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吳克群幾年前左耳毫無預警聽不見,就醫確診「突發性耳聾」,但因為錯過黃金治療期,聽力再也沒完全恢復。這種狀況其實在演藝圈不少見——「星光幫」潘裕文右耳聽小骨斷裂、「信」蘇見信得長期戴助聽器、連小哥費玉清也飽受聽力退化困擾。對靠聲音吃飯的歌手來說,聽損簡直是職業災難!但其實普通人也超危險,當耳朵突然悶塞像浸在水裡,還伴隨嗡嗡聲或天旋地轉,很可能就是聽力拉警報!
🔍 什麼是突發性耳聾?比你想的更常見
先講清楚定義:只要3天內有3個以上頻率的聽力,瞬間掉超過30分貝(大概像從清楚聽到說話變成模糊耳語的程度),就是突發性耳聾。這種病其實有百年歷史——1922年德國醫生Kobrak就發表過首例病例報告,當時完全找不到原因,只能歸類為「神秘耳疾」。
為什麼被叫「耳中風」?這名字其實會誤導!
早期報紙(1966年就有記載)把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因為當時醫生發現部分患者是內耳血管塞住或破裂,類似腦中風原理。但現在醫學證實:
- 真正血管問題只佔不到10%
- 高達9成患者根本找不到確切原因
- 可能是病毒感染、免疫系統攻擊、神經受損等複雜因素
所以繼續叫「耳中風」反而讓大家輕忽其他可能性!更重要是必須先排除腦中風或聽神經瘤這些致命問題,有患者以為只是耳朵問題,結果檢查發現是腦瘤壓迫神經…(抖)
💊 黃金救援時間表!治療三招拚逆轉
美國耳鼻喉科醫學會訂出明確治療指引,關鍵就是跟時間賽跑:
| 治療方式 | 最佳時機 | 效果 | 
|---|---|---|
| 類固醇治療 | 發病2週內 | 口服/靜脈注射/耳內注射三選一,直接抑制內耳發炎 | 
| 高壓氧治療 | 發病3個月內 | 增加內耳氧氣濃度,促進細胞修復 | 
| 追蹤觀察 | 不適合治療者 | 每週檢測聽力,若未改善再轉類固醇注射 | 
▍類固醇怎麼用才有效?
- 耳內注射效果最好:直接穿透耳膜送藥到內耳,每週打1次連續3週
- 超過6週再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吳克群就是拖過頭😢)
- 即使暈到無法坐起,醫院也能安排臥床靜脈注射
▍高壓氧艙像太空人?
每天進艙加壓純氧1-2小時,連續2週。很多患者笑說:「以為在演太空電影!」但其實對血流不足型耳聾特別有效。
⚠️ 耳鳴頭暈別硬撐!這些症狀快衝醫院
三分之二患者聽力能部分或完全恢復!像我的門診就有年輕上班族熬夜後右耳聽不見,伴隨電鑽般耳鳴,趕在第5天打類固醇,兩週後聽力完全恢復。但如果你有這些狀況:
- 耳朵像被矇住悶塞感
- 蟬叫或電流聲24小時在腦中響
- 一起身就暈到扶牆吐
- 講電話突然聽不清某側聲音
別以為是疲勞睡一覺就好!馬上去掛耳鼻喉科做聽力檢查。曾有位阿姨頭暈當梅尼爾氏症治半年,結果是突發性耳聾拖到完全耳聾…
🛡️ 日常防護5招!音樂迷必看
雖然9成原因不明,但這些習慣超傷耳:
- 耳機音量勿超60%:信就是演唱會+耳機雙重傷害
- 熬夜爆肝快補眠:免疫力差易誘發病毒感染內耳
- 壓力大要宣泄:自律神經失調會讓耳鳴加重
- 三高控制要嚴格:血管硬化直接影響內耳供血
- 突然耳悶別輕忽:記錄發作時間點,就醫直接給醫生看
記得!聽神經死掉無法再生,黃金救援期就那短短兩週。下次耳朵出現怪聲音或悶塞感,別再鐵齒啦~快衝醫院檢查才是保聽力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