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腸胃炎卻心跳停止!急診室驚魂60分鐘
「媽媽我肚子好痛…」8歲的陳小妹蜷縮在急診室的椅子上,這已經是發燒腹痛的第二天。陳媽媽原本以為女兒只是吃壞肚子,但這天清晨孩子痛到全身冒冷汗,連站都站不穩,她直覺不對勁,立刻衝到新竹臺大分院兒科急診。
「妹妹哪裡不舒服呀?」醫師話還沒問完,陳小妹突然臉色慘白地站起來,接著「碰!」一聲巨響——她就這樣在媽媽眼前直挺挺倒地!小小的身體抽搐幾下後完全不動,醫護衝上前一摸:沒呼吸、沒心跳!
「急救!快!」護理師的尖叫聲劃破急診室。醫師一把抱起軟綿綿的小身軀衝向急救室,十幾名醫護瞬間包圍病床。壓胸的力道讓幼小胸膛劇烈起伏,電擊貼片發出刺耳充電聲,但心電圖始終是死亡直線。醫師急得滿頭大汗:「心臟完全罷工了!」
葉克膜搶命!與死神拔河的72小時
「上葉克膜!現在!」急救團隊當機立斷。心臟外科醫師衝進手術室,短短10分鐘內,粗細如吸管的導管插進陳小妹大腿血管。當人工心肺機開始運轉的嗡嗡聲響起,暗紅血液從體內抽出,經過機器變成鮮紅色輸回體內——這台「救命神器」暫時取代了她罷工的心臟。
「醫師…我女兒會不會…」陳媽媽看著女兒全身插滿管子,淚水早已流乾。醫療團隊緊急將陳小妹轉送台北臺大兒童醫院。在加護病房那三天,醫護每分每秒盯緊螢幕上跳動的數字:血壓、含氧量、心跳…任何波動都牽動人心。
奇蹟發生在第四天!當葉克膜流速調降時,監視器上突然出現微弱卻穩定的心跳波形。「心臟自己跳起來了!」護理師激動大喊。這顆飽受病毒攻擊的小心臟,終於在機器協助下逐漸恢復力氣。
兒科醫的噩夢:猛爆性心肌炎為何如此致命?
「所有兒科醫師最怕聽到這七個字:猛爆性心肌炎。」新竹臺大分院巫韻安醫師沉重地說。她引述心臟外科前輩的形容:「這種病像海嘯襲擊,一來就兵敗如山倒,病人非死即傷。」
為什麼叫「猛爆性」?
- ⚡️ 惡化速度驚人:前1小時還在玩耍,下1小時可能心跳停止
- 💔 心臟瞬間罷工:病毒讓心肌嚴重發炎,心臟像被泡爛的海綿
- 🩸 全身缺氧連鎖反應:腦部5分鐘缺氧就受損,腎臟肝臟接連衰竭
更可怕的是存活率數字:即使即時用葉克膜,每10個孩子仍有3-5個救不回!就算保住性命,有些孩子因腦部缺氧變成植物人,或心臟嚴重受損得換心。
腹痛=腸胃炎?9成家長不知道的奪命陷阱
「很多家長以為胸痛才是心臟病,錯!」巫韻安醫師強調,兒童猛爆性心肌炎最常偽裝成腸胃炎:
| 猛爆性心肌炎症狀 | 一般腸胃炎症狀 |
|---|---|
| 🔴 腹痛合併冒冷汗 | 🟢 單純腹痛 |
| 🔴 手腳冰冷像冰棒 | 🟢 手腳溫度正常 |
| 🔴 尿量突然減少 | 🟢 腹瀉頻繁 |
| 🔴 呼吸變快像喘氣 | 🟢 呼吸平穩 |
陳小妹就是典型例子:初期只有腹痛發燒,直到出現「嘴唇發紫、全身冷汗」才露出致命徵兆。巫醫師提醒:「當孩子喊肚子痛卻蜷縮成蝦米狀、手腳摸起來冰冷,絕對要衝急診!」
病毒攻擊心臟之謎!感冒怎麼變奪命病?
「醫師,明明只是小感冒啊…」這是家屬最撕心裂肺的疑問。巫韻安醫師解釋,腸病毒、腺病毒甚至流感病毒,都可能觸發免疫系統「錯亂」:
- 病毒入侵:從呼吸道或腸道進入人體
- 免疫風暴:抗體誤把心肌細胞當敵人攻擊
- 心臟水腫:發炎讓心臟腫成兩倍大,失去收縮力
「就像軍隊叛變,自己人打自己人。」巫醫師比喻。最無奈的是,無法預測哪個孩子會中招,平時健康的兒童也可能瞬間病危。
葉克膜不是萬靈丹!三大治療關鍵
當確診猛爆性心肌炎,醫療團隊就像在走鋼索:
1️⃣ 葉克膜:幫心臟請病假
- ⌛️ 爭取時間:代替心臟工作2-4週
- ⚠️ 高風險:可能引發大出血或腿部壞死
- 💔 最後手段:當心肺復甦術無效時啟動
2️⃣ 免疫抑制劑:平息體內戰火
- 用類固醇、免疫球蛋白澆熄免疫風暴
- 需嚴密監測感染風險
3️⃣ 多器官守護戰
- 🧠 腦部防缺氧:控制體溫避免腦損傷
- 🫁 肺部支援:呼吸器減輕心肺負擔
- 💧 腎臟保護:連續透析過濾毒素
「機器只能暫時頂替,最終要靠心臟自己醒來。」巫醫師指出,約七成孩子的心臟能在2週內逐漸恢復,但有些心肌已嚴重纖維化,只能等待換心。
家長必學!五種情況快掛兒科急診
巫韻安醫師叮嚀家長,當孩子出現這些危險組合症狀,別猶豫立刻送醫:
| 危險訊號 | 可能原因 |
|---|---|
| ❗️ 腹痛+手腳冰冷 | 心臟衰竭血液不足 |
| ❗️ 嘔吐+冒冷汗 | 心肌缺氧 |
| ❗️ 呼吸快+精神差 | 肺水腫或代謝性酸中毒 |
| ❗️ 尿少+嘴唇發紫 | 多重器官衰竭徵兆 |
| ❗️ 發燒+皮膚蒼白 | 敗血症或心因性休克 |
尤其要注意「活力斷崖式下跌」——原本吵著要玩手機的孩子,突然連卡通都不看,這種變化比體溫數字更關鍵!
新竹兒科急診24小時守護 這些醫師在救命
2019年起,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啟動24小時兒科急診,由兒童專科醫師輪值:
- 🦠 感染防線:卓靜怡醫師、楊德亮醫師
- ❤️ 心臟守門員:黃品學醫師
- 🍼 腸胃偵探:巫韻安醫師、陳政宇醫師
「每當看到腹痛孩子冒冷汗,我背脊都發涼。」巫韻安醫師坦言。她提醒家長,新竹地區若遇兒童夜間緊急狀況,可直奔有兒科專科駐守的急診,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康復後的漫長之路 陳小妹的奇蹟
如今的陳小妹能蹦跳上學,堪稱醫學奇蹟。但出院後半年,她每週得回診做:
- 🫀 心臟超音波:監測心肌收縮力
- 📊 抽血追蹤:檢查心衰竭指數
- 🧩 神經評估:確認缺氧未傷及腦部
「現在聽到她笑聲,我都想哭。」陳媽媽緊握女兒的手。這段經歷留下深刻教訓:兒童腹痛千萬別只當吃壞肚子,尤其當症狀「痛到超出常理」,可能就是心臟的求救訊號!
⚠️ 醫師沉重提醒:猛爆性心肌炎像隱形閃電,及時辨識「腹痛+冒冷汗+四肢冷」組合,可能是救回孩子的關鍵6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