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阮這腰啊,刺刺擱痠痠,歸工嘸舒爽…”
菜市場口聽到阿嬤皺眉頭在碎念,你是不是也常聽長輩這樣抱怨?
別以為骨刺是老人專利!久坐上班族、運動愛好者都可能中招
讓骨科醫師告訴你:骨刺不是絕症,日常這樣做就能跟疼痛說掰掰~
🧐 骨刺到底是啥咪碗糕?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生骨刺啦!” 這句話在公園下棋的阿伯口中經常出現,但你真的了解它嗎?
醫學上正名叫做 “骨質增生” 或 “骨疣”,根本不是”刺”!想像你的關節像老舊門軸,用久了會磨損生鐵鏽。當椎間盤軟骨長期受壓變扁,周邊韌帶被擠壓拉扯,身體就會自動 “補強” 鈣化堆積,日子一久形成凹凸不平的增生組織。X光片照下去,看起來就像尖尖的 “刺” 卡在關節邊邊啦!
🔥 全身都可能中鏢!這些地方最愛長”刺”
| 部位 | 要命症狀 | 真實案例 |
|---|---|---|
| 頸椎 | 後腦像螞蟻爬、耳鳴嗡嗡叫、頭重腳輕、轉頭卡卡痛 | 陳先生打麻將3小時,起身眼前全黑差點摔倒 |
| 下頸椎 | 肩膀脹麻像過電,連手指都刺麻!吞嚥卡卡像喉嚨梗魚刺 | 李老師改作業到半夜,隔天手麻到拿不動紅筆 |
| 腰椎 | 腹股溝抽痛、膝蓋以下麻到沒知覺,有人還會忽冷忽熱 | 搬貨阿榮右腿突然軟腳,熱敷反更腫痛 |
| 薦椎 | 腳趾像被針扎,小腿肚痠軟使不上力,半夜抽筋到哭爸 | 美髮師阿芬站整天,回家爬樓梯腿抖如秋風 |
🧑⚕️ 骨科醫師坦白講:這些人最容易”中獎”!
上週門診來個 40歲工程師,以為手麻是滑鼠用太多,結果X光片照出 頸椎骨刺壓到神經!別再以為只有老人家會得,這些族群要特別小心:
👉 高危險群排行版
- 50歲以上銀髮族:尤其停經後女性,雌激素下降骨質流失更快
- 體重過標的泡芙族:每多1公斤,膝蓋承重多4公斤!
- 慣性姿勢不良族:低頭族、搬貨工人、常跪地的裝潢師傅
- 運動過頭的鐵人:馬拉松跑者膝蓋軟骨磨損率是常人3倍
- 關節舊傷未癒族:年輕時扭傷沒治好,中年後報復性長骨刺
診間真實案例:市場賣菜阿香姨,每天搬30斤高麗菜,蹲站超過百次。起初腰痠以為閃到,貼藥布撐半年,直到某天 “腳麻到走嘸路” 才就醫,腰椎骨刺已壓迫神經需開刀!
🛠 救急!骨刺發作時該怎麼辦?
上個月寒流來,復健科擠滿喊痛的阿公阿嬤。醫師教你 黃金處理原則:
✅ 正確應對SOP
-
劇痛腫脹期(前3天):
✦ 立刻停止活動!別再鐵齒去爬山
✦ 冰敷勝過熱敷:用毛巾包冰袋敷患處,每次15分鐘
✦ 睡覺用 孕婦枕 夾膝蓋,減輕腰椎壓力 -
慢性痠痛期:
✦ 熱敷深度鬆開:溫熱水袋(40度內)敷20分鐘,早晚各1次
✦ 吃 鳳梨酵素+薑黃 天然抗發炎,比猛吞止痛藥更護胃
⚠️ 警訊!這些狀況快掛急診
✘ 小便解不出或漏尿
✘ 腳軟爬不起來
✘ 手抖拿不住筷子
當心神經永久損傷!醫師可能建議 “微創椎間盤切除術”,傷口僅1元硬幣大
🛡 終極防刺4大招!從生活根除疼痛源
🔰 第1招:減輕關節”甜蜜的負擔”
- 體重控制:BMI超標者減5公斤,膝蓋疼痛感少50%
- 買菜神助手:改用 菜籃車 代替手提,重物分裝兩袋平衡
- 媽媽戒抱孫:改坐地板陪玩,避免久抱12公斤小胖墩
🔰 第2招:關節也要”做體操”
每30分鐘起身做 “3分鐘解痛操”:
- 頸部放鬆:用下巴寫”鳳”字(台語鳳梨的鳳)
- 轉肩活絡:手搭肩向前划船10圈,再向後划10圈
- 護腰秘技:雙手托後腰,輕柔往內推擠5秒x10次
🔰 第3招:坐站睡姿大學問
| 情境 | 正確姿勢 | 錯誤示範 |
|---|---|---|
| 坐 | 大腿水平,腳底貼地。加靠腰墊填滿腰椎空隙 | 癱坐沙發、翹二郎腿 |
| 站 | 單腳踩小凳,背部靠牆。收小腹減腰椎壓力 | 三七步、挺肚罰站 |
| 睡 | 側睡腿夾枕、仰躺膝下墊毛巾卷。記憶枕不過高 | 趴睡、枕頭堆三個像睡行軍床 |
🔰 第4招:保暖是防痛關鍵!
- 冬天 圍脖必備:頸椎怕冷如嬌貴草莓,圍巾選羊毛混紡材質
- 拒絕 綠豆殼枕:阿嬤傳的散熱枕反讓頸部受寒!改用人體工學枕
- 泡腳 神助攻:睡前40度熱水+生薑片,泡到微微發汗促循環
👨⚕️ 醫師小叮嚀:
曾遇過阿伯 鐵齒不治療,骨刺壓到神經導致 腳趾萎縮變形!
初期復健 6成有效,別拖到要手術才後悔~
❤️ 愛自己延伸提醒
骨刺像關節的 “老皺紋”,雖無法消失但可和平共處!建議 50歲以上每年做骨密度檢查,補充 維生素D+鈣質(每日1杯黑芝麻牛奶)。若手腳麻超過兩週,別再推拿亂喬,速掛 神經內科或骨科,揪出疼痛真兇才是正解!
🌟 銀髮族真實見證:
社區王奶奶靠 “減重5公斤+每日關節操”,腰椎骨刺三年沒復發!
她笑說:”現在去菜市仔,卡贏少年仔追公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