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變化大,你是不是也加入「酷酷嫂」行列啦?咳到喉嚨痛、睡不好,連講話都卡痰?先別急著灌枇杷膏!中醫師提醒,咳嗽分寒熱體質,吃錯方法反而越咳越嚴重。今天就來破解4種常見咳嗽類型,從食療到穴位按摩一次學會!
🥶 寒性咳嗽:怕冷又流清鼻涕
這種咳嗽最明顯就是「怕冷」!風一吹就咳個不停,鼻涕跟痰都透明偏白像蛋清,喉嚨癢癢的沒紅腫,喝熱水反而舒服些。中醫師說這通常是寒氣入侵肺部,就像身體裡有小冰塊在作怪~
為什麼會中招?
- 吹冷氣沒蓋被子
- 冷飲喝太多
- 淋雨沒及時換衣服
- 體質偏虛寒
✅ 保養關鍵:驅寒暖身
中藥常用肉桂、麻黃、乾薑這些溫熱藥材,把肺裡的寒氣逼出來。日常保養超重要:
- 🚫 絕對禁止:冰飲、生魚片、西瓜、火龍果這些寒涼食物
- ✅ 多吃這些:薑、蔥白、大蒜、肉桂捲(少量喔!)
👩🍳 超簡單黑糖薑茶DIY
| 材料 | 份量 | 小撇步 | 
|---|---|---|
| 老薑 | 150克 | 用刷子洗淨泥土,帶皮效果更好 | 
| 黑糖 | 3大匙 | 選顆粒粗的傳統黑糖香氣更濃 | 
| 紅棗 | 5顆 | 記得劃開讓甜味釋放 | 
| 枸杞 | 1小把 | 最後5分鐘再放避免煮爛 | 
| 水 | 1000ml | 用陶鍋煮風味更溫潤 | 
步驟:
- 薑塊拍扁(不用剁碎,拍裂就好)
- 乾鍋小火煸薑到微微焦香
- 加水、黑糖、紅棗滾20分鐘
- 關火前撒枸杞燜5分鐘 喝法:早晚一杯溫熱喝,額外加料技巧:咳到頭痛加2片薄荷葉,手腳冰冷放1根肉桂棒!
🔥 熱性咳嗽:黃痰卡喉嚨超痛苦
這種咳嗽超惱人!痰又黃又黏像卡了花生醬,喉嚨紅腫痛,甚至咳到聲音沙啞。中醫師說這是身體發炎反應,吃炸物烤物會大爆發!
地雷行為別踩!
- 熬夜追劇(超傷陰!)
- 吃麻辣鍋配冰啤酒
- 用喉糖壓咳嗽(越吃越乾)
🍊 神奇烤橘子食療
老祖宗的智慧超有效!橘子皮裡的橘絡和陳皮素加熱後能化痰,鹽巴則強化消炎效果~
這樣做才對:
- 【選果】挑皮薄飽滿的椪柑,用鹽巴搓洗表皮
- 【殺青】整顆泡滾水5分鐘去苦味(關鍵步驟!)
- 【填鹽】頭部挖小洞塞半茶匙海鹽
- 【烘烤】鋁箔紙包好,烤箱150度烤15分鐘
吃法:趁熱撕開橘子皮,連白色纖維一起吃!注意:如果咳到胸痛或發燒,別猶豫快就醫!
🤧 過敏性咳嗽:三個月都好不了
這種咳嗽最狡猾!明明沒感冒卻早晚狂咳,遇到灰塵、冷空氣就發作,拖超過三週變慢性咳嗽…中醫師搖頭說很多人誤當感冒治!
治本關鍵兩招:
- 三伏貼/三九貼:在夏至冬至用中藥貼布刺激穴位
- 調體質茶飲:黃耆3片+防風1錢+紅棗3顆煮水(增強黏膜防禦力)
生活保養:
- 枕頭每週曬太陽
- 起床先戴口罩再開窗
- 喝室溫水避免氣管收縮
🕰️ 慢性咳嗽(超過三個月):胃食道逆流是隱藏兇手!
咳到三個月以上?小心是這些問題:
| 原因 | 特徵 | 中醫解法 | 
|---|---|---|
| 胃食道逆流 | 清喉嚨+聲音啞+躺下就咳 | 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 
| 高血壓藥副作用 | 乾咳無痰,吃藥後開始 | 請醫師調整處方 | 
| 鼻涕倒流 | 鼻塞+喉嚨異物感 | 通鼻竅+化痰濕 | 
🥗 胃咳保養重點
中醫師特別強調:「這種咳嗽吃止咳藥沒用!」要從腸胃下手:
- 飲食:避開甜食、咖啡、糯米(胃酸地雷)
- 習慣:晚餐後3小時才躺平,睡覺墊高枕頭
- 茶飲:紫蘇葉3片+陳皮1錢煮水(飯前半小時喝)
✋ 急救穴位:咳到停不下來按這裡
中醫師親授兩大止咳穴,搭大眾運輸咳到尷尬時快按壓!
合谷穴:頭面問題終結者
找法:拇指食指併攏,虎口肌肉隆起最高點 按法:用拇指關節往第二掌骨方向深壓,邊按邊吞口水 效果:立刻緩解喉嚨緊繃感
魚際穴:清肺熱神器
找法:大拇指下肉肉區,紅白皮膚交界中點 按法:指甲掐住揉按(超痛但有效!) 加乘:搭配薄荷精油按摩,擴張氣管效果加倍
💡 醫師小叮嚀
咳嗽超過兩週一定要就醫!這些警訊別拖延:
- 咳出鐵鏽色痰(可能是肺炎)
- 伴隨喘鳴聲(小心氣喘)
- 體重莫名減輕
最後提醒:食療是保養輔助,急性發炎還是要看醫生喔!分享給你身邊的酷酷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