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痔瘡掰掰!9成不用開刀?醫師教你3招自救法,從此跟『痔友』說再見

吼~又是卡卡出不來!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坐在馬桶上憋到臉紅脖子粗,好不容易「嗯」出來,結果肛門一陣刺痛,感覺有團肉肉掉出來?別懷疑,這就是痔瘡在跟你打招呼啦!先別急著哭天喊地要開刀,告訴你一個驚人的事實:高達90%的痔瘡問題,其實靠「自救」就能搞定! 關鍵在哪?讓專業醫師一次說清楚!

🩺 為什麼醫師敢說「9成痔瘡不用開刀」?

很多人一聽到痔瘡就嚇死,覺得非得挨刀不可。但你知道嗎?痔瘡組織其實是每個人肛門裡都有的正常血管墊,就像小小的水球一樣,幫忙封住肛門、控制排便。問題出在『它被搞到受傷發炎、腫大掉出來』啦!

  • 什麼情況算『搞壞它』?
    • 最常見兇手👉 便秘硬擠! 想像一下,你用力擠一顆超硬的石頭出來,肛門裡的血管墊不被擠爆、擠到移位才怪!
    • 蹲馬桶當追劇時間! 一坐就是15分鐘、半小時,滑手機看影片,肛門長時間處在高壓狀態,血管墊不腫脹下垂都難。
    • 長期腹瀉、懷孕生產:一直刺激肛門,壓力也是爆表。

重點來了!如果只是初期腫脹、輕微脫出,只要把這些『搞壞它』的壞習慣改掉,讓肛門好好休息、壓力解除,腫起來的血管墊是有很高機會自己消下去、縮回去的!這就是『自癒』的關鍵! 除非是嚴重的第四級痔瘡(掉出來推不回去)、血栓疼痛或大量出血,才需要積極考慮手術。

🚨 別只顧著切痔瘡!忽略「這個」絕對復發!

「醫師啊!我開完刀不到半年,怎麼又跑出來了啦?」 這是在門診最常聽到的哀嚎之一。很多病人急著想把痔瘡割掉,卻忽略了一個更根本的大魔王——便秘

  • 殘酷真相:
    • 就算你這次把痔瘡切得乾乾淨淨,只要便秘沒解決,你還是得天天在馬桶上當『用力哥』、『用力姊』
    • 用力擠→ 肛門壓力山大→ 剩下的正常血管墊再次被擠到腫脹、受傷、脫出→ 新的痔瘡又來報到! 💢
    • 這根本是惡性循環!治標不治本,錢白花、痛白挨!

所以!想要徹底跟痔瘡說分手,第一要務絕對是——『打敗便秘,讓便便順順走』! 搞定這個,90%的痔瘡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 醫師親授3招自救法!腸道順暢、痔瘡不來亂

第1招:尊重「便意」!別讓你的直腸當機!

身體很聰明,會通知你該去廁所了(就是『便意』啦)!但很多人卻選擇『已讀不回』! 忙工作、開會、追公車… 忍著忍著,事情大條了!

  • 『忍便』的恐怖後果:

    • 訓練直腸變遲鈍! 你一直不理會它的通知,久了它覺得「反正講了也沒用」,乾脆不通知了!😩
    • 便便堆在直腸裡越來越乾、越來越硬,等到你想排時,已經變成一顆顆難擠的「羊咩咩便」或硬石頭。
    • 硬要擠?肛門血管墊再次遭殃… 痔瘡不找你找誰?
  • ✅ 正確做法:

    • 有感覺就快去! 把「尊重便意」當成最高原則,天塌下來也先讓你去廁所!
    • 找出你的『黃金排便時間』: 每個人不一樣!有人是早上起床,有人是吃完早餐或晚餐後。重點是『固定』!
      • 晨型人必學: 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溫開水(300cc左右),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喚醒便意!超有效!
      • 夜貓族也OK: 就算你日夜顛倒,只要作息、吃飯時間固定,腸道也會自己調整出固定的排便節奏。
    • 別強求『每天一次』! 這觀念超重要!三天一次規律順暢,絕對比硬擠出來的每天一次更健康! 有人就是三天一次才舒服,別被坊間「排毒書」嚇到狂吃瀉藥!
  • ⚠️ 注意警訊! 如果出現以下狀況,真的要找醫師了:

    • 超過一週完全沒便意
    • 因為亂吃減肥藥、瀉藥,搞到先狂拉肚子,接著好幾天完全沒動靜。
    • 坐在馬桶上超過30分鐘,連一點點蠕動的感覺都沒有

第2招:馬桶上請專心!跟「廁所手機」說掰掰!⏱️

拜託!馬桶不是書房、也不是追劇間! 坐上去滑手機、看書,不知不覺就坐了十幾二十分鐘,肛門長時間承受巨大壓力,血管不腫爆才怪!

  • ✅ 黃金排便守則:
    • 進廁所前,手機、書本、平板… 全部留在外面! 專心做一件事:排便!
    • 設定鬧鐘⏰:5-7分鐘! 一有便意進去,給自己5到7分鐘的時間專心排空直腸。時間到,不管有沒有排完(通常專心排,這時也差不多了),先起來!
    • 尊重身體訊號: 當你發現排便總是不固定、很費力,這就是身體在對你喊話:「好好照顧我!別忽略我了!

第3招:練好「便便肌力」!姿勢對了超省力!

排便不是光靠菊花用力!關鍵在『核心肌群』和『骨盆腔肌群』! 尤其是經歷過懷孕生產的女性,或隨著年紀增長,這些肌肉會鬆弛無力,導致排便使不上力、容易便秘,甚至漏尿、滲便

  • 居家必練神技👉 凱格爾運動(骨盆底肌運動):

    • 怎麼做? 想像你正在「憋尿 + 憋屁 + 把掉出來的東西吸回肚子裡」的感覺!重點是肚子、大腿、屁股都不要用力! 專注在「提肛、縮陰道」這個動作。
    • 超簡單練習法:
      1. 坐著、站著或躺著都可以(初學者躺著最易感受)。
      2. 深吸一口氣。
      3. 吐氣時,緩緩地、用力地收縮提肛門和陰道(像電梯上升的感覺),hold住3-5秒
      4. 吸氣時,完全放鬆3-5秒
      5. 重複「收縮-放鬆」10-15次為一組,一天做個3-4組。
    • 偷時間練: 等紅燈、搭捷運、看電視廣告、刷牙時… 隨時想到就練幾下!持之以恆,骨盆底肌有力,排便順暢度大大提升!
  • 💺 超有感!排便姿勢大改造:

    • 坐式馬桶的痛點: 坐著時,直腸和肛門的角度是比較「卡」的(有個叫『乙狀結腸』的地方會彎折),不利便便滑出來。
    • 神奇小凳子解救你!
      • 在腳下放一張高度適中(約20-35公分)的小凳子
      • 雙腳踩在凳子上,身體微微前傾,手肘靠在大腿上
      • 這個姿勢讓膝蓋高於骨盆,模擬「蹲姿」的效果,能拉直腸道,減少轉折處的阻力! 超神奇,很多人一試就覺得「嗯~順多了!」
      • 小秘訣: 凳子的高度因人而異!有人試過好幾張才找到命定款。家裡沒專用凳?拿厚書本、堅固的置物箱墊腳也行!重點是讓膝蓋高起來、身體前傾!

📌 總結:跟痔瘡和平分手,就靠這三招!

記住!痔瘡不是洪水猛獸,90%的情況,靠改變生活習慣就能有效控制甚至讓它消退! 關鍵中的關鍵就是打敗便秘

  1. 尊重便意,培養固定排便時間,別再忍了!
  2. 專心排便,5-7分鐘解決,跟廁所手機斷捨離!
  3. 勤練凱格爾運動強化骨盆底肌 + 善用小凳子改善排便姿勢!

腸道順暢了,肛門不再天天被硬擠、被高壓虐待,腫起來的痔瘡組織自然有機會慢慢修復、縮回去。 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別再只盯著痔瘡本身,從源頭的「便便順暢度」下手,才能跟惱人的『痔友』永遠說再見!當然啦,如果症狀真的很嚴重(持續大量出血、劇痛、脫出推不回去),還是要乖乖找專業的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評估治療喔!

身體是你自己的,好好對待它,它才會乖乖聽話不造反!從今天開始,實踐這三招自救法吧!💪🏻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