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防癌險挑錯白花錢!專家曝5大雷區 你的保單能抗新療法嗎?

你的保單能抗新療法嗎?

劉媽媽最近超煩惱。每天傍晚帶孫子去公園散步,抬頭看天空總是灰濛濛一片,連孫子都問:「阿嬤,為什麼太陽公公不見了?」新聞天天報「紫爆」,空氣髒到連呼吸都覺得喉嚨癢癢的。更嚇人的是,隔壁陳太太上個月健檢發現肺腺癌初期,明明不抽菸也沒家族史,醫生直說跟空污脫不了關係⋯⋯

空污、外食、壓力大,現代人致癌因子比20年前多太多!衛福部最新統計,癌症連續41年蟬聯十大死因冠軍,每4分多鐘就有1人確診。以前長輩幫你買的「傳統型防癌險」,在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當道的今天,恐怕連醫療費的零頭都付不起

一、你的防癌險是「古董級」嗎?傳統保單3大致命傷

💸 致命傷1:死守「住院才理賠」老規矩

「很多人翻出20年前的保單,以為癌症保障很夠,其實踩到大雷啦!」公勝保經台中業務中心彰南事業部經理蔡數梅搖搖頭說。她看過太多案例,保戶拿著傳統防癌險申請門診化療被拒賠,氣得跳腳:「難道要我先辦住院睡病床,才能打化療針?

傳統型 vs 新型防癌險 傳統型 新型
理賠啟動條件 必須住院 門診即可
標靶藥物給付 幾乎不理賠 依條款給付
初次罹癌金 5-10萬「買心酸」 百萬起跳抗新療法

💸 致命傷2:初次罹癌金像「紅包錢」根本不夠用

「早期保單給個5萬、10萬初次罹癌金,家屬還拿去辦桌請客咧!」蔡數梅苦笑說。現在光是做基因檢測就要燒掉10幾萬,更別說熱門的CAR-T免疫療法要價千萬。她遇過保戶想用傳統保單理賠金買標靶藥,看到帳單差點昏倒:「什麼?!我的理賠金只夠買3顆肺癌標靶藥?」

💸 致命傷3:條款沒寫的統統不賠!

安寧病房不理賠、門診手術要看心情賠、併發症當沒看到⋯⋯」蔡經理扳著手指細數傳統保單地雷。最扯的是,有位阿姨做化療引發敗血症,保險公司竟說:「條款只寫『癌症引起的併發症』,敗血症是『治療引起的』所以不賠!」氣得家屬拍桌大罵:「難道要放著癌症爛掉嗎!」

二、救命保單怎麼挑?5大檢視重點一次破解

🔍 重點1:初次罹癌金沒「300萬↑」根本玩不起新療法

「現在沒百萬理賠金,別說你想用新療法!」蔡經理直接劃重點。她建議這樣算:

🚨 基本安全線 = 2年無法工作收入 + 自費醫療預備金  
(例:月薪4萬小主管 → 4萬×24個月=96萬 + 標靶藥200萬 = 至少300萬)

聰明補救法:舊保單別急著解約!加買「倍數型一次金防癌險」,用小預算把保額衝高。例如月繳千元內,就能把理賠金從10萬拉到500萬。

🔍 重點2:看清「一次金」給付範圍!原位癌賠不賠差很大

原位癌理賠是照妖鏡!」蔡經理透露,有些公司號稱理賠金高,但把「原位癌」排除在外。她提醒注意3細節:

  1. 是否包含原位癌:早期發現治療率近100%,不理賠太坑人
  2. 特定癌症加碼賠:像台灣人好發的乳癌、大腸癌是否有加倍給付
  3. 理賠定義寬鬆度:需不需要「積極治療」才啟動?(條款寫「必須接受治療」就有爭議)

🔍 重點3:門診理賠別被「次數上限」陰了!

「現在9成化療都在門診做,你的保單夠力嗎?」蔡經理分享真實案例:有位工程師做免疫療法,每週門診打針要花2.3萬,保險公司竟說:「條款寫每年限12次門診,您已超過額度」氣得他當場飆粗口。

✅ 挑選門診給付3原則:

  1. 不理賠次數上限(或至少60次以上)
  2. 包含併發症門診(化療後發燒掛急診很重要!)
  3. 門診手術別漏勾(乳房切片、人工血管安裝都算)

🔍 重點4:確診後「月月給錢」比一次金更重要!

「確診後最可怕的不是醫療費,是收入斷炊!」蔡經理算給你看:化療副作用讓你請假3年,房貸車貸照樣要付。她強推「生活扶助金」設計:

給付類型 適合對象 挑選訣竅
月給付型 上班族、家庭支柱 選「保證給付60個月↑」不怕早逝
年給付型 退休族、已有存款者 注意是否與一次金綁定
復工補助金 擔心職場競爭力者 查看復工後能否續領

「有位廚師領到每月3萬扶助金,安心休養2年,復工後還繼續領18個月,等於多賺百萬休養費!」蔡經理笑著說。

🔍 重點5:魔鬼藏在「不理賠項目」裡!

安寧病房賠不賠? 「多數公司咬死不算『積極治療』」蔡經理嘆氣。但其實可挑有「緩和醫療給付」的保單,或在簽約時特別註明。

併發症理賠範圍多廣? 她建議直接問業務員:「化療後得蜂窩性組織炎賠不賠?口腔潰爛吃不下要裝鼻胃管賠不賠?」記下回答並要求寫進備註欄。

三、健檢報告亮紅燈?4招搶救你的投保權

「很多人才想買防癌險,健檢卻跳出異常數據!」蔡經理傳授補救密技:

  1. **「脂肪肝」別慌張:BMI控制在25以下,加做肝纖維化掃描(Fibroscan)過關率大增
  2. 甲狀腺結節先分級:TI-RADS 3級以下,提供2年追蹤報告證明未惡化
  3. 大腸息肉切除滿1年:病理報告良性+追蹤檢查清白可標準體投保
  4. CA指數飆高別急著送件:配合醫師治療3個月後複檢,數值下降再申請

「有位老師CA19-9偏高被拒保,調養半年後附上飲食紀錄和運動計畫,最後成功核保!」她強調誠實告知+積極改善才是王道

💡 專家真心話:防癌險不是有買就好!

與其買10張賠住院的舊保單,不如1張實支實付的新保單」蔡經理最後叮嚀。她看過太多人每年繳數萬元保費,確診後才發現理賠金連營養品都買不起⋯⋯

★ 3動作今晚就做:

  1. 翻出所有癌症險保單
  2. 對照本文5重點打勾檢視
  3. 找信任的業務員做「保單健診」

「別讓父母辛苦繳的保費變成廢紙,現在調整還來得及救命!」蔡經理語重心長地說。畢竟在空污肆虐的時代,我們賭的不是運氣,而是提前準備的智慧。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