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痛到懷疑人生!吃止痛藥也沒用
一位85歲的臺灣阿嬤,右臉突然像被電到一樣劇痛,痛到連飯都吃不下。原本以為是牙齒出問題,跑去牙科診所檢查,結果牙醫搖搖頭說:「阿嬤,你的牙齒攏嘸問題啦!」接著又試了好幾種止痛藥,甚至神經痛專用藥,但疼痛就像黏在臉上一樣,完全沒改善。這種痛法不是偶爾抽一下,是整天像被電擊又像刀割,阿嬤被折磨到連睡覺都成問題。
揪出元凶!MRI照出腦幹腫瘤壓神經
後來阿嬤轉到臺中醫院神經科,林子敬醫師一聽就覺得不單純。雖然一開始症狀很像常見的「三叉神經痛」,但醫師發現阿嬤右臉的感覺怪怪的——不是只有痛,還帶點麻麻刺刺的感覺。這種「異常感覺」讓醫師警鈴大作,馬上安排核磁共振(MRI)檢查。結果嚇一跳!根本不是單純神經發炎,而是腦幹附近長了一顆腫瘤,直接壓迫到三叉神經根部,難怪痛到連強效藥都壓不住。
為高齡阿嬤量身訂做的治療計畫
考量阿嬤已經85歲,加上腫瘤屬於良性,醫師評估開刀風險太高:「若是年輕人,手術可能是首選,但對高齡長輩來說,全身麻醉的風險反而可能比腫瘤本身更危險。」醫療團隊決定不走手術路線,重新調整藥物組合,用「神經穩定劑+進階止痛藥」雙管齊下。經過幾週調整,阿嬤終於能好好吃飯睡覺,臉痛頻率大幅降低,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三叉神經痛6大成因!這種最要命
林子敬醫師特別提醒,很多人以為臉痛就是三叉神經痛,其實背後原因超多樣:
- 🌀 血管硬化:最常見!腦血管變形壓到神經(約佔7成)
- 🤒 病毒感染:帶狀疱疹病毒攻擊神經後遺症
- 🧠 腦中風後遺症:腦部損傷引發神經異常放電
- 🤕 頭部外傷:車禍或撞擊導致神經受損
- ⚡ 自體免疫攻擊:免疫系統錯把神經當敵人
- ‼️ 腫瘤壓迫:最凶險!腦瘤或血管瘤直接壓迫神經(像阿嬤的案例)
典型 vs 非典型疼痛關鍵差異
林醫師解釋兩者天差地遠:
| 類型 | 疼痛特徵 | 治療反應 |
|---|---|---|
| 典型 | 突然電擊痛,每次幾秒鐘 | 8成藥物可控制 |
| 非典型 | 持續悶痛+偶發劇痛,常誤認牙痛 | 藥物效果差 |
「非典型最危險!」醫師強調這種痛法常合併臉麻或感覺遲鈍,很可能是腫瘤或結構病變的警訊。像阿嬤就是先當牙痛治,拖到臉麻才發現腫瘤。
醫師真心話:臉痛別鐵齒快檢查
林子敬醫師遇過太多患者硬撐:「門診常聽到病人說『啊我就以為火氣大啊』、『吃消炎藥就好』,結果拖到腫瘤變大才來。」他提醒三個關鍵警訊要立刻檢查:
- 止痛藥吃三天沒改善
- 痛到會醒來或合併臉麻
- 牙醫說找不到蛀牙
尤其50歲後第一次臉痛的人,最好直接做MRI檢查。醫師感嘆:「雖然多數是血管壓迫,但早期發現腫瘤真的差很多!像阿嬤的腫瘤若再長大,可能壓到腦幹危及生命。」
治療新觀念:高齡患者不動刀也有效
對於年長或體弱患者,現在有更彈性的做法:
- 💊 藥物升級版:抗癲癇藥+神經阻斷劑複方治療
- ⚕️ 低侵入治療:影像導引神經阻斷術(免開刀)
- 🔍 定期追蹤:良性腫瘤每半年MRI監控生長速度
醫師最後呼籲:「臉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別再自己當醫生亂吃止痛藥,早檢查才能對症下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