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覺得最近記性變差,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甚至打個噴嚏就漏尿?這些困擾很多台灣的哥哥姊姊都有同感!別以為這是「老了就該這樣」,其實可能是腦部血液不夠在作怪。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士、美國大衛大學自然醫學博士陳品洋就教大家一招超簡單的「舌頭運動搭配呼吸法」,不用吃藥、不用花錢,每天起床花幾分鐘做一做,就能幫你顧腦子、強記憶、睡得好、不再漏尿!
🧠 為什麼動舌頭這麼神?中醫說「動一舌而調三臟」!
陳品洋博士在他的書《穴療:對症按摩 x 拍打 x 刮痧,小病自己來!》裡講得很清楚,這套方法看起來簡單,背後學問可大了!關鍵就在於中醫說的 「動一舌而調三臟」。這「三臟」指的就是:
- 心臟:舌頭是心的外竅,動舌頭直接刺激心經。
- 脾臟:脾經直接連到舌根,舌頭運動等於幫脾胃按摩。
- 腎臟:腎經的支脈也通到舌根,而且搭配提肛更是直接補腎氣!
博士解釋,舌頭根本是身體的超級開關!當我們刻意去運動舌頭、抵住上顎,就像按下了啟動鍵:
- 腦部血流大升級:直接刺激腦神經需要的氧氣和營養補給路線,改善腦缺血狀況,讓你的腦袋不再「當機」!
- 末梢神經活起來:減緩大腦細胞退化的速度,對預防失智症(老年癡呆)特別有幫助。
- 全身神經大調節:搭配特定的呼吸和動作,能穩定自律神經,對記憶力、學習力、睡眠品質通通有正面影響。
- 骨盆底肌變有力:配合提肛動作,就像幫骨盆底做「重量訓練」,有效改善和預防痔瘡、急尿、漏尿(尿失禁)這些尷尬問題,男女都適用!
🌅 博士親授!「晨起三合一呼吸導引法」完整步驟分解(超詳細版)
這套方法最適合在早上剛起床、還沒下床的時候做。經過一夜睡眠,身體氣血需要被溫和喚醒,這時練習效果最好!找個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著都可以(躺著做記得膝蓋彎起來,腳掌平放床上減輕腰部壓力)。
🌀 步驟一:深長呼吸,靜心啟動
- 先別急著動!閉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地、慢慢地吸一口氣,感覺空氣充滿你的肺部,肚子微微鼓起(腹式呼吸)。心裡默數大約 3-5 秒。
- 再用嘴巴或鼻子(輕鬆自然就好)緩緩地、完全地吐氣,感覺把身體裡的廢氣、濁氣都排出去,肚子自然向內收縮。吐氣時間可以比吸氣稍長一點,默數大約 4-6 秒。
- 這樣深長的呼吸重複 3-5 次,目的是讓心情平靜下來,呼吸變得均勻細長,不再急促。感覺身體放鬆了,再進入下一步。這個預備動作超重要,是後面效果的基礎!
👅 步驟二:舌抵上顎,眼神上引
- 維持平穩的呼吸節奏。現在,把舌尖輕輕地、穩穩地抵住你的上顎(就是嘴巴上面天花板硬硬的前半段,不是最後面軟軟的地方)。感覺像是要發出國語「ㄦ」音(台語「字」的尾音)的那個位置就對了!不是用力往上「頂」,是自然地「貼住」。
- 舌頭抵住上顎的同時,把眼睛往上看。注意!不是用力翻白眼喔!是帶著一種「輕鬆凝視」的感覺,視線溫和地朝向你的頭頂方向,感覺像是要看自己的頭髮旋那樣。眼皮保持放鬆,不要皺眉頭!這個動作能幫助氣血往頭部引導。
- 保持舌頭抵上顎 + 眼睛向上看的姿勢,再次用鼻子深深地吸氣。
💪 步驟三:吸氣提肛,鎖住能量
- 就在你吸氣的同時,收縮你的肛門和會陰部位(就是憋大便、憋尿時會用力的那個地方,男女都一樣)。想像把骨盆底整個輕輕往上提,像是要吸住一顆小豆子那樣。
- 這個提肛的動作要配合吸氣持續進行。吸氣多久,就提多久。初學者可能只能維持 2-3 秒,沒關係,慢慢練習。重點是收縮的感覺要明確,感覺到會陰部、肛門周圍的肌肉群有在用力。
- 提肛時,身體其他部位盡量保持放鬆,特別是肩膀不要聳起來!專注力放在下腹部和骨盆底。
😌 步驟四:放鬆呼氣,輕叩齒關
- 吸氣和提肛到達頂點後,慢慢地、完全地開始用嘴巴或鼻子呼氣。
- 隨著呼氣,完全放鬆你的肛門和會陰肌肉,讓它自然下垂,就像完全鬆開的感覺。想像所有的緊繃都隨著吐氣消散出去。
- 在呼氣的同時,輕輕地叩擊你的上下牙齒。不是用力咬喔!是讓上下排牙齒輕柔、有節奏地互相碰觸,發出細微的「喀喀」聲。傳說中的「叩齒三十六」養生法就是這樣!這樣做能強健牙齒、刺激唾液分泌(中醫稱金津玉液),幫助消化。
🔁 重複循環,循序漸進
- 上面 步驟二 + 步驟三 + 步驟四(舌抵上顎眼上視→吸氣提肛→呼氣放鬆叩齒) 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動作。
- 陳品洋博士建議,每天早上至少連續做 20 次。不要貪快,每個動作都要做到位,呼吸要深長,提肛要確實,放鬆要徹底。
- 20 次做完算一個循環。如果你覺得體力精神還不錯,可以休息一分鐘後,再做第二個循環(同樣 20 次)。剛開始可能 20 次就覺得有點累,那做 20 次就好。重點是每天持續!
- 整個過程保持自然呼吸,不要憋氣(除了提肛時配合吸氣自然閉氣)。動作不熟練時,寧可放慢速度,一個呼吸循環花 10-15 秒都沒關係,熟練後自然會順暢。
📌 重點提醒 & 博士小叮嚀(台灣鄉親請注意!)
- 最佳時機:絕對是早上起床後、空腹時做效果最好!刷完牙、喝點溫開水後就可以開始。避免吃飽飯後馬上做,至少隔一小時。
- 持之以恆是關鍵:這不是仙丹,做一次就見效。每天堅持做,大約 2-4 週後,你會比較明顯感覺到精神、睡眠或排尿控制的改善。把它當成跟刷牙洗臉一樣的晨間習慣。
- 動作要領在「鬆」與「靜」:雖然有「提肛」的用力動作,但整體精神是放鬆的,心情是平靜的。不要咬牙切齒、眉頭深鎖,這樣反而讓氣血不通。想像自己在享受一個喚醒身體的儀式。
- 經期、懷孕後期要注意:女性朋友在月經量大的那幾天,或是懷孕後期(尤其有早產風險的),做提肛動作要特別輕柔,或者暫時不做提肛部分,只做舌抵上顎和呼吸叩齒也可以。有疑慮請諮詢醫師。
- 有這些狀況先暫停:如果肛門或會陰部位正在發炎、疼痛、或有急性痔瘡發作,提肛動作會不舒服,就先暫停這部分,只做呼吸和舌頭運動。等發炎狀況緩解後再開始。脊椎有嚴重問題者,眼睛上看的動作要溫和,避免不適。
- 搭配生活習慣更好:單靠這個運動很棒,但若能配合規律作息、均衡飲食(特別是台灣當季蔬果)、適度活動(如散步),效果絕對加倍!特別是預防失智,多動腦、多社交也很重要。
- 感受身體變化:做的過程中或做完後,留意身體的感覺。可能舌下唾液變多(是好現象)、頭腦感覺清醒些、身體微微發熱。這都是氣血活絡的表現。如果感到頭暈或不適,請放慢速度或暫停休息。
💡 為什麼特別適合台灣的哥哥姊姊?
台灣氣候濕熱,生活步調快,很多人都有睡眠淺、用腦過度、長期久坐(看電視、打麻將)的問題,這些都是傷心、脾、腎三臟,導致腦缺血、神經退化、骨盆底肌無力的幫兇!陳博士這套方法:
- 完全免費:不用買昂貴器材或保健品。
- 不受空間限制:在床上、沙發上、地板上都能做,颳風下雨都不怕。
- 動作溫和安全:適合大多數中老年朋友的身體狀況,連行動不太方便的人也能嘗試。
- 一次解決多種困擾:從頭(健忘失眠)到腳(漏尿),從裡(內臟功能)到外(精神氣色)都照顧到。
陳品洋博士強調,中醫養生智慧講究的是「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和「上工治未病」(最好的醫生是預防生病)。這個簡單的晨間呼吸導引法,就是透過溫和刺激身體自帶的「開關」— 舌頭、眼睛、會陰、牙齒,來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讓心、脾、腎這三個跟老化、失智、泌尿問題最相關的臟腑恢復活力。
還在煩惱老是忘東忘西、晚上睡不好、不敢大笑怕漏尿嗎?從明天早上開始,給自己5-10分鐘,試試陳博士教的這招「舌頭運動+呼吸導引法」吧! 堅持下去,讓你的身體自己告訴你改變有多大!記得,健康不是等來的,是每一天用心累積來的!💖
本文方法摘錄自陳品洋博士著作《穴療:對症按摩 x 拍打 x 刮痧,小病自己來!》(博思智庫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