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大家還記得2012年那次日環食嗎?如果你當時沒跟上,這次真的不能再錯過啦!2020年6月21日,台灣要上演一場超稀有的「日環食」大秀,這可是本世紀台灣本島最後一次機會,錯過的話,你得等到2215年才能在本島看到,整整快200年啊!想想看,我們這輩子就這麼一次機會,不把握的話,以後只能跟孫子吹牛說「阿公當年沒看到」了,多可惜。這次日環食被叫做「上帝的戒指」,因為太陽會被月亮擋住中間,只留下一個閃亮亮的金環,超夢幻的。不過,觀賞日環食可不是隨便看看就好,萬一方法不對,眼睛可是會受傷的。別擔心,這篇攻略我會從頭講到尾,包括時間地點、安全撇步、拍攝技巧,還有全台熱門活動,包你讀完就能變身日環食達人,安全又開心地見證這個天文奇觀!
什麼是日環食?跟日全食、日偏食差在哪?
先來搞懂日環食是啥,不然你去看熱鬧也看不懂門道。簡單說,日環食就是月亮跑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剛好把太陽的中心部分擋住,只留下外圍一圈光環,看起來就像天上掛了個金色戒指,超美的!這跟日全食不一樣哦,日全食是月亮完全遮住太陽,天空會變超暗,像晚上一樣;日偏食則是月亮只擋住太陽一部分,像被咬掉一口的餅乾。去年底台灣也發生過日偏食,但日環食更稀有,因為月亮離地球比較遠,看起來比較小,才不會完全蓋住太陽。為什麼這次這麼重要?因為上次台灣本島看到日環食是2012年,下次要等2074年,但只在馬祖,本島的話得等到2215年,算算平均壽命,錯過2020年這次,你這輩子就沒機會在本島親眼見證了!所以啊,6月21日這天,一定要空下來,好好規劃一下。
2020日環食台灣時間表:金門到台東,詳細時程一次看
這次日環食發生在夏至當天,就是6月21日,時間從下午開始,一路到傍晚。重點是「環食帶」只有47公里寬,超級窄的,意思是你站的位置差一點點,看到的景象就完全不同。想看到最完美的金環,一定要靠近環食帶中心。環食帶會從西北往東南斜斜穿過台灣,經過金門、澎湖,再到本島的雲林、嘉義、台南、高雄、花蓮和台東的部分地區。如果你不在這些地方,別灰心,還是能看到「日偏食」,只是太陽被擋住的部分沒那麼多。
全台各地時間表(以嘉義為基準,誤差不到1分鐘)
- 初虧(日食開始):約下午2點49分,這時候月亮開始慢慢遮住太陽,像太陽被輕輕咬了一口。
- 食甚(金環最明顯):約下午4點14分,這個時候太陽變成完整的金環,持續大概1分鐘,是整場秀的高潮,錯過這個瞬間就太可惜了!
- 復圓(日食結束):約下午5點26分,太陽恢復原狀,整個過程從頭到尾大概2個半小時,夠你慢慢欣賞。
為什麼嘉義是基準?因為嘉義剛好在環食帶中心,看到的金環最圓最漂亮。其他地點時間差不多,但如果你在金門,會早一點從2點44分開始;台東則稍晚一點。記得提前半小時到場準備,才不會手忙腳亂。天氣也很關鍵,當天如果是大晴天,視野超清晰,萬一碰上雲層,可能就看不清楚,建議出發前先用手機查一下天氣預報哦!
最佳觀測地點推薦:環食帶熱點大公開
想看到最震撼的金環,地點選對超重要!這次環食帶超窄,只有47公里寬,所以不是整個縣市都能看到完美景象。我幫你整理幾個最推的觀測點,都是當地人公認的視野開闊區,避開高樓大廈,看太陽才不會被擋到。
嘉義市:絕對首選,金環效果最讚
嘉義市是這次的「主場」,因為它正對環食帶中心,看到的金環又圓又亮。推薦去 嘉義公園 或 體育場周邊,地勢平坦,人潮多但空間大,氣氛超嗨。市政府還辦了系列活動,上午有天文講座,下午從2點49分開始現場直播解說,還有抽獎,名額有限,建議早點報名。
台東池上:結合稻浪美景,超有fu
池上鄉的 大坡池畔 超適合,這裡視野開闊,沒光害,當天正逢稻穗收割期,金黃稻田配上金環太陽,畫面美到像明信片!活動單位會發1000個護目鏡和500張野餐墊,先到先得。白天騎單車遊伯朗大道,下午看日食,晚上還能觀星,一整天行程滿滿。
其他熱點:澎湖、台南、高雄別錯過
- 澎湖:馬公市的 觀音亭海濱,海邊視野無敵,太陽從海平面升起超壯觀。
- 台南: 安平古堡 周邊,古蹟搭配日食,拍照很有故事感。
- 高雄: 西子灣 或 駁二藝術特區,地標多,觀測完還能逛市集。
如果不在環食帶,像台北、台中這些地方,雖然看不到金環,但日偏食也很精彩,太陽會被遮掉一大半,像個大月牙。台北天文館當天有免費望遠鏡開放,14:00開始,記得早點去卡位。
安全觀看日環食的必知撇步:保護眼睛超重要
這裡要特別提醒,直接看太陽超危險的!太陽光有高能量輻射,就算日食時光線變弱,還是可能傷到眼睛,嚴重會導致永久視力損害。所以,觀賞方法一定要對,別亂用土法煉鋼。
日食專用眼鏡怎麼挑?千萬別用一般墨鏡
- 挑選標準:一定要找有 ISO 12312-2 國際認證的眼鏡,這種才能過濾有害光線。市面一堆仿冒品,買的時候檢查包裝標示,別貪便宜。
- 使用方式:戴上眼鏡後,每次看太陽別超過1分鐘,讓眼睛休息一下再繼續。有眼疾或動過眼科手術的人,最好別用,改用投影法更安全。
- 錯誤方法:絕對不能用一般太陽眼鏡、底片(尤其彩色底片),或電焊玻璃(除非係數11以上),這些減光效果不穩,風險超高。網路上有人教用光碟片或X光片,拜託別試,眼睛壞掉沒得賠!
投影法:安全又簡單,全家大小都能玩
如果你沒買到專用眼鏡,投影法是好選擇。方法超 easy:
- 拿一張白紙板,在上面戳個小洞。
- 把紙板對準太陽,讓陽光穿過小洞投影到另一張紙上。
- 這樣就能看到日食的倒影,完全不用直視太陽,超安全! 學校或家裡有望遠鏡的話,可以裝上太陽投影板,但記得別直接用眼睛看望遠鏡,免得儀器燒壞或傷眼。
拍攝日環食技巧:手機、相機都能拍出美照
這麼難得的奇觀,當然要拍下來留念啊!別擔心,不用專業設備,用手機或普通相機也行。重點是保護鏡頭和眼睛,還有一些小技巧,我一步步教你。
手機拍攝攻略:簡單三步驟
用手機拍日環食,記住口訣:穩、濾、練。
- 穩:用三腳架固定手機,手震是大忌。沒三腳架?找個穩固平台放著也行。
- 濾:鏡頭前加「太陽濾鏡」,或用日食眼鏡蓋住鏡頭。沒濾鏡的話,別硬拍,鏡頭可能燒壞。
- 練:提前幾天拍月亮練習,手動調焦距和曝光。實際拍的時候,別期望太高,手機畫質有限,重點是記錄過程。 拍的時候,啟動「專業模式」調低ISO(設100左右),快門速度試著調快,避免過曝。
相機拍攝進階技巧:拍出專業級金環
如果你有單眼或微單,這樣設定最讚:
- 減光設備:鏡頭前裝專用太陽濾鏡或減光濾紙,買前檢查有沒刮傷或脫膜。
- 固定和設定:用三腳架和電子快門線,避免手震。設定RAW檔儲存,事後修圖空間大。焦距選200mm以上,太陽成像才夠大;ISO調100,快門速度先試拍太陽調整。
- 拍攝時機:重點拍「食甚」那1分鐘,金環最明顯。廣角鏡可以拍整個過程的間隔照,每5分鐘拍一張,做成縮時影片超有feel。
記得,拍攝時眼睛別直視太陽,透過相機螢幕看就好。萬一沒拍好也沒關係,親眼見證的感動更珍貴!
全台觀測活動情報:免費護目鏡、講座嗨翻天
全台各地都辦了活動,幫你省錢又省力。有些還送免費護目鏡,不怕買不到裝備。
台北天文館:都市族首選
時間:下午2點半到5點半。地點在天文館後門廣場,免費開放望遠鏡觀測日偏食,中庭還有大螢幕直播全球日食。專家現場解說,適合帶小孩去,邊玩邊學。
嘉義市:主場活動超熱鬧
主題「主場在嘉義,金環閃諸羅」,上午有孫維新教授的講座(名額250人),下午2點49分開始現場互動,包括觀日連線、表演和抽獎。建議上他們粉專提前報名,免得向隅。
台東池上:結合自然體驗
下午在大坡池畔辦「金黃稻穗日環食」活動,送護目鏡和野餐墊,先到先得。現場有打擊樂表演,白天騎單車,晚上看星星,一整天放鬆又充實。
參加活動的話,記得早點到場,人潮可能爆滿。自備水和防曬用品,6月下午太陽還是很曬的。
結語:把握此生最後機會,見證世紀天文秀
總之,2020年6月21日的日環食,是台灣本島這輩子最後一次機會,錯過真的要等200年!從時間、地點到安全方法,我都幫你整理好了,快分享給親友,揪團一起看。記得,安全第一,一定要用專用眼鏡。當天不管你在環食帶還是看日偏食,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想像一下,下午4點14分,天空出現那枚「上帝戒指」,全場驚呼的瞬間—這絕對是一生難忘的回憶。現在就開始準備吧,別讓遺憾發生!如果你有拍到大作,別忘了上網分享,讓大家一起感受這份感動。天文迷們,咱們6月21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