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曝上吐下瀉真相
最近診間好多爸媽帶著上吐下瀉的小孩衝進來,開口就問:「醫生,我小孩是不是得腸胃型感冒?」每次聽到這個詞,我都忍不住在心裡嘆氣——因為醫學教科書裡根本沒有這種病!今天就要來揭開這個流傳多年的醫療迷思,讓你不再被錯誤名詞誤導。
真實案例:媽媽的困惑
上週有位陳媽媽抱著3歲兒子來急診,小朋友從半夜開始狂吐又拉肚子,還微微發燒。陳媽媽焦慮地說:「診所醫生說是腸胃型感冒,但孩子沒咳嗽也沒流鼻水啊?」這種疑惑超級常見!很多家長聽到「感冒」兩個字就以為要吃感冒藥,結果延誤真正的治療時機。
殘酷真相:腸胃型感冒是假的!
翻遍國內外醫學文獻,根本找不到「腸胃型感冒」這個正式病名!這其實是早年醫師為了方便解釋,自己發明的說法。真相是:當你出現噁心、嘔吐、拉肚子這些症狀時,八成是中了諾羅病毒或輪狀病毒,跟感冒病毒完全沒關係!
兩種病毒比一比(表格秒懂)
| 特徵 | 諾羅病毒 | 輪狀病毒 | 
|---|---|---|
| 好發季節 | 11月-隔年3月 | 11月-隔年3月 | 
| 攻擊對象 | 全齡通殺 | 5歲以下幼童最危險 | 
| 潛伏期 | 12-48小時(超快!) | 2-3天 | 
| 招牌症狀 | 狂吐(小孩噴射狀) | 酸味水瀉(像倒水龍頭) | 
| 傳染力 | 摸到就中(超強) | 糞口傳染為主 | 
| 疫苗 | 無 | 有口服疫苗(自費) | 
病毒界閃電俠:諾羅病毒
諾羅根本是病毒界的快遞員!昨天聚餐今天就能讓你抱著馬桶吐。最可怕的是它的環境生存力:
- 在門把上活2週
- 冷凍食品裡活數月
- 嘔吐乾掉後變粉塵飄在空中
去年基隆某幼兒園爆發群聚感染,就是因為有個小朋友吐在遊戲墊上,老師用抹布擦完沒徹底消毒,結果三天內全班16個孩子倒12個!這就是為什麼清諾羅病毒一定要用漂白水(酒精根本殺不死)。
家庭防護實戰技巧
當家裡有人中鏢時,記得這些救命步驟:
- 嘔吐物處理:先撒衛生紙蓋住,用1:50漂白水澆透10分鐘再清
- 馬桶消毒:病患專用馬桶,每次用後倒1杯漂白水
- 洗衣機殺菌:洗污染衣物要加漂白水,最後空機用85℃熱水洗程
- 分食制度:患者用紅色餐具,全家公筷母匙
幼兒殺手:輪狀病毒
家裡有5歲以下小孩的爸媽要特別注意!輪狀病毒最愛攻擊小小孩,它的水瀉威力超驚人:
- 一天拉10幾次黃酸水便
- 尿布疹爛到破皮
- 4小時就可能脫水休克
去年台中就有個1歲寶寶因脫水送加護病房,媽媽哭著說:「以為只是吃壞肚子…」其實輪狀病毒有口服疫苗可預防:
| 疫苗類型 | 接種時程 | 注意事項 | 
|---|---|---|
| 二劑型 | 2、4個月大各一劑 | 最後一劑不得晚於24週大 | 
| 三劑型 | 2、4、6個月大各一劑 | 最後一劑不得晚於32週大 | 
黃瑽寧醫師提醒:疫苗要趁早!超過月齡就無法補接種
照顧技巧:補水比止瀉更重要
很多家長急著買止瀉藥,其實補水分電解質才是關鍵!當孩子又吐又拉時:
黃金補液三步驟
- 嘔吐暫停期:吐完1小時內禁食,只沾濕嘴唇
- 試水階段:用滴管每5分鐘給5ml電解質水
- 漸進飲食:米湯→嬰兒米精→白土司邊
自製電解質液配方(經醫師認證)
250ml 煮沸冷開水 + 1.75g食鹽(約1/3茶匙) + 10g糖(約2茶匙)
注意!運動飲料糖分過高反而加重腹瀉
破解五大迷思
❌ 迷思1:吃止瀉藥好比較快
真相:強力止瀉反讓病毒滯留腸道,醫師開的通常是調整腸蠕動藥
❌ 迷思2:要喝運動飲料補充
真相:市售運動飲料含糖量=10顆方糖!會惡化腹瀉
❌ 迷思3:餓肚子止瀉
真相:腸道需營養修復,可吃米湯、蒸蘋果等低渣飲食
❌ 迷思4:退燒塞劑塞屁股
真相:腹瀉時用塞劑可能刺激腸道,優先選口服退燒
❌ 迷思5:症狀消失就沒傳染力
真相:諾羅病癒後2週內糞便仍有病毒,如廁後要徹底洗手
預防關鍵:洗手比戴口罩重要
對付腸胃病毒,正確洗手才是王道!記得口訣:「內外夾弓大立腕」:
- 濕手後壓3下洗手乳
- 搓揉40-60秒(唱兩次生日快樂歌)
- 指甲縫、手腕都要洗到
- 用紙巾關水龍頭
最近新竹某國小用「螢光洗手檢測」發現,98%學生洗手時間不足20秒!建議家長可買「洗手檢測膏」帶孩子玩洗手遊戲,養成真正有效的防護習慣。
醫師小叮嚀
長庚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特別提醒:病毒性腸胃炎不會影響發育,但脫水很危險!當孩子出現這些警訊要立即送醫:
- 超過8小時沒尿尿
- 哭沒眼淚
- 嘴唇乾裂
- 囟門凹陷(嬰兒)
- 嗜睡叫不醒
下次聽到有人說「腸胃型感冒」,記得告訴他真相!保護孩子不是靠止瀉藥,而是正確的防護觀念與及時的疫苗防護。把這篇存起來,病毒旺季就不用手忙腳亂啦!
(資料諮詢: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製表:健康科普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