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血壓130/80就算超標?台日醫師聯手教你13招自然降壓秘訣

最近好多人在問:「血壓標準是不是變嚴格了?」沒錯!美國心臟協會在2017年就把高血壓標準從140/90下修到130/80,等於多了一堆人突然變成高血壓族群。這可是2003年以來第一次調整標準,連醫學界都震撼彈啊!

血壓新標準 vs 台灣現行標準

美國心臟協會最新定義

  • 130/80 mmHg以上就算高血壓
  • 收縮壓130 / 舒張壓80是警戒線
  • 超過這數字,心臟併發症風險直接翻倍

主要制定指引的Paul Whelton醫師說得很白:「血壓衝到130/80,就是身體亮黃燈了!這時還不控制,哪天爆血管都不意外。」但他也強調,達到新標準不代表馬上要吃藥,生活調整才是關鍵。

台灣目前怎麼認定?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醫師受訪時表示,台灣暫時維持140/90的標準。為什麼不跟著美國調降?王醫師解釋:「每個患者狀況不同,有些長輩血壓降太低反而頭暈跌倒,一味追求低數字可能引發其他問題。」

根據衛福部《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台灣的血壓分級長這樣:

分類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正常 <120 <80
高血壓前期 120~139 80~89
第一期高血壓 140~159 90~99
第二期高血壓 160以上 100以上

小提醒:只要收縮壓或舒張壓其中一個超標,就算高血壓!

為什麼要怕高血壓?

全台灣有430萬高血壓患者,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中標!世界衛生組織更直接點名:全球13%的死亡都跟高血壓有關。血壓長期飆高,等於把血管當橡皮筋一直拉,哪天啪一聲斷掉,中風、心肌梗塞就來了。

常見高血壓兇手:

  • 吃太鹹:台灣人超愛重口味,醬料滷味樣樣來
  • 懶得動:上班坐整天,回家躺沙發
  • 家族遺傳:爸媽有高血壓,子女中獎機率高

降血壓13招生活實戰技巧

日本心血管權威高澤謙二醫師在《50個超簡單降血壓祕訣》書中,分享超實用生活降壓法,我精選13招台灣人最容易執行的:

🥗 飲食控制4大招

  1. 先菜後肉吃飯法
    便當打開先嗑光青菜!外食族蔬菜吃太少,高澤醫師建議每餐先吃200克蔬菜(約1.5個飯碗量)。纖維能擋血糖飆升,保護血管不受傷。自助餐記得先夾滿半盤綠葉菜,肉類放最後。

  2. 每天一餐日式料理
    把炸雞排換成烤鯖魚吧!日式飲食以魚類為核心,富含Omega-3脂肪酸。研究發現每週吃兩次深海魚,血管彈性明顯改善。簡單作法:味噌湯+烤魚+涼拌豆腐,清爽無負擔。

  3. 香蕉當點心超加分
    下午茶別再買雞排,改吃香蕉!每根香蕉約含422mg鉀,能中和體內多餘鈉離子。台灣人普遍鉀攝取不足,每天一根剛好補足缺口。(腎功能不佳者需諮詢醫師)

  4. 泡麵湯絕對不喝光
    這招台灣人最需要!泡麵鈉含量驚人,一碗就逼近每日建議量(2400mg)。高澤醫師傳授解方:麵條撈起來吃,湯倒掉。愛喝湯的人可自製昆布柴魚湯底,鮮味足又不鹹。

🏃 運動降壓4關鍵

  1. 溫和運動效果更好
    別以為要跑馬拉松才有效!快走、慢跑、跳繩這類「會微喘但能講話」的運動最適合。每週2次,每次20分鐘就能擴張血管。太激烈反而產生自由基傷害血管。

  2. 下雨天改做居家操
    身體淋濕會讓血管急縮,血壓瞬間飆高。雨天推薦做「小腿泵運動」:坐在椅子前沿,腳跟貼地,腳尖上下擺動50次,促進血液回流心臟。

  3. 小腿是第二顆心臟
    小腿肌收縮就像幫浦,把下半身血液打回心臟。早晚各做10次「踮腳尖走路」:扶著牆壁,腳跟離地用腳尖支撐,像跳芭蕾般前後移動,強化小腿肌力。

  4. 運動不計時更快樂
    一直看手錶算時間?壓力反而讓血管收縮!放點喜歡的音樂,專注在呼吸節奏上。研究發現保持愉悅心情運動,降壓效果多30%。

🛌 生活習慣5微調

  1. 晨起量血壓黃金時段
    起床後1小時內量血壓最準!記得先上廁所(憋尿會讓血壓上升),靜坐5分鐘再量。記錄時要寫下「收縮壓/舒張壓+心跳」,例如「126/82-76」。

  2. 洗澡水別超過42度
    冬天泡熱水澡超享受?當心超過42℃會讓血液變濃稠!最佳水溫是38-40℃,手肘試水覺得微溫即可。從腳部開始沖淋,讓血管漸進適應溫度。

  3. 漸進式戒菸技巧
    突然戒菸容易失敗,試試「場所限制法」:規定自己只能在陽台抽菸,每次要特地走到陽台點火,麻煩度大增自然越抽越少。

  4. 電話響三聲再接
    聽到鈴聲就衝去接?緊張情緒讓血管秒縮。練習深呼吸三次再接電話,避免腎上腺素飆升。家用電話可轉小聲,減少驚嚇感。

  5. 睡前喝杯常溫水
    睡眠中不知不覺流汗500ml!睡前2小時喝200ml水,能預防夜間血液過濃。加片檸檬更助眠,但記得刷牙避免蛀牙。

醫師特別提醒

王宗道醫師強調:「降血壓不是數字越低越好!」尤其長輩可能因過度控制出現頭暈跌倒。建議高血壓前期患者先執行生活調整3個月,多數人可降5-10mmHg。若收縮壓持續超過140,再考慮用藥。

高澤謙二醫師更提醒:「這些方法要變成習慣才有效!」他建議每週挑2招開始練習,像先養成「吃香蕉+晨起量血壓」的組合,慢慢疊加新習慣。

最後重點整理

  • 台灣血壓140/90以上才算高血壓
  • 130/80已是警戒區,要開始調整生活
  • 少吃鹹、多動腿、睡眠足是三大基石
  • 每降5mmHg,中風風險少34%

現在就行動!明天早餐加根香蕉,上班改走樓梯,睡前裝杯水放床頭。降血壓不是吃藥專利,生活小改變就能護血管一輩子!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