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膳食營養

補鈣吃鈣片浪費錢?營養師揭密:9成白吃了!這些食物才是補鈣王道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三餐老是在外,長期營養不均衡加上熬夜壓力大,搞到一身毛病的人真的不少。特別是女生朋友們,從青春期月經來潮就飽受經痛折磨,好不容易撐到更年期,以為解脫了?錯!熱潮紅、夜間盜汗、失眠這些更年期障礙,根本是另一場惡夢的開始啊!

也因為這樣,只要看到標榜「舒緩經痛」、「改善更年期不適」的瓶瓶罐罐,很多姐妹們根本是看到就掃貨,完全沒在猶豫的!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貴森森的保健食品,真的吃到肚子裡就有效嗎?有本書《保健食品你真的吃對了嗎?》就直接打臉:市面上一堆保健食品的有效成分連1%都不到! 更慘的是,很多添加的營養素,人體根本難以吸收!傻傻吞一堆鈣片、鐵劑,結果根本是吃心酸的?

💊 保健食品真相大揭密:你的錢真的沒丟到水裡嗎?

先別急著把家裡瓶瓶罐罐丟掉!我們要搞懂的是:為什麼這些營養素吃下去卻沒用? 關鍵就在「吸收率」跟「成分來源」啊!舉個最常見的例子:

🧪 鈣片迷思:吃進去的鈣都跑去哪了?

  • 驚人事實: 營養師臨床觀察發現,很多人狂吃鈣片,但血鈣濃度根本沒明顯上升!為什麼?
  • 關鍵在「形式」與「搭配」: 市面最常見的鈣片原料是「碳酸鈣」,價格便宜、含量看起來高,但問題來了…
  • 胃酸不足就GG: 碳酸鈣需要「足夠胃酸」才能被分解吸收。偏偏現代人壓力大、飲食亂,胃酸分泌不足的一堆!結果就是… 吃下去的鈣根本分解不了,腸道吸收不了,直接排進馬桶沖掉!根本是吃心酸的!
  • 缺鎂更危險: 更恐怖的是,很多人只顧著補鈣,完全忽略了好搭檔「」!營養師強調:鈣鎂比例至少要1:1! 如果只狂補鈣卻缺鎂,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血管鈣化、硬化,心血管風險反而大增!這不是越補越糟糕嗎?

🌿 天然食物補鈣才是真王道!

與其花大錢買吸收率低的鈣片,不如好好從飲食下手:

  • 超強補鈣食物TOP5 (台灣好取得版):
    1. 小魚乾 & 櫻花蝦: 連骨帶肉一起吃下肚,鈣質滿滿!煮湯、炒飯撒一點,方便又美味。
    2. 傳統板豆腐 & 豆干: 製作過程添加「食用石膏(硫酸鈣)」,含鈣量比嫩豆腐高很多!滷味選豆干就對了。
    3. 芥藍菜 & 莧菜: 深綠色蔬菜不只鈣多,還有鎂、維生素K,幫助鈣質沉積到骨骼。大火快炒保留營養。
    4. 黑芝麻: 兩湯匙就贏過一杯牛奶!灑在飯上、拌麵、做芝麻糊,香氣足又好入口。
    5. 鮮奶 & 無糖優格: 雖然含量不是最高,但好吸收!乳糖不耐可選優格或起司。
  • 超實用補鈣小技巧:
    • 維生素D不能少: 早上曬10-15分鐘太陽,或吃蛋黃、香菇、油脂豐富的魚(如秋刀魚、鯖魚),幫助鈣吸收。
    • 避開「偷鈣賊」: 高鹽(重鹹便當、零食)、咖啡因(咖啡、濃茶)、碳酸飲料(可樂、汽水)都會加速鈣質流失!下午茶選拿鐵不如喝無糖豆漿加芝麻粉。

🌸 女生必看!經痛、更年期這樣吃,比吞藥丸更有感

1. 擺脫經痛糾纏:不是只有喝熱水!

每個月那幾天痛到臉色發白、冒冷汗,甚至要請假躺床?除了補充鈣質,這些營養素才是關鍵:

  • 維生素B6: 是製造「快樂荷爾蒙血清素」的關鍵!能幫助穩定情緒、減緩子宮收縮的不適。吃什麼?香蕉、鮪魚、雞胸肉、堅果、全穀類(如糙米、燕麥)都是好來源。經期前幾天就可以開始多吃!
  • 鎂: 天然的肌肉鬆弛劑!能放鬆緊繃的子宮肌肉。深綠色蔬菜、腰果、杏仁、黑巧克力(70%以上)、香蕉都要吃夠。
  • Omega-3 (EPA/DHA): 強大的抗發炎效果!減緩經期發炎反應。鯖魚、秋刀魚、鮭魚、鮪魚每週吃2-3次,或補充小型魚提煉的魚油(注意重金屬檢驗報告)。
  • 維生素E & 銀杏葉萃取: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期手腳冰冷、腹部悶脹。堅果、植物油、深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E;銀杏葉萃取需諮詢醫師藥師建議,勿自行亂買。
  • 避開地雷: 經期前高糖、油炸、冰冷食物絕對是大忌!會讓發炎更嚴重、肌肉更緊繃!

2. 優雅度過更年期:熱潮紅、盜汗退散!

更年期不是病,但那個不舒服真的會讓人抓狂!聰明補充這些營養素,幫身體平穩過渡:

  • 大豆異黃酮(重點來了!):
    • 選對「木質素異黃酮」: 文章點出關鍵!市售大豆異黃酮分兩種:「金雀異黃酮」作用太強,有刺激乳腺、子宮內膜的風險;「木質素異黃酮」作用溫和,較為安全。買補充劑一定要看成分標示!
    • 天然大豆最安心: 營養師一致推崇「吃天然食物最好」!豆腐、豆漿(無糖)、味噌、毛豆都是好選擇。台灣產的黃豆、黑豆品質優良,建議選擇非基改的。
    • 「適量」是最高原則: 每天1-2份豆製品就夠(一份=1杯240ml豆漿 or 半盒嫩豆腐 or 3方格傳統板豆腐)。過量攝取異黃酮補充劑,反而可能增加乳癌、子宮癌風險! 絕對不是吃越多越好!
  • 維生素B群: 是能量代謝和神經系統穩定的關鍵!對抗更年期疲勞、情緒低落超重要。全穀類、瘦肉、蛋、深綠色蔬菜都要均衡攝取。
  • 維生素E: 抗氧化、保護細胞,也能幫助緩解熱潮紅。堅果、種子、酪梨、植物油是好來源。
  • 膽鹼(Choline) & 肌醇(Inositol): 有助維持神經傳導、細胞膜健康,對情緒穩定有幫助。蛋黃、黃豆製品、花椰菜、全穀類含量豐富。
  • 礦物質不能忘:鋅、鎂、鈣: 鋅(牡蠣、瘦肉、南瓜籽)助免疫和荷爾蒙平衡;鎂(如前所述)放鬆神經肌肉;鈣(天然食物來源)守護骨本(更年期後骨質流失加速!)。

🛑 保健食品怎麼挑才不踩雷?藥師教你3招自保

不是說保健食品都不能吃,而是要「聰明選、正確吃」:

  1. 看成份來源與型態:
    • 鈣:預算夠可選吸收率較好的「檸檬酸鈣」、「胺基酸螯合鈣」,胃酸不足的人也OK。避開只有碳酸鈣的產品。
    • 異黃酮:優先選擇標示以「木質素異黃酮(Glycitein)」為主的產品,並注意劑量是否合理(每日建議大豆異黃酮攝取量約50mg,勿長期超高劑量服用)。
    • Omega-3:選「rTG型態」魚油,濃度較高、吸收較好。確認有重金屬、塑化劑檢驗報告
  2. 看劑量與複方搭配:
    • 單方高劑量不一定好!例如鈣片若沒搭配維生素D、維生素K2、鎂,效果大打折扣。
    • 複方產品要看各成分劑量是否合理,避免吃到無效劑量或過高劑量。
  3. 信賴標章與檢驗報告:
    • 認明衛福部「小綠人標章」(健康食品認證),至少代表有科學實證和安全性評估(但非療效保證)。
    • 索取或上網查閱「第三公正單位檢驗報告」(如SGS),確認重金屬、微生物、西藥成分等安全無虞。
  4. 最重要的一點:先諮詢專業! 服用前,特別是本身有疾病、正在服藥者,務必諮詢醫師或藥師!避免交互作用或對健康造成反效果。

🌟 結語:回歸餐桌,才是健康根本之道

保健食品的本質是「補充品」,不是「替代品」!它無法取代均衡飲食帶來的完整營養素和植化素。營養師苦口婆心:最有效、最安全、最經濟實惠的方式,永遠是從「天然食物」中獲取營養!

與其花大錢買一堆瓶瓶罐罐,卻不知道吃進身體的有多少真正被利用(甚至可能帶來風險),不如好好規劃自己的一日三餐:

  • 早餐: 無糖豆漿+全麥饅頭夾蛋+一小把堅果
  • 午餐: 糙米飯+滷豆干+炒芥藍菜+烤鯖魚
  • 晚餐: 豆腐味噌湯+蔥爆雞柳(選雞胸肉)+燙地瓜葉+芝麻拌飯
  • 點心: 香蕉 or 無糖優格加奇亞籽

這樣吃,鈣、鎂、優質蛋白質、Omega-3、維生素B群、異黃酮、膳食纖維通通到位!身體感受最真實,當你開始認真吃對食物,你會發現那些惱人的經痛、熱潮紅,真的會慢慢緩解,整個人也更有精神!

健康沒有捷徑,回歸食物的本質,聰明選擇保健食品作為「輔助」,才是真正愛自己的長久之道!別再讓你的鈣片錢白白沖進下水道啦!💪🏻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