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膽固醇降不下來?醫曝「三大關鍵」比飲食更重要!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擾?明明飲食已經很清淡,炸雞鹹酥雞都不敢碰,連最愛的滷肉飯都戒了,但每次健檢報告出來,膽固醇那欄還是刺眼的紅字?心裡忍不住OS:「啊我都吃這麼『清心』了,數字怎麼還是降不下來?」、「又沒哪裡不舒服,應該沒關係吧?」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真的要小心了!新竹臺大分院藍亦倉醫師就點出,很多人對膽固醇的觀念,其實藏著要命的誤區

💡 關鍵一:沒症狀≠沒危險!血管正在默默「生鏽」中

「藍醫師啊,我膽固醇高好多年了啦,每次健檢都紅字,可是我都馬沒感覺哪裡不舒服,這樣應該不用特別吃藥處理吧?」藍亦倉醫師在門診超~常聽到病人這樣說。他總是耐心解釋:膽固醇高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像「無聲的殺手」!你以為沒感覺就沒事?大錯特錯!

👉 壞膽固醇(就是那個低密度脂蛋白 LDL) 一旦過高,它就會像廚房油煙一樣,慢慢黏在你的血管壁上,日積月累形成「膽固醇斑塊」,讓血管變硬、變窄(這就是動脈硬化啦!)。這個過程是「靜悄悄」發生的,等到哪天血管堵住了,或是斑塊突然破裂引起血栓,心肌梗塞、腦中風這些要命的急症就會瞬間找上門!到時候才後悔就來不及了!

更驚人的是,藍醫師提到,連年輕人都不能掉以輕心!研究發現,如果青少年時期 LDL 就超標,動脈硬化其實早就悄悄開始了!這等於讓你的血管「未老先衰」,年紀輕輕就開始退化。所以啊,「膽固醇偏高很多年」這件事,本身風險就很高!拖越久,對心血管的傷害就像滾雪球,只會越來越嚴重!

💡 關鍵二:吃超清淡還超標?問題可能不在餐桌上!

「我已經吃得很『和尚』了耶!肉只敢吃一點點,炸的完全不敢碰,連蛋黃都不敢多吃,為什麼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這是很多人的心聲,覺得超~冤枉!藍亦倉醫師一語道破關鍵:血液裡的膽固醇,其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吃」進來的!對,你沒看錯!多數的膽固醇(將近七成!)是你的肝臟自己「製造」出來的!

🔍 為什麼肝臟要拚命製造膽固醇?

這通常跟「體質」和「遺傳」 脫不了關係!有些人就是天生代謝膽固醇的能力比較差,肝臟調節出了問題,就算你吃得像兔子一樣清淡,身體自己產生的膽固醇還是過多。這就是所謂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跟飲食關係反而不大。

當然,藍醫師也提醒,要先排除一些「次發性」的原因,比如:

  • 甲狀腺功能低下(低下也會讓膽固醇升高喔!)
  • 某些腎臟疾病
  • 或是吃了特定藥物(如某些類固醇)

如果這些都排除了,努力調整飲食後數字還是「居高不下」,那真的不用太自責「一定是自己吃得不夠乾淨」。這時最重要的,是乖乖定期回門診抽血追蹤,和醫師一起監控數值的變化趨勢。

💡 關鍵三:怕吃藥會「一輩子斷不了」?醫師破解用藥迷思!

「啊~聽說那個降膽固醇的藥,一吃就要吃一輩子,不能停耶?會不會傷肝傷腎?會不會有依賴性?」這是很多人抗拒用藥的最大心結。藍亦倉醫師特別強調:「高血脂的藥物(像常見的 Statins 類藥物),它『不會』讓你上癮!也沒有『依賴性』這種問題!」

🛑 破除「吃藥=一輩子」的迷思:

藍醫師分享,門診中很多病人在開始用藥後,同時配合醫師和營養師的飲食衛教、認真開始規律運動、成功減重、戒菸戒酒,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後,膽固醇數值往往能明顯且快速地降到安全範圍。達到穩定目標後,在醫師的專業評估和嚴密監控下,很有機會可以慢慢減藥,甚至有些人能成功停藥! 重點在於「持續良好的生活型態」是穩固成效的基石。

⚠️ 藍醫師特別叮嚀:

  1. 別自己當醫生: 看到健檢報告膽固醇(血脂肪)亮紅燈,第一步就是找家醫科醫師諮詢!別自己上網亂查嚇自己,也別聽隔壁阿嬤的偏方。
  2. 該吃藥就吃藥: 如果醫師評估你需要藥物幫忙控制,不要排斥!藥物是幫你「踩煞車」,爭取時間讓你建立健康習慣,保護血管不再持續惡化。
  3. 規則服藥+定期追蹤: 吃藥不是吃了就沒事了!一定要規則吃、定期回診抽血追蹤!醫師要看數據變化,才能知道藥效如何、有沒有副作用、需不需要調整劑量。
  4. 絕對不能擅自停藥!: 這點超~重要!很多人吃幾個月藥,回診發現數值變正常了,就「自己覺得好了」把藥停了,也不回診追蹤。這非常危險!很容易讓膽固醇又偷偷飆高,錯失早期控制的黃金時機,等於前功盡棄!任何藥物的調整,一定要跟你的醫師充分討論後決定!

🛡️ 總結:戰勝高膽固醇的黃金三角

想真正管好膽固醇,不能只靠「吃清淡」這招!藍亦倉醫師強調的三大治療關鍵,缺一不可:

  1. 「積極面對」是首要關鍵: 別再被「沒感覺」騙了!高膽固醇是血管的隱形炸彈,拖越久風險越高。健檢紅字就是身體的警訊,務必認真看待。
  2. 「釐清原因」是根本之道: 了解膽固醇來源(是吃太多?還是體質問題?),才能對症下策。不是所有人都能光靠飲食控制達標,遺傳體質因素需要醫療介入。
  3. 「正確用藥觀念+生活型態改變」是長久基石: 破除對藥物的迷思,該用藥時不排斥,並同步落實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菸、控制體重等生活習慣。三者相輔相成,才是控制膽固醇、保護心血管的長遠之計。

別讓沉默的膽固醇,成為健康的未爆彈! 從現在開始,正視你的健檢報告,找位你信任的家醫科醫師好好聊聊,制定屬於你的膽固醇管理計畫吧!你的血管健康,值得你多花這份心思!💪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