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體育鍛鍊

81歲阿嬤靠「腳趾猜拳」告別足底筋膜炎!每天10分鐘練出強韌腳掌

「那陣子每天起床腳一踩地,就像踩到圖釘一樣痛到飆淚!」今年81歲的關內美智子阿嬤,邊示範動作邊激動地說。原本獨居的她最重視身體健康,沒想到足底筋膜炎纏身整整5年,連出門買菜都成煎熬。試過骨科、針灸都沒顯著效果,直到遇見復健專家松尾教練,用一套看似小孩遊戲的「腳趾猜拳運動」徹底翻轉她的生活!

阿嬤的血淚史:連起身倒水都是酷刑

「醫生只說多休息、換鞋墊,但阿嬤一個人住怎麼可能不走路?」關內阿嬤回憶發病初期,腳跟刺痛感會從清晨下床第一步就開始,嚴重時連站著煮味噌湯都撐不了十分鐘。最讓她挫折的是,連最愛的晨間公園散步都被迫中斷:「有次痛到扶著販賣機休息,警察還以為我中風要叫救護車!」

她翻出當年的就診紀錄,X光片顯示腳跟骨刺清晰可見。「醫生說開刀也不保證好,叫我打類固醇又怕副作用。」試遍網路偏方:踩冰瓶、滾網球、甚至用薑片敷腳底,全都只有短暫緩解。絕望之際,想起十年前學過「臀部運動」的松尾教練,決定再賭一把。

關鍵在「被壓扁的腳掌」!教練一語點醒

「阿嬤的腳掌根本是塌掉的榻榻米啊!」松尾教練第一次觸診就發現問題核心。他解釋現代人穿鞋太久,腳底肌肉萎縮導致足弓塌陷,筋膜長期被拉扯發炎。很多復健只針對止痛,卻沒重建腳掌的「天然避震器」。

「想像你的腳掌是彈簧床,現在彈簧都生鏽了!」 松尾教練當場畫出足部解剖圖:內側縱弓、外側縱弓、橫弓構成三角支撐。他要求關內阿嬤先做「濕腳印測試」:腳底板沾水踩報紙,發現前掌與後跟完全連成一片,中間足弓處幾乎沒空隙——這就是疼痛根源!

神奇「腳趾猜拳」三招分解動作

松尾教練設計的復健操,每天只要10分鐘坐著練。關內阿嬤笑說:「第一次聽要做猜拳還以為在開玩笑,結果比拉筋還痠!」三個動作完整教學:

第一招:腳趾開花「出布!」

  1. 坐椅子雙腳平貼地面,膝蓋成90度
  2. 腳跟不動,五根腳趾用力張到最開(像孔雀開屏)
  3. 重點在「小趾也要離地」!維持張力10秒
  4. 緩慢放鬆算1次,早中晚各做15回

「別小看這個布!我練三天就發現腳掌變穩」關內阿嬤透露秘訣:想像要用腳趾夾起榻榻米上的飯粒。松尾教練補充:「腳趾分越開,足底筋膜越能伸展,還能刺激到小腿深層肌肉。」

第二招:握拳「出石頭!」

  1. 腳跟貼地,所有腳趾用力蜷曲(像被抓的毛毛蟲)
  2. 重點在「讓腳心拱起小山丘」!足弓要有緊繃感
  3. 腳趾關節全彎曲,避免用腳掌摺痕代償
  4. 維持蜷縮10秒後放鬆,三餐飯後做20回

「這招超痠但超有用!」關內阿嬤展示她長出薄繭的腳趾腹。松尾教練解釋蜷趾動作能強化橫弓肌肉,如同把塌陷的橋墩重新撐起。建議可搭配「腳趾撿毛巾」:地上鋪小方巾,用蜷趾動作抓皺再攤平。

第三招:翹拇指「上剪刀!」

  1. 雙腳平放,單獨將大拇趾往上翹高
  2. 其餘四趾緊貼地面不動(考驗分離控制力!)
  3. 翹到極限時足弓內側會明顯緊繃
  4. 維持5秒換腳,每天左右各做30次

「我練到拇趾抽筋呢!」關內阿嬤坦言這招最難。松尾教練提醒:「重點在抑制過度活躍的小腿肌群,很多人筋膜發炎其實是代償失衡。」可先用手輔助固定其他腳趾,避免腳掌外翻。

阿嬤親證:三個月從拄拐到健走

第2週就感覺早晨踩地沒那麼痛,像從圖釘變橡皮筋彈到。」關內阿嬤認真記錄復原進程:一個月後能站著煮完味噌湯;兩個月重新逛菜市場;現在每天清晨到公園快走40分鐘,還秀出鞋櫃裡丟掉的厚跟矯正鞋:「現在穿普通布鞋也沒問題!」

松尾教練分析成功關鍵:「腳趾猜拳同時訓練肌力與神經控制。」他提醒台灣氣候潮濕,很多中老年人誤認足跟痛是「風濕」,錯過復健黃金期。建議搭配「冷熱交替泡腳」:先熱水(40°C)泡3分鐘擴張血管,再浸冷水(15°C)30秒收縮,重複五次改善血液循環。

復健專家加碼:日常保養5要訣

  1. 赤腳黃金時間:回家立刻脫鞋,每天累積60分鐘赤腳踩凹凸地墊
  2. 腳掌滾輪按摩:用空瓶裝冷水邊滾邊壓,冰鎮又伸展
  3. 選鞋看三點:鞋頭夠寬(腳趾能扭動)、足跟杯堅硬、彎折點在前掌
  4. 拒絕久坐不動:每小時起身金雞獨立10秒練平衡
  5. 睡前筋膜鬆解:跪坐腳背30秒(膝蓋痛者改踩門檻)

「以前忍痛是怕麻煩子女,現在孫子都笑阿嬤腳趾比手還靈活!」關內阿嬤翻出相簿,最新照片是她挑戰阿里山階梯的紀念。松尾教練最後強調:「腳掌是人體地基,練好足弓等於幫全身關節買保險!」這套動作從8歲到88歲都適用,別等到痛到走不動才開始練。

本文動作指導
松尾タカシ(復健訓練專家)
現任日本足部復健協會理事,研發多項銀髮族居家運動
特別提醒
急性發炎期(紅腫熱痛)應先冰敷就醫,疼痛緩解後再訓練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