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經驗?家裡長輩需要照顧,好不容易找到一位細心又合得來的外籍看護,全家人都很依賴她。但某天突然驚覺:「啊!她的工作年限快到了…」這種焦慮感,真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台灣每5人就有1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長照需求爆炸性成長,外籍看護早就是許多家庭不可或缺的支柱。
為什麼我們這麼需要外籍看護?
說實在的,台灣長照面臨三大難題:
- 超高齡海嘯來襲:走在巷口隨便看,白頭髮的長輩比小孩還多。國發會數據很驚人——65歲以上人口正式突破20%,等於每5個台灣人就有1位是銀髮族。
- 照顧時間越拖越長:醫療進步讓阿公阿嬤更長壽,但需要被照顧的時間也拉長到10年、15年,甚至更久。
- 本地人力根本補不上:就算政府拼命推長照2.0,台灣人做照服員的意願還是不高。工作辛苦、薪水不夠吸引人,讓很多家庭只能向外籍看護求救。
揪心的離別時刻:再合拍也躲不過的年限魔咒
我聽過太多讓人鼻酸的故事。像中和區的林阿姨,她家的印尼看護阿蒂照顧失智公公7年,連公公只會講的閩南語老歌她都學會唱。結果年限一到,阿蒂再不甘願也得走。林阿姨哭著說:「阿蒂離開那天,我公公雖然認不得人了,卻一直拍椅子要找她…」
這種痛點,政府終於聽見了!「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在2022年正式上路,簡單講就是讓這些「神隊友」有機會長期留下來。
🛠 什麼是「移工留才久用」?三大重點一次掌握
一、誰可以申請轉任?
不是所有看護工都能轉!要同時符合這些門檻:
| 條件類型 | 具體要求 | 
|---|---|
| 年資門檻 | 連續在台工作滿6年 或 累積達11年6個月 | 
| 薪資門檻 | 月薪達NT$33,000以上(比基本工資高一大截) | 
| 技術門檻 | 需通過台灣專業訓練或擁有照顧服務員證照 | 
二、轉任後有什麼好處?
- 年限解鎖:擺脫12年工作年限限制,做再久都不用怕
- 自由轉換:可在同類型雇主間自由轉換(例:家庭看護轉到養護機構)
- 福利升級:可加入勞保、適用勞基法,保障比移工時期更完善
三、申請流程四步驟(雇主必看!)
graph LR
A[雇主確認資格] --> B[向就業中心辦求才登記]
B --> C[備文件送勞動部審核]
C --> D[核發聘僱許可]
D --> E[正式聘為中階人力]實際操作時要注意:
- 文件清單:得準備看護工的專業證照正本、薪資證明、無違法證明等十幾項
- 審核時間:約45個工作天,建議提前準備
- 轉換空窗:可申請「轉換雇主許可」避免照顧空窗
🤔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不直接請台灣人就好?
這個問題背後有血淋淋的現實。我訪問過台北某長照機構主管陳主任,她算給我看:
+ 本地照服員月薪:NT$35,000-40,000(需輪三班)
- 外籍中階人力:NT$33,000(可24小時住宿制)對雇主來說成本差一大截。更現實的是,台灣人願意做24小時居家照顧的極少。陳主任苦笑:「我們開職缺半年,來應徵的台灣人不到5個,還都做不滿三個月就走。」
💡 真實案例:阿妮的「升級」之路
從印尼來台11年的阿妮,去年成功轉中階技術人力。她跟我分享心路歷程: 「以前每次合約到期都失眠,怕回印尼再也來不了。現在拿到這張證(拿出藍色中階工作證),終於敢把兒子接來念書了!」她現在的月薪從2萬3跳到3萬5,還考取照服員證照。
雇主趙奶奶的女兒更感慨: 「媽媽把阿妮當女兒看,要是換人照顧,光是重新適應就可能讓失智狀況惡化。現在能合法留下她,我們多付點薪水也值得。」
⚠️ 這些地雷千萬別踩!常見申請失敗原因
勞動部統計顯示,申請被退件最大原因是:
- 薪資灌水被抓包:有人作假薪資單,但勞保投保額露餡
- 訓練時數不足:要求80小時訓練證明,很多人用國外證照替代卻沒翻譯公證
- 文件漏東漏西:最常漏的是「無犯罪聲明書」公證本
建議雇主可打1955專線先諮詢,或上「外國人申請案件網路線上申辦系統」預檢文件(偷偷說:承辦人員透露預檢過關率高出3成!)
🌟 中階看護的「隱形好處」你可能沒想到
- 語言障礙降低:留得久的看護台語、國語都通,帶長輩就醫超方便
- 照顧更細膩:熟悉長輩病程變化,能提前發現中風、褥瘡等警訊
- 家庭關係更穩:不會每2-3年就要重新適應新看護,減少衝突
- 技術傳承:資深看護可指導新人,提升整體照顧品質
衛福部追蹤數據顯示,轉中階後看護的意外事件發生率下降47%,關鍵就在「熟悉度」。
📈 未來挑戰:我們還能做得更好
雖然政策立意好,但仍有改善空間:
- 轉換成本高:申請費+文件公證要花近萬元,對經濟弱勢家庭是負擔
- 語言培訓不足:目前缺乏進階醫療用語訓練課程
- 心理支持缺口:長期離鄉背井的心理壓力需要專業輔導
專家建議下一步可推動:
✅ 提供中階看護進修津貼
✅ 建立「照顧經驗銀行」認證制度
✅ 開設在台子女陪讀方案  
✨ 改變正在發生:照顧新時代來臨
走在板橋的巷弄裡,我看到新住民協會開的「照顧咖啡館」,裡面坐著好幾位穿藍色背心的中階看護正在學用平板記錄血糖數據。其中來自菲律賓的瑪麗亞笑著說:「現在去醫院,護理師看到我的證件會說『專業的來了』,感覺真的很不一樣!」
當我們給這些照顧者尊嚴,其實也是在善待未來的自己。 台灣長照這條路還很長,但「留才久用」至少讓無數家庭不用再經歷撕心裂肺的告別。下次看到外籍看護推著阿公阿嬤散步時,別忘了對她們說聲:「辛苦了!」因為這些撐起台灣長照的無名英雄,值得我們最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