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孩子矮人一截?醫師揭密「黃金睡眠時段」才是長高關鍵!3招讓生長激素大爆發

「阿明媽,你們家弟弟這學期抽高好多喔!我們家妹妹怎麼都原地踏步啦?」放學時校門口媽媽們的對話,道出多少家長的心聲。看著孩子站在隊伍前排,當爸媽的難免心裡揪一下:「是不是我哪裡沒顧好?難道真的輸在起傳嗎?」 別慌!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醫師謝秀盈就點破迷思:「遺傳固然重要,但『一瞑大一吋』是真的!只是你讓孩子睡錯時間,再補營養都沒用啦!

▌孩子能長多高?先看爸媽給的「基本盤」!

很多爸媽不知道,其實孩子的身高有個「基礎公式」可以推算:

👦 男生身高(公分)=(爸爸身高+媽媽身高)÷ 2 + 5.5 ± 7  
👧 女生身高(公分)=(爸爸身高+媽媽身高)÷ 2 - 5.5 ± 5  

舉個例子:爸爸175、媽媽160,生兒子預測身高就是 (175+160)/2 = 167.5,再加5.5等於173,最後加減7公分→ 這個男孩成年身高大概會落在166~180公分之間。但注意喔!這只是「遺傳潛力」,就像手機有高階處理器,你不好好充電、亂裝垃圾APP,效能照樣跑不出來!

🚨 這些孩子要特別注意「後天追趕」!

謝醫師提醒,如果寶寶是「早產」、「出生體重過輕」、或是「四歲前營養吸收不良」,這些都會影響身高發展的基礎。「兩歲前是打地基黃金期,器官還沒成熟,營養不夠就像蓋房子偷工減料,後面要補救很辛苦!」

▌長高關鍵在「荷爾蒙」!不是狂補鈣就有用

熬大骨湯、吞鈣片、喝轉骨湯…很多家長拼命補營養,但孩子過了四歲,「生長激素」才是真正的主角!謝醫師解釋:「除非是先天甲狀腺問題(出生篩檢就會發現),不然小學生很少因為甲狀腺出狀況長不高,問題八成出在『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 生長激素有「兩個爆發期」,錯過就沒了!

你知道嗎?身體分泌生長激素不是一整天平均分配,它像演唱會「安可時段」一樣有黃金高峰

  1. 清晨5~7點:分泌一波讓你清醒有精神,應付整天活動。
  2. 深夜11點~凌晨1點最重要高峰期! 必須進入「深層睡眠」才會大量分泌!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有睡滿8小時就好,結果都拖到12點才睡,完全錯過黃金時段!」謝醫師強調,這時候沒熟睡,其他時間睡再久都沒用,就像你錯過百貨公司限時特價,隔天原價買心超痛啊!

▌打生長激素?醫師搖頭:先做這3招更有效!

門診常遇到家長焦急問:「要不要直接打生長激素?」謝醫師坦言:「除非檢查確認是疾病導致,否則多數孩子問題出在『生活習慣』!」她分享自然刺激生長激素的「鐵三角策略」:

🛌 第1招:睡對時間比睡久更重要!

  • ⏰ 黃金公式:10點上床 → 10點半睡著 → 11點進入深層睡眠
  • 實戰技巧:
    ✅ 睡前1小時關大燈,改用小夜燈,減少3C藍光刺激。
    ✅ 建立固定儀式:刷牙→親子共讀10分鐘→關燈。
    ✅ 週末別狂補眠打亂生理時鐘,差1小時內為佳。

🍎 第2招:吃錯食物會「提早剎車」!這些地雷千萬別踩

骨齡跑得比身高快,是長不高的最大殺手!」謝醫師點名這些食物會「催熟」孩子:

  • 🚫 高油脂炸物:雞排、薯條、鹹酥雞→ 影響荷爾蒙平衡
  • 🚫 加工食品:火腿、香腸、即食調理包→ 含添加物恐干擾內分泌
  • 🚫 精緻糖類:手搖飲、蛋糕、巧克力→ 「糖會直接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 關鍵吃法:
晚上8點後禁吃「澱粉+甜食」:避免血糖波動影響深夜激素分泌。
補對蛋白質:早餐吃顆蛋、午晚餐搭配豆漿或雞肉,提供生長原料。
當季深色蔬菜:菠菜、地瓜葉富含礦物質,幫助骨骼發展。

🏃 第3招:運動要「跳」才有用!懶人運動法公開

「睡覺分泌8成生長激素,剩下2成就靠運動來衝!」但不是所有運動都有效,「垂直跳躍」 才能刺激骨骼生長板:

  • 🔥 高效選擇:跳繩、籃球、摸高跳、開合跳、羽毛球
  • 📅 懶人課表:每天累積跳躍10分鐘(分2次做更好),例如:
    → 放學跳繩200下(約5分鐘)
    → 寫功課休息時,原地摸高跳30下 x 2組(約5分鐘)

不用一次狂跳半小時,重點是每天持續!」謝醫師笑說,很多孩子聽到「運動」就抗拒,其實飯後跟爸爸比賽摸門框、邊看卡通邊跳繩,都能讓孩子玩到忘記在「做功課」!

▌什麼情況該看醫生?家長必學「觀察指標」

擔心孩子落後?謝醫師教家長兩步驟自我檢測:

  1. 📏 對照「學校健康記錄表」:看身高是否在遺傳公式範圍內(±5~7公分)。
  2. 📈 算「年度成長速率」
    → 4歲後每年長高 < 4公分(約不到2個原子筆長度)
    → 半年長高 < 2公分(約1個麻將寬度)

如果孩子身高掉出3%百分位,或一年長不到4公分,別再觀望了!」謝醫師強調,生長門診會透過抽血、照骨齡等檢查,找出是真的缺乏激素,還是單純睡不夠、吃不對。她也提醒:「別自己亂買轉骨方,有些補過頭反而加速骨齡閉合!」

💡 醫師小叮嚀:長高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

「與其焦慮比較,不如幫孩子打造『適合長高』的生活型態。」謝醫師最後暖心提醒:充足睡眠+均衡營養+快樂運動,才是陪伴孩子穩健成長的王道。下次看到孩子站在隊伍前排,先別急著焦慮,檢視一下全家的作息是否也一起「早睡早起」,親子共同打造健康環境,孩子自然有機會突破遺傳天花板!

(貼心小提醒:台北慈濟醫院定期舉辦兒童生長線上講座,由專業醫師分享最新觀念,家長可關注院方公告報名喔!)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