:「失智不是腦子問題嗎?跟運動有啥關係?」日本一位健身達人本山輝幸,他老母也得過失智症,所以他拚命研究,發現關鍵在「感覺神經」。本山解釋,很多失智患者走路走到天荒地老都不累,不是因為體力好,而是感覺神經壞掉了,疲勞或疼痛的訊號傳不到大腦。腦子收不到這些訊號,就像手機沒網路一樣,功能越來越差。透過運動給肌肉刺激,比如讓腳痠痛或緊繃,這些訊號會透過脊髓傳回大腦,重新「連線」,就能改善輕微認知障礙。本山自己用這方法幫老母,效果不錯,所以他開發了一套超簡單的居家運動,不用花錢買器材,坐在客廳椅子就能做,不只防失智,還能讓反應變快、運動神經變好,減少跌倒或車禍風險,老人家生活品質大大提升。

每天抬腿20下,詳細步驟一步一步教

這套運動超簡單,重點是「刺激肌肉」讓大腦醒過來。本山輝幸推薦的「抬腿訓練」,每天只要花幾分鐘,坐著就能做。以下是完整步驟,記住要「專心感受身體」,效果才會好:

  1. 準備動作:找一張穩固的椅子,最好是餐椅或沙發椅,不要用輪椅或搖椅。坐上去時,屁股貼緊椅背,雙腳平放地面。雙手緊緊抓住椅子兩側扶手,這樣上半身才不會亂晃。如果椅子沒扶手,就用手掌壓住椅子邊緣,一樣要抓穩。

  2. 抬腿訓練:一邊用嘴巴大聲數數,一邊快速交替抬起左右腳。抬腳時,膝蓋要彎曲,把整隻腳往上抬,高度一定要超過椅子座面(大約到大腿平行地面)。例如,先抬右腳數「1」,放下後立刻抬左腳數「2」,這樣左右各一次算一下。速度要快,但不能勉強,保持順暢呼吸。總共從1數到20下,就是一個循環。抬腿時,注意力放在腹肌和大腿肌,感覺肌肉有冇在出力、有冇痠痠的。上半身盡量別歪斜,腰桿打直。如果覺得肌肉「痠痛」,那是好事!代表刺激夠強,大腦收訊更清楚。

  3. 次數調整:初學者一天做一個循環(20下)就夠,等習慣後,可以加到2-3個循環。但別貪多,重點是每天持續做。最好選固定時間,比如早餐後或看電視時,養成習慣。

如果做不來?簡易版原地踏步30下一樣有效

有些人可能關節痛、腰痛,或有舊傷,做抬腿會吃力。別硬撐!本山也設計了「簡易版」,效果不減:

  • 動作:站起來或坐著都可以(建議站著更有效),雙手自然擺動,雙腳做大動作原地踏步。踏步時,大腿要抬高到和地板平行,就像軍隊走路那樣。一邊踏步一邊大聲數數,從1數到30下(約30秒),算一個循環,一天做一次就夠。
  • 關鍵:隨時注意大腿肌有冇出力,感覺肌肉緊繃或微痠。如果站不穩,可以扶著牆壁或椅背。這個版本對腰部壓力小,一樣能刺激神經傳訊號給大腦。

真實好處大公開,不只防失智還救生活

這套運動看起來簡單,但堅持做,效果驚人!本山的研究顯示,每天做,約2-3個月就能感覺改變:

  • 防失智:刺激感覺神經,讓大腦保持活躍,降低MCI惡化風險。很多台灣長輩試過,記性變好,不再常忘東西。
  • 提升反應力:腳部動作訓練神經傳導,反應變快,過馬路或避開障礙更靈敏。
  • 防跌倒:強化腿部肌肉和平衡感,減少在家滑倒或外出摔跤的意外。
  • 改善心情:運動釋放腦內啡,阿公阿嬤做完精神變好,笑容變多。

小叮嚀:安全第一,每天堅持才有效

最後提醒大家,運動雖好,但別過頭。如果做時關節痛到受不了,或頭暈眼花,立刻停下來休息。有高血壓或心臟問題的人,先問過醫生。最重要的是「每天做」,就像刷牙一樣養成習慣。本山輝幸的母親就是靠這個慢慢改善,現在很多台灣社區中心也推廣。分享給家人吧,尤其40歲以上的朋友,早點開始保養大腦,別等失智才後悔。簡單一個動作,救腦又救生活,快點動起來!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