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記憶力衰退別急著吃銀杏!醫警告:合併「這3種症狀」恐是腦瘤警訊

「阿伯你最近怎麼老是重複問一樣的話?該不會是失智了吧?」這種對話在台灣的家庭裡越來越常見。隨著年紀增長,記性變差幾乎成了銀髮族的標配,很多人第一時間就聯想到失智症,急著買銀杏或補腦保健品。但神經外科醫師要提醒大家:記憶力衰退不一定是腦退化,搞不好是腦子裡長了東西在作怪!

真實案例:以為是失智,開車竟衝進水溝!

去年在馬來西亞有位許姓商人,明明才六十出頭,卻開始出現嚴重記憶斷片。最誇張的是連每天開的路都會開錯,有次竟然整台車開進水溝裡!家人原本以為是早期失智,帶去檢查才驚覺腦幹旁邊卡著一顆3公分大的腦膜瘤

「醫師啊,不開刀會怎樣?」許先生當時這麼問。醫師搖搖頭說腫瘤位置太危險,手術可能癱瘓。結果短短一年內,這顆瘤就像吹氣球一樣暴漲到6公分,壓得他雙腳無力、在浴室摔得鼻青臉腫,最後連小便都控制不住。今年他跨海來台求醫,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看到MRI都倒抽一口氣:「腦幹被壓到變形,還併發水腦症,再拖下去肯定沒命!」

失智VS腦瘤症狀比一比|一張表快速分辨

關鍵症狀 失智症典型表現 腦瘤危險警訊
記憶衰退模式 近事遺忘(早餐吃什麼) 突發性全面記憶空白
頭痛特徵 少見或輕微 清晨痛醒+伴隨嘔吐
肢體功能 後期才行動困難 快速惡化的步態不穩
大小便控制 晚期才出現 早期就可能失禁
視力變化 無直接關聯 模糊/視野缺損

為什麼腦瘤會讓人「偽失智」?

陳金城醫師解釋,許先生的「腦膜瘤」雖然是良性腫瘤,但就像在密閉頭骨裡塞進一顆高爾夫球。當腫瘤在腦幹附近不斷長大:

  1. 腦壓飆高→視神經水腫→看東西像隔層毛玻璃
  2. 壓迫記憶迴路(顳葉)→剛講過的話秒忘記
  3. 阻斷運動神經→腳軟像踩棉花
  4. 擠壓膀胱中樞→尿急憋不住

更可怕的是併發「水腦症」——腦脊髓液排不出去,整個腦子像泡在水裡,連走路都像醉漢搖搖晃晃。這些症狀加總起來,簡直就是失智症翻版!

腦瘤作祟的6大隱藏版訊號|不只頭痛那麼簡單

根據長庚醫院臨床統計,超過三成腦瘤患者最初被誤診!因為許多症狀太生活化:

🔥 清晨頭痛到吐|顱內壓升高經典表現

「很多患者說痛到像要炸開,尤其早上四五點最劇烈」陳醫師強調。這是因為躺平時腦壓更高,痛感常從後頸窩衝到前額,吃止痛藥也壓不住,還可能噴射狀嘔吐。

🦵 莫名腿軟跌倒|腫瘤壓到運動區

「我媽最近常摔跤,還怪磁磚太滑…」若發現長輩扶牆走路雙腿拖地,或浴室莫名出現瘀青,要當心是頂葉或小腦受壓迫。許先生就是腫瘤壓到控制下肢的區域,最後連站立都困難。

👀 視力突然衰退|壓迫視神經的警報

「看電視突然有黑霧飄過」「路燈暈開成好幾圈」這可能是枕葉腫瘤作祟。有些患者先跑眼科配新眼鏡,直到視野缺損像隧道視野才發現不對勁。

💦 尿急憋不住|失禁竟是腦部求救

當腫瘤壓到膀胱控制中樞,會出現急尿型尿失禁(突然狂衝廁所卻來不及)。很多長輩羞於啟齒,直到褲子濕了才被發現。

🌀 性格大變|親人像換了個人

前額葉腫瘤可能讓人暴躁易怒冷漠疏離。家屬常哭訴:「他以前很疼孫子,現在卻罵小孩吵」,這其實是大腦情緒中樞被腫瘤綁架了。

🔊 耳鳴聽不清|聽力衰退藏危機

「左耳老是嗡嗡叫,聽電話都吃力」當腫瘤壓迫顳葉聽覺區,會出現單側聽力下降持續性蟬鳴聲,很多人以為是老化自然現象。

良性腦瘤更可怕?醫師揭關鍵真相

「又不是癌症,應該不嚴重吧?」這是民眾最常見的誤解!陳金城醫師急呼:良性腫瘤照樣能要命,關鍵在「長的位置」:

「腦幹就像身體的總開關,管呼吸心跳。許先生的瘤黏在腦幹上,就算只有3公分,開刀風險像在鋼索上拆炸彈。等長到6公分時,腫瘤已經把正常腦組織擠到變形,那時不動刀反而更危險!」

為什麼腦瘤傷害不可逆?

國泰醫院腦神經科強調:腦細胞死掉不會再生!就算成功切除腫瘤,被壓壞的區域也回不來了。這也是為什麼「走路不穩三個月」的患者,術後可能還是要靠拐杖——神經損傷是永久性的。

救腦如救火!3招及早揪出腦內未爆彈

✅ 症狀組合拳|出現「失憶+頭痛+步態不穩」快就醫

單一症狀可能是老化,但若記憶力衰退合併清晨頭痛,或忘東忘西同時走路歪斜,務必掛神經外科。醫師分享簡易口訣:「忘痛摔」三字警訊——健忘、頭痛、常摔倒。

✅ 影像檢查|MRI比CT更能揪出早期瘤

「電腦斷層容易漏掉小腫瘤」長庚醫師提醒。當懷疑腦瘤時,磁振造影(MRI) 能看清腦幹周圍結構,連1公分以下的瘤都無所遁形。健保有條件給付,自費約6000-8000元。

✅ 記錄症狀日誌|幫醫師拼出真相

家屬可記錄:

  • 頭痛時間/頻率(是否清晨最痛?)
  • 跌倒次數與情境(是否雙腿無力?)
  • 記憶斷片具體事例(忘記關瓦斯?)
  • 異常行為(突然迷路?性格丕變?)

這些紀錄能幫醫師區分是典型失智還是腫瘤壓迫

台灣腦瘤治療新突破|定位精準到0.1公分

許先生能從6公分巨瘤中重生,靠的是台灣術中神經監測系統。陳金城醫師解釋:「我們在他腦幹貼上微型電極,醫師切腫瘤時,螢幕會即時顯示神經訊號。就像裝了警報器,碰到危險區域馬上警示!」

目前台灣醫學中心更引進術中MRI,開刀中途就能掃描確認有無殘留腫瘤。針對深部腦瘤還有導航超音波刀,用聚焦超音波精準汽化腫瘤,傷口僅針孔大。

術後保腦戰|防復發關鍵在「這件事」

「腦膜瘤開完刀就沒事了嗎?」錯!陳醫師嚴肅提醒:「術後五年內每半年要追蹤MRI!」曾有患者三年沒回診,復發的瘤已長到壓迫視神經,視力永久損傷。

日常保養記住三要點:

  1. 避開環境荷爾蒙:少用塑膠餐具裝熱食(研究懷疑雌激素會刺激腦膜瘤)
  2. 控制三高:高血壓會加劇腦壓飆升
  3. 頭部防撞:浴室鋪防滑墊、走廊裝夜燈

醫師暖心提醒|別讓孝心耽誤救命時機

「很多子女帶父母來看診,一聽到要開腦就嚇得拒絕」陳金城嘆氣說。其實台灣的腦瘤手術存活率已達九成,像許先生術後三個月就能自己走路。與其讓長輩在失智與癱瘓間受苦,不如及早在黃金時間搶救腦功能

「當長輩抱怨頭痛又健忘時,別急著買銀杏。帶他走直線測試(走三公尺不偏斜),檢查有無複視或手抖。這些小動作,可能提早三年揪出腦瘤危機!」

文中案例經改寫保護病患隱私,症狀描述均符合醫學實證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