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喉嚨痛以為小感冒?她全身感染險死!醫曝3大黏膜穿孔致命危機

在台中,一位平時健康到不行的60歲張小姐,做夢也沒想到,一次小小的喉嚨痛,差點讓她去見閻王!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血淚教訓。張小姐茹素多年,生活規律得像時鐘一樣準時,連感冒都很少找上門。但今年一月中的某天,一切都變了調——她開始覺得喉嚨卡卡、多痰,吞口水時像有東西梗在那裡,起初還以為是普通小感冒,誰知道這竟是「細菌大軍」入侵的開端,害她差點連命都沒了!今天就來好好講講這個驚險故事,醫生更點出3大黏膜穿孔原因,大家一定要筆記起來,別讓自己或家人踩進這個致命陷阱。

從健康達人到鬼門關前走一遭:張小姐的恐怖經歷

張小姐在台中當了十幾年義工,生活簡單到不行:每天早上6點起床,做點簡單伸展,接著就去廟裡幫忙清掃或分發物資。她吃全素超過20年,連油炸物都很少碰,朋友都笑她是「養生狂魔」。「我這輩子連頭痛藥都很少吃,感冒?拜託,一年頂多一次吧!」張小姐回憶時還是一臉不敢置信。但今年1月15號左右,她開始覺得喉嚨怪怪的——不是痛到要命那種,而是像卡了一口痰,吞嚥時有異物感,喝水吃飯都覺得卡卡的。

「那時候剛好是新冠又開始流行,診所醫生一看就說:『阿嬤,你這應該是確診啦!』」張小姐當時還真以為中鏢了,乖乖吃藥休息。但一個禮拜過去,症狀不但沒好,反而變本加厲:痰越積越多,顏色從白色變黃綠色,晚上睡覺還會被痰嗆醒。更可怕的是,她開始發高燒,體溫飆到39度,整個人虛脫到連下床都吃力。「我兒子看我臉紅得像煮熟的蝦子,一直冒冷汗,嚇得趕緊又拖我去診所。」

這次診所醫生警覺性高了點,抽血一驗,發現大事不妙——白血球數值衝到15,000(正常人是4,000-10,000),發炎指數也高得嚇人。醫生臉色一沉:「阿姨,你這不是感冒,恐怕是細菌感染,快去大醫院急診!」張小姐還半信半疑,心想:「啊不就喉嚨痛而已,有這麼嚴重嗎?」但兒子堅持開車載她去台中醫院。掛急診時,她已經燒到意識模糊,護理師量血壓發現收縮壓掉到90以下,馬上推進急救區。

電腦斷層掀出恐怖真相:細菌大軍攻佔全身

急診醫生一看抽血報告,馬上安排電腦斷層掃描。這一掃,連資深醫師都倒抽一口氣——張小姐的咽喉深處有個破洞(黏膜穿孔),細菌從那裡鑽進去,一路攻城掠地:頸部腫得像麵龜,裡面全是膿;縱隔腔(心臟和肺之間的空間)被感染到發炎;連右側肋膜腔也積滿膿瘍,再拖下去可能壓迫心臟!「我聽到醫生說『多處器官感染』時,腦子一片空白。」張小姐說,那瞬間她才懂什麼叫「腳軟」。

當晚就緊急開刀,胸腔外科的葉周明副院長親自操刀。手術長達4小時,光膿瘍就清出半碗公那麼多的黃綠色膿液。「醒來時我只覺得全身插滿管子,喉嚨痛到連呼吸都像刀割。」張小姐在加護病房躺了3天,接著轉普通病房,前後住院快一個月。她苦笑著說:「瘦了快8公斤,鏡子裡的自己像難民,連走路都要扶牆壁。最慘的是,前10天我幾乎都在昏睡,兒子說我連夢話都在喊『喉嚨好痛』。」

醫生的驚人解析:黏膜穿孔3大元兇,你我可能都中招!

葉周明副院長事後解釋,張小姐的狀況是「咽喉黏膜穿孔」引發的連鎖災難。黏膜就像喉嚨的保護牆,一旦破洞,口水裡的細菌(常見如鏈球菌、葡萄球菌)就會鑽進去亂竄。但好好的黏膜為什麼會破?葉醫師點出三大常見原因:

  1. 魚刺骨頭惹的禍:這是最多見的兇手!葉醫師說,門診裡8成穿孔案例都是吃魚或啃雞骨時,尖刺硬生生戳破食道黏膜。「很多人被魚刺卡到就猛吞飯、喝醋,這超危險!硬吞可能讓刺越插越深,直接捅穿孔。」他回憶有個案例是阿伯吞魚刺後忍了3天,結果細菌感染到頸部腫成兩倍大,差點窒息。

  2. 牙齒問題埋地雷:張小姐沒吃魚刺,元兇竟是「牙周病」!她右下排牙齒有顆蛀牙拖著沒處理,發炎化膿後,細菌一路蔓延到扁桃腺,最後腐蝕黏膜破洞。「別小看蛀牙或牙齦腫,細菌像螞蟻雄兵,會沿著組織縫隙鑽。」葉醫師提醒,如果牙痛合併喉嚨腫,快找牙醫和耳鼻喉科雙管齊下。

  3. 扁桃腺發炎變幫兇:反覆扁桃腺發炎的人要當心!張小姐過去一年扁桃腺常腫痛,但都自己吃成藥壓下來。葉醫師搖頭說:「扁桃腺反覆發炎會讓黏膜變脆弱,可能一個咳嗽或打噴嚏就裂開。」他遇過年輕人熬夜打電動後扁桃腺爆膿,細菌穿破黏膜侵入頸部,拖到發燒才就醫。

細菌感染有多恐怖?晚一步就可能敗血症送命

「張小姐算運氣好,再晚一天來,細菌跑進血液變成敗血症,神仙都難救!」葉醫師語氣嚴肅地說。細菌感染若擴散到全身,會引發「敗血性休克」:血壓暴跌、器官衰竭(像腎臟罷工排不出尿)、意識昏迷,死亡率高達30-50%。他舉例去年有個50歲男病人,喉嚨痛還硬撐上班,拖到高燒40度才掛急診,結果多重器官衰竭,3天就走了。

為什麼張小姐感染得這麼嚴重?葉醫師分析關鍵在「延誤就醫」。「她以為是感冒,拖了快兩週才做正確檢查。細菌一天就能繁殖上億隻,兩週夠牠們建國了!」而且喉嚨深處穿孔初期症狀不明顯,等發燒、畏寒、吞嚥劇痛出現時,細菌早就大舉入侵。

鬼門關走一遭的覺悟:張小姐的血淚呼籲

出院後,張小姐在家休養了兩個多月。「爬樓梯喘得像跑馬拉松,講話超過5分鐘就喉嚨乾痛。」她嘆氣說,以前當義工能搬整箱物資,現在提個菜籃都手抖。最讓她懊惱的是輕忽早期症狀:「如果喉嚨卡痰第一天就去大醫院,說不定吃抗生素就好了,不用挨刀住院。」

她特別想提醒大家幾個「致命警訊」:

  • 喉嚨異物感超過3天:別以為是小事,尤其伴隨痰多或吞嚥痛。
  • 高燒不退:感冒燒2-3天正常,如果燒超過38.5度且連燒3天,快掛急診。
  • 頸部腫脹或壓痛:按脖子側面如果痛到縮手,可能是深部感染。

現在張小姐隨身帶小筆記本,記錄每天體溫和症狀。「這條命是撿回來的,不敢再鐵齒了!」她苦笑說,連吃魚都請兒子先挑光刺,每半年固定檢查牙齒。

醫師的救命叮嚀:這些症狀快衝醫院

葉周明副院長再三強調:「喉嚨痛+高燒」是紅色警報!他整理出必須立即就醫的狀況:

  • 吞口水或食物時劇痛,連流質都難以下嚥。
  • 發燒超過38.5度且持續48小時以上,吃退燒藥壓不住。
  • 頸部或鎖骨附近出現腫塊,摸起來熱熱軟軟的(可能是膿瘍)。
  • 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或胸痛,代表感染壓迫氣管或胸腔。

「診所抽血發現白血球或發炎指數飆高,別猶豫,直接轉大醫院!」葉醫師說,電腦斷層是揪出深部感染的黃金標準,健保有給付,別怕花錢。

黏膜保健防破洞:3招教你遠離細菌危機

預防勝於治療!葉醫師教幾招簡單的黏膜保養術:

  1. 吃東西慢嚼細嚥:尤其魚類、雞骨頭,邊吃邊講話容易分心吞刺。建議用筷子分小塊,入口前多看一眼。
  2. 口腔清潔不能偷懶:每天刷牙兩次+牙線清牙縫,每半年洗牙檢查。牙齦流血或蛀牙別拖,馬上處理。
  3. 喉嚨乾燥是大忌:多喝溫水(一天2000cc),開冷氣或暖氣時放杯水在房裡保濕。戒菸戒酒,減少黏膜刺激。

張小姐現在是「保喉代言人」,逢人就嘮叨:「喉嚨痛超過三天,拜託快去看醫生啦!別像我一樣差點連命都沒了。」她感嘆,健康就像存款,平時不保養,生病時才知多珍貴。

這故事不是要嚇大家,而是提醒:身體的小訊號,可能是救命的大警鐘。別讓「以為是小感冒」的念頭,變成終身遺憾。照顧好喉嚨這道防線,細菌就沒機會造反啦!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