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夜夜癢到崩潰!隱形疥蟲侵襲全台,4招防身術保平安

最近天氣濕熱,皮膚問題大爆發!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皮膚科劉威廷醫師分享一個真實案例:80歲的王阿嬤連續幾週睡不好,全身癢到抓破皮,連孫子都不敢靠近她。本來以為是濕疹復發,結果擦藥膏完全沒用,最後連手腕都冒出紅疹跟水泡,就醫後嚇一跳——顯微鏡下竟爬滿會動的疥蟲

疥蟲危機解密:你看不見的皮膚殺手

疥瘡不是普通皮膚病,而是一種節肢動物寄生感染!這些只有0.3mm的疥蟲(學名:人疥蟎),會用鉗子般的腳爪鑽進皮膚角質層,像開礦隧道一樣邊挖邊產卵。最恐怖的是,牠們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會引發劇烈過敏反應,讓你癢到懷疑人生!

疥蟲最愛的「人體豪宅區」

這些蟲蟲特別偏愛皮膚薄嫩的皺褶處:

✓ 手指縫、腳趾縫(90%患者最先中標)
✓ 手腕內側、手肘彎
✓ 腋下、肚臍周圍
✓ 女性乳房下緣
✓ 臀部溝、私密處

夜間劇癢是典型警訊!因為疥蟲是夜行性生物,當你體溫升高躺在床上,正是牠們開趴狂歡的時段。劉醫師形容:「就像有螞蟻軍團在皮下開運動會!」

高風險族群注意!疥蟲專挑這些人下手

劉威廷醫師臨床發現,有三類人最容易遭殃:

風險等級 族群特徵 感染特點
🚨高危險群 養護機構長輩、臥床患者 易患「結痂型疥瘡」,蟲量破千倍
⚠️中危險群 同住家人、醫護照護者 接觸傳染率達80%
⚠️中危險群 軍營、宿舍群居者 共用物品導致爆發感染

尤其要注意「結痂型疥瘡」!免疫力差的人感染後,皮膚會出現厚痂皮,裡面藏著上萬隻疥蟲(一般患者只有10-15隻)。這種類型超容易透過床單、門把間接傳染,曾有安養院1人感染,兩週內蔓延整層樓的案例!

破解疥蟲傳染迷思:這些行為最危險!

🛑 手牽手超過5分鐘(蟲蟲順著體溫爬過去)
🛑 共用棉被枕頭(蟲體在布料活3-4天)
🛑 穿患者未清洗的衣物(疥蟲愛躲衣服縫線)
🛑 照顧患者沒戴手套(蟲卵沾手上就中招)

最麻煩的是潛伏期!第一次感染要4-6週才會發癢,很多人早已傳給全家。劉醫師強調:「只要確診,同住者就算沒症狀也要同步治療!」

滅蟲4大招!醫師親授防身術

🔥 第1招:熱攻戰術

‧ 所有接觸過的衣物、床單用「60°C熱水煮10分鐘」
‧ 毛絨玩具裝袋放冷凍庫「-15°C冰3天」
‧ 棉被正反面用蒸氣熨斗來回燙5遍

🧼 第2招:環境封鎖

‧ 床墊噴消毒水後「用保鮮膜密封2週」
‧ 布沙發灑小蘇打粉靜置1小時再吸塵
‧ 門把、電燈開關用「75%酒精」天天擦

🧤 第3招:照護防護

照顧患者要像防疫:

① 戴拋棄式乳膠手套(橡膠手套有縫隙)
② 圍裙穿完立刻泡漂白水
③ 接觸後用「硫磺香皂」洗到手肘

💊 第4招:用藥關鍵

‧ 外用藥(如滅疥油)要「從脖子塗到腳底」
‧ 指縫、指甲剪短再塗藥(蟲卵最愛躲這裡)
‧ 結痂型患者需口服ivermectin藥物

劉醫師提醒:「塗藥後換下的衣服要馬上處理!很多人治好又復發,就是漏掉這步驟。」

疥瘡Q&A快問快答

Q:得疥瘡是因為不愛乾淨?
A:錯!醫師遇過企業老闆、教師都中標,主要透過接觸傳染。

Q:寵物會傳染給人嗎?
A:貓狗疥蟎不會在人體繁殖,但接觸會暫時發癢。

Q:痊癒後還癢正常嗎?
A:蟲死後過敏反應可能持續2-4週,可擦類固醇藥膏緩解。

Q:消毒用漂白水還是酒精好?
A:環境消毒用1:100漂白水,皮膚接觸用75%酒精。

特別注意!這些狀況快就醫

⚠️ 夜間癢到無法入睡  
⚠️ 手指縫出現灰色線狀隧道(疥蟲鑽痕)  
⚠️ 皮膚冒出無菌性膿泡  
⚠️ 全家多人同時發癢

疥瘡在台灣每年超過萬例,尤其梅雨季是感染高峰。劉威廷醫師呼籲:「別因害羞延誤治療!現在藥物2週就能根治,重點是環境清潔要同步。」下次覺得皮膚莫名發癢,快檢查指縫有沒有異常紅疹,早期發現就能避免蟲蟲危機大爆發!

以上內容僅供衛教參考,若有疑似症狀請速至皮膚科就診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