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浴室驚魂!51歲撞球國手張皓評跌倒入院不治,家中5大危險地雷你中了幾個?

浴室悲劇!撞球金牌國手家中跌倒猝逝

聽到這個消息真的讓人揪心!被球迷封為「愛國者飛彈」的台灣撞球界傳奇張皓評,前陣子居然在自家浴室滑倒,緊急送醫後發現頭部嚴重受創,腦出血面積超過三分之一。醫師評估就算開刀成功也可能變成植物人,家屬最後忍痛拔管,才51歲就這樣走了…他的徒弟在臉書上講到這件事,字裡行間都是滿滿的不捨。

張皓評當年可是替台灣在亞運拼回獎牌的英雄,球檯上反應快得像飛彈,誰想得到會在家裡發生這種意外。這也給我們敲了警鐘:跌倒真的不是小事,特別是撞到頭,分分鐘都可能要人命!

每6位長輩就有1人跌倒過!隱形殺手就在你家

你可能不知道,根據統計65歲以上老人家,每6個就有1個曾經跌倒過!年輕人跌倒可能拍拍屁股就沒事,但對銀髮族來說,跌倒往往是失能甚至死亡的開端。為什麼這麼嚴重?我跟你說:

  1. 頭部撞擊最致命:就像張皓評的案例,頭殼撞到硬地容易造成顱內出血,送醫不及時就沒救了
  2. 骨鬆像豆腐一摔就碎:很多長輩都有骨質疏鬆,跌倒時髖關節骨折機率超高,從此要臥床
  3. 跌倒恐懼症更可怕:有過跌倒經驗的人會怕到不敢動,越不動肌肉越萎縮,反而更容易再跌倒

國健署的專家講得很實在:「有些可預防的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與其出事後悔,不如現在就動手把家裡變成「防跌安全堡壘」!

居家防跌五大重點區域改造術(附實用清單)

🚿 1. 浴室防滑大作戰

  • 地板陷阱:磁磚沾水比溜冰場還滑!解決方案:
    • 淋浴間鋪滿止滑墊(選吸盤式較牢固)
    • 浴缸內貼防滑貼片(十字網格款最好用)
    • 乾濕交界放超吸水地墊(記得選背面防滑款)
  • 起身危機:馬桶、浴缸旁沒扶手,起身瞬間最危險!
    • 裝L型不鏽鋼扶手(高度依使用者身高調整)
    • 浴缸外加裝橫向扶手(跨進跨出有支撐)
  • 熱水器保命檢查:老舊瓦斯熱水器可能一氧化碳外洩,頭暈跌倒更致命!每年要請專業檢修

🌙 2. 全室照明升級計畫

  • 夜間導航系統:長輩起夜不開主燈?走廊裝感應式小夜燈(插牆角離地30公分最剛好)
  • 開關革命:傳統小開關改超大面板+夜光指示(淘寶有賣台灣規格)
  • 陰影殺手區:樓梯踏階貼自發光防滑條(蝦皮搜「階梯警示條」)

🚶 3. 動線障礙排除行動

  • 電線蜘蛛網:延長線用壓線槽固定(推薦無痕黏貼款)
  • 地毯危機:邊緣翹起是絆倒元凶!改用無接縫地墊或底部貼雙面防滑膠
  • 走道淨空:鞋子、雜物、寵物玩具天天收(放個藤編收納籃在玄關)

🛋 4. 家具穩固檢查清單

危險家具 改造方案
矮茶几 換圓角款或四腳加防滑套
滾輪椅 輪子加裝煞車或換固定椅
晃動層架 牆面加裝L型支架固定
玻璃桌 貼防爆膜避免破裂割傷

📞 5. 緊急求救系統裝設

  • 浴室裝防水警鈴(大賣場有千元有找款)
  • 長輩隨身配戴跌倒自動偵測求救錶(遠傳有月租型)
  • 手機設快速撥號教會用聲控呼叫Siri

防跌要動不要怕!3招練出「不倒翁體質」

國健署專家強調:規律運動才是防跌根本! 我整理出長輩最容易執行的運動菜單:

💪 肌力訓練(每週3次)

  1. 沙發深蹲:扶穩椅背緩慢坐下站起(15下×3組)
  2. 提踵運動:扶牆墊腳尖練小腿力(邊看電視就能做)
  3. 彈力帶練腿:坐姿用帶子勾腳背上抬(蝦皮買5磅阻力帶)

🧘 平衡練習(每天做)

  1. 金雞獨立:扶櫃子單腳站→嘗試放手(從10秒練到1分鐘)
  2. 直線走路:地磚接縫當平衡木(進階可頭頂書本)
  3. 腳跟碰腳尖:像走鋼索般前進(浴室到客廳來回)

💊 用藥安全重點

  1. 降血壓藥:服藥後1小時內避免突然起身
  2. 安眠藥/肌肉鬆弛劑:睡前2小時勿走動
  3. 多重用藥者:定期請醫師評估交互作用

隔壁陳奶奶的親身見證:「我照物理治療師教的,每天扶流理台墊腳尖100下。上個月被狗繩絆到居然穩住沒摔!連醫師都說我肌力像60歲」

銀髮防跌全家總動員!實用檢查表

最後送大家這份「居家防跌體檢表」,印出來貼冰箱全家一起打勾:

檢查項目 安全 待改善
浴室有防滑墊+扶手
走道無雜物堆放
家具尖角已包覆
夜間照明足夠
常用物品放伸手可及處
長輩有隨身警報裝置

國健署最新數據嚇死人:老人跌倒後髖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竟高達20%! 這不是危言聳聽,我朋友在急診當護理師,她說每年過年後總會收一堆大掃除跌倒的長輩。與其出事哭斷腸,現在就動起來:

  1. 本週末全家防跌健檢:拿手機錄影家裡動線找出陷阱
  2. 帶長輩練肌力:從每天5分鐘靠牆深蹲開始
  3. 藥袋大整理:掛號請醫師檢視用藥風險

張皓評選手的遺憾提醒我們:安全不是口號,是每天的生活實踐。快分享給在乎的人,別讓下個意外發生在你家!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