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常這樣?「今天加班好累,一定要來杯全糖珍奶犒賞自己!」 或是 「被客戶氣到快爆炸,不吃塊巧克力蛋糕真的無法冷靜…」 甜食真的是撫慰人心的救星啊!但你有沒有發現,只要吃下第一口甜的,就像打開了某個開關,第二口、第三口完全停不下來,等到回過神來,整包餅乾或整塊蛋糕已經消失不見?或是明明以前很少喝飲料,開始喝之後卻愈喝愈頻繁,從一週一杯變成天天都要喝,不喝就覺得渾身不對勁?心裡明明知道吃太多糖不健康,但身體就是誠實地一直想要,這到底是為什麼啦!
為什麼吃甜食會像「中毒」一樣停不下來?大腦科學告訴你真相!
這真的不是你的意志力太薄弱!關鍵在於,當糖一進到嘴巴裡,你的大腦就開始「起化學反應」了! 科學家發現,糖分接觸到舌頭的瞬間,就會刺激大腦瘋狂分泌一種叫「多巴胺」的快樂物質,讓你瞬間覺得好爽、好滿足、壓力全飛走~ 但問題是,這種「糖分帶來的快感」超級短命!常常嘴裡的糖還沒完全融化,多巴胺的濃度就像坐溜滑梯一樣咻~的往下掉!
這時候,你的大腦就會覺得:「蛤?快樂怎麼這麼快就沒了?不夠不夠!我還要!」於是它就開始瘋狂發出指令:「快!再吃更多甜的進來!快點滿足我!」你的身體根本抵擋不了這種強烈的渴望,不知不覺就一口接一口,吃進去的糖愈來愈多。更可怕的是,這就像「吸毒」一樣會產生耐受性!今天吃一顆糖覺得快樂,明天可能要兩顆才有同樣的感覺。長期下來,身體對糖的渴望只會愈來愈強烈,甚至突然不吃糖時,會感到煩躁、焦慮、頭痛… 簡直跟戒斷症狀沒兩樣!科學研究真的發現,糖對大腦獎勵系統的影響,跟古柯鹼這類毒品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說「糖癮」一點都不誇張!
過來人真心話!曾是「全糖戰士」的營養師告白:減糖真的做得到!
嘿,別覺得營養師都是天生不愛吃甜的聖人!像我自己(葦葦營養師)就是個超級甜食控!老實說,我大學讀營養系時都還很愛吃甜,畢業後到新竹工作初期,飲料永遠是「全糖珍珠奶茶」,診所的老同事都可以幫我作證(笑)。那時候真的覺得,手搖杯不全糖怎麼喝得下去?
真正讓我覺悟要改變,是兩個關鍵點:第一,在醫院臨床工作,每天苦口婆心勸病人要控制血糖、減少糖分攝取,自己卻天天灌全糖飲料,實在很心虛。第二,家族有糖尿病史,看著長輩天天打胰島素、擔心併發症的樣子,突然驚覺:「不行!再這樣下去,下一個可能就是我!」於是下定決心開始我的「減糖計畫」。
這個過程不是一蹴可幾的。我是循序漸進,從「全糖」慢慢降到「少糖」、「微糖」、「三分糖」… 到現在,我已經可以很自然地喝「完全無糖」的茶或黑咖啡了! 最神奇的是,身體的口味真的會改變!以前覺得微糖根本是開水沒味道,現在偶爾喝到太甜的飲料或蛋糕,反而會覺得「哇!這糖多到讓喉嚨不舒服!」。那種對「死甜」的反感,是身體自然產生的,不是硬逼自己忍耐。
當然啦,基因裡對甜味的喜愛還是在。壓力大、心情超差的時候,那個「好想吃甜的!」的念頭還是會冒出來。但現在的我,已經學會用更聰明、對身體負擔更小的方式來滿足這個渴望。怎麼做到的?繼續看下去!
就是想吃甜!營養師私房「減糖黃金組合」大公開,血糖不亂飆
好啦好啦,我知道!人嘛,總有那種 「現在、立刻、馬上!就是想吃點甜的!」 的時刻!完全壓抑不吃,忍到最後反而可能大崩潰,報復性狂嗑一整條巧克力或一桶冰淇淋,更慘!所以關鍵不是「完全不吃」,而是 「有技巧地吃」!
身為一個懂你想吃甜的心,又成功減糖的營養師,我試過超多方法,下面這幾招真的最有效,分享給你:
🍬 第1招:優先選「天然甜味」的原型食物
- 為什麼有效? 水果、地瓜、南瓜這些天然食物裡的甜味,伴隨著豐富的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就是關鍵!它能減緩糖分被吸收的速度,避免血糖像坐雲霄飛車一樣瞬間飆高又暴跌,大腦就不會因為血糖暴跌而產生更強烈的渴望。
- 怎麼吃最聰明?
- 新鮮水果是首選: 像莓果類(草莓、藍莓)、蘋果、芭樂、奇異果,甜度適中纖維又高。香蕉、芒果較甜,份量要控制(例如半根香蕉或半顆芒果)。
- 烤地瓜/南瓜超滿足: 天然的香甜味和綿密口感,吃一小塊就很有滿足感。撒點肉桂粉更提味!
- 無調味果乾要限量: 葡萄乾、蔓越莓乾等,選「無額外添加糖」的版本。但因為體積小、糖分濃縮,很容易吃過量,一小湯匙就夠。
 
🧊 第2招:自備「低糖解饞小點心」,杜絕手搖杯誘惑
- 為什麼有效? 事先準備好,當嘴饞惡魔來敲門時,就不會衝動跑去買高糖高熱量的手搖杯或蛋糕。自己控制甜度來源和份量!
- 營養師口袋清單大公開:
- 低糖仙草凍 + 無糖豆漿/鮮奶: 仙草本身熱量極低,加一點點低卡代糖或蜂蜜提味就好。搭配無糖豆漿或鮮奶,補充蛋白質,增加飽足感又穩定血糖。這招超有效,我家冰箱常備!
- 自煮低糖紅豆/綠豆/薏仁湯 + 無糖豆漿: 自己煮可以控制糖量(用代糖或只加一點點黑糖)。豆類本身也有纖維和植物性蛋白質。記得湯汁不要太多,重點吃料!加上無糖豆漿,口感更滑順,營養更均衡。
- 無糖希臘優格 + 新鮮水果/一小匙果醬: 希臘優格蛋白質含量超高!搭配新鮮水果的天然甜味和纖維,或加一小茶匙(真的是一小茶匙!)純果醬(選成分只有水果和糖的),風味十足又健康。
- 甘栗 + 無糖黑木耳露: 甘栗(栗子)有天然的香甜味和澱粉,提供滿足感。無糖黑木耳露富含水溶性纖維,口感滑溜又有飽足感,對腸道也很好。
 
🍫 第3招:真要吃不健康甜食?請遵守「黃金搭配法則」與「聰明挑選法」
- 「黃金搭配法則」— 蛋白質 + 纖維 + 好油是關鍵!
- 為什麼是神組合? 當你「真的」想吃塊蛋糕、餅乾或巧克力時,絕對不要空腹單吃! 一定要同時攝取一些優質蛋白質(如:豆漿、牛奶、雞蛋、毛豆)、膳食纖維(蔬菜、水果)或好油脂(無調味堅果、酪梨)。這個組合能大幅延緩胃排空速度和糖分吸收,讓血糖上升的曲線變得比較平緩。血糖不劇烈波動,大腦獲得的滿足感就能「撐比較久」,不會吃完了馬上又覺得空虛、想再吃更多!
 
- 「聰明挑選法」— 降低傷害這樣選:
- 蛋糕甜點類: 優先選起司蛋糕(避開餅乾底)、生乳捲等「奶油/鮮奶油」相對較少,或主要來源是乳製品的(至少提供一些蛋白質和脂肪)。絕對避開滿滿糖霜、酥皮、奶酥、大量果醬的品項。
- 巧克力: 選可可含量70%以上的黑巧克力!越黑越好。苦甜的味道讓你不會一口氣吃太多,而且它含糖量相對低,還有抗氧化物質。硬式、需要慢慢含的糖果(例如無夾心的硬質水果糖),也比軟糖、棉花糖這種瞬間融化、讓你不知不覺吃一堆的好一點點(但還是要限量!)。
- 飲料: 如果非喝不可,「微糖」是極限!並且加點料,像仙草、愛玉、寒天、蘆薈(選無糖漬的),增加咀嚼感和些許纖維。絕對不要「全糖」或「正常糖」!
 
- 「情緒性爆吃」的急救包:
承認吧!總有那種被老闆罵爆、跟家人吵架、覺得人生好難的時刻,就是需要一點甜的來「壓驚」。這時與其完全壓抑到崩潰,不如:
- 先喝一杯「低糖/微糖豆漿」或「牛奶」。 蛋白質能快速提供一些安定感。
- 吃1-2湯匙「有調味(甜)的綜合堅果」。 同時獲得少量糖分滿足渴望、好油脂穩定血糖、咀嚼感釋放壓力。重點:嚴格限量!一小把就好,吃完就把罐子收起來!
- 告訴自己:這是特殊狀況!一週最多一次! 不要讓它變成日常習慣。
 
最重要的心法:別靠甜食當唯一救生圈!找出壓力的源頭
講了這麼多「吃」的技巧,但葦葦營養師最想告訴大家的是:長期依賴甜食來舒壓,絕對不是根本解決之道! 現代人壓力山大,完全禁止自己吃喜歡的東西,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反彈。我們追求的是 「覺察」與「平衡」。
- 覺察你的「吃」: 吃甜食前,先停一秒問自己:「我現在是真的餓?還是只是心情不好/無聊/習慣?」了解自己吃的動機和食物帶來的影響。
- 覺察你的「情緒」: 當你發現自己又瘋狂想吃甜食時,試著深呼吸,問問自己:「我現在感覺怎樣?是什麼事情讓我這麼煩/累/難過?」找出壓力的源頭,才是長久之計。
- 開發非食物的舒壓方式: 這超級重要!像我自己壓力大時,最愛「追劇暫時放空」(前陣子狂嗑了好幾部韓劇陸劇,超紓壓!),或是「快走20分鐘」 讓身體動起來分泌快樂的腦內啡、「聽喜歡的音樂」、「找人聊天吐苦水」、甚至「好好泡個熱水澡」。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健康的壓力出口,才不會每次都只能往食物裡鑽。
減糖是一段旅程,不是比賽!給自己多點耐心
從一個「全糖珍奶愛好者」到現在可以自在享受食物原味,我很清楚減糖、調整口味需要時間和練習。過程中難免有破功的時候,千萬不要因此就自暴自棄! 重點是「大方向」是往減糖、更健康的方式前進。每一次你選擇了「低糖仙草凍+無糖豆漿」而不是「全糖珍珠奶茶」,每一次你吃蛋糕時記得搭配一杯牛奶或一顆蛋,都是身體的一個勝利!
記住減糖黃金法則:想吃甜?沒問題!搭配蛋白質、纖維、好油,穩定血糖,滿足感更持久! 聰明選擇、用心搭配,你絕對可以跟甜食和平共處,享受美味也照顧好健康!一起加油吧!💪
本文由 林葦營養師 經驗分享,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特殊健康狀況請諮詢醫師或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