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缺氧竟是隱形殺手!台灣十大死因超過76.8%都跟它有關

缺氧竟是隱形殺手!台灣十大死因超過76.8%都跟它有關

你有沒有常常覺得累、容易喘,或是明明睡很久還是精神不濟?小心,這可能不只是單純的「累」,而是身體在對你發出「缺氧」的警報!更嚇人的是,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台灣人十大死因裡頭,竟然有超過76.8%的死亡率(用WHO的標準人口算出來的)都跟「缺氧」脫不了關係。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醫學根據的重大發現!

為什麼氧氣這麼重要?簡單說,我們身體要活動、器官要運作、細胞要修復,統統都需要能量,而氧氣就是製造能量的關鍵原料。想像一下,就像煮飯需要火候,身體沒了足夠的氧氣,能量就「煮不熟」,整個身體機能就會出問題。不只這樣,缺氧還會讓血液變得黏稠、流不動,身體各處就容易發炎,久了小毛病就變成要命的大病了。

台灣十大死因背後的缺氧真相(數字是用標準化死亡率算的)

1. 癌症(佔 27.7%)- 缺氧竟是癌細胞的推手!

  • 你一定聽過「自由基」很傷身體。當我們呼吸不對、壓力山大、環境髒空氣多,或是體重過重,身體就容易處在缺氧狀態。
  • 缺氧時,細胞燃燒能量不完全,就會爆量產生有害的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像失控的小流氓,到處攻擊正常的細胞,把好細胞逼到「癌化」,然後瘋狂增生。很多研究都指出,改善身體的氧氣供應,是防癌的重要一環。

2. 心臟疾病(佔 12.1%)- 呼吸不順,心臟第一個喊累!

  • 心臟像個幫浦,24小時不停打血。如果呼吸方式不對,氧氣吸不夠,全身循環就卡卡,各個器官(包括心臟自己)在缺氧狀態下工作,功能當然會衰退。
  • 國外研究更發現,有心臟衰竭問題的人,如果同時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時呼吸暫停,嚴重缺氧),只要把呼吸中止症治療好,心臟功能馬上能進步超過10%!這差別超級大。

3. 肺炎(佔 7.1%)- 用嘴巴呼吸,病菌直達肺部!

  • 很多人習慣用嘴巴呼吸,尤其是睡覺或感冒鼻塞時。但你知道嗎?鼻子就是天然的空氣清淨機和加濕器
  • 用嘴呼吸,髒空氣、病毒、細菌完全沒經過鼻腔過濾、加溫加濕,直接衝到喉嚨甚至衝進肺裡,當然更容易引發感染、咳嗽、甚至肺炎。日本醫師今井一彰就特別強調鼻呼吸的重要性。

4. 腦血管疾病(如中風)(佔 6.9%)- 大腦是超級耗氧戶!

  • 別看大腦只佔體重約2%,它可是消耗全身20%氧氣的大戶!腦細胞超敏感,只要缺氧短短幾分鐘,就可能造成永久傷害甚至死亡。
  • 澳洲研究更嚇人:有中度到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中風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將近4倍!睡覺時呼吸停掉、缺氧,對腦血管的傷害真的不能輕忽。

5. 糖尿病(佔 5.8%)- 呼吸淺短,胰島素也受影響!

  • 長期呼吸不順、缺氧,會讓身體的免疫力變差,也可能傷害到負責分泌胰島素的胰臟。
  • 更關鍵的是,如果你習慣很淺很快的呼吸(胸式呼吸),這會讓你的「緊張神經」(交感神經)一直處於亢奮狀態。交感神經一亢奮,胰島素分泌就被壓制住,血糖當然容易失控,大大增加得糖尿病的風險。

6. 事故傷害(佔 4.2%)- 腦袋缺氧,反應慢半拍!

  • 王剴鏘醫師在他的書《補氧不生病》裡講得很清楚:大腦對缺氧超級敏感!就算只是輕微缺氧,還沒到暈倒的程度,你就會覺得異常疲倦、注意力很難集中、記性變差、反應變慢。
  • 試想一下,開車時精神不濟、注意力無法集中,或是工作時恍神,是不是大大增加了發生意外、工安的風險?很多意外背後,可能都有缺氧的影子。

7.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如肺阻塞COPD)(佔 3.9%)- 呼吸困難的惡性循環!

  • 這類疾病(像大家常聽到的「肺阻塞」COPD)主要症狀就是長期咳嗽、有痰、走沒幾步就喘到不行。呼吸本身就很費力,吸進的氧氣又不夠,形成惡性循環。
  • 台灣慢性阻塞性肺病學會特別提醒病友,除了絕對要戒菸,學會「腹式呼吸」 非常重要!用肚子深呼吸,才能減少喘吁吁的次數,增加每次呼吸吸進的氣量,真正改善缺氧不適。

8. 高血壓性疾病(佔 3.4%)- 身體缺氧,心臟只好更用力打血!

  • 大家都知道血管硬化、心臟問題會造成高血壓,但「缺氧」也是幕後黑手之一。
  • 王剴鏘醫師解釋:當身體組織長期缺氧、缺乏能量時,身體會自動想辦法自救,其中一招就是命令心臟更用力、打更多血出去試圖送氧。心臟這樣拚命工作,血壓當然會暫時性(甚至長期)飆高。

9. 腎臟相關疾病(佔 3.0%)- 腎臟壞了,造血也跟著遭殃!

  • 腎臟也是需要大量氧氣才能好好工作的器官。長期缺氧,腎臟功能會快速衰退,引發腎炎、腎衰竭等問題。
  • 更糟的是,腎臟還負責分泌一種刺激骨髓造血的激素(紅血球生成素)。腎臟壞了,這種激素就少了,紅血球製造不足,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就更差,全身缺氧狀況雪上加霜!

10.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佔 2.7%)- 呼吸不對,免疫力降,肝也受罪!

*   錯誤的呼吸方式(如長期淺呼吸)會削弱身體的免疫力。免疫力一下降,肝臟就容易受到病毒攻擊,引發肝炎。
*   肝炎若沒控制好,持續惡化就可能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到後期,肚子會積水(腹水),腹水往上頂壓迫到肺部,會讓人**呼吸更困難、更喘,陷入嚴重缺氧**,甚至導致呼吸衰竭,非常危險。

為什麼「標準化死亡率」比較準?

上面提到的百分比,都是用「標準化死亡率」計算的,不是直接加總的粗死亡率。這是因為台灣人口結構(像老人越來越多)每年都在變。用2000年WHO的世界標準人口當基準來調整計算,才能公平地比較不同年份、甚至不同地區的死亡狀況,把人口年齡結構差異的影響排除掉,看到真正疾病風險的變化。所以這個76.8%的數字,更能真實反映缺氧與十大死因的關聯性。

怎麼辦?從「呼吸」開始自救!

看完是不是覺得背脊發涼?原來缺氧的影響這麼深遠!那要怎麼改善?最根本也最省錢的方法,就是重新學會「正確呼吸」

  1. 練習用鼻子呼吸: 無論醒著還是睡覺,盡量養成閉嘴、用鼻子呼吸的習慣。鼻毛和鼻腔黏膜是天然的屏障。
  2. 學會腹式呼吸(深呼吸): 別再用淺淺的胸式呼吸了!試著吸氣時讓肚子鼓起來(橫膈膜下降),吐氣時肚子自然內縮。剛開始練習可以躺著,放本書在肚子上,吸氣時讓書本升高,吐氣時下降。每天練習幾分鐘。
  3. 維持良好姿勢: 駝背、窩在沙發上都會壓迫胸腔,讓你無法深呼吸。坐直、站直,給肺部足夠的空間擴張。
  4. 規律運動: 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腳踏車)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改善身體利用氧氣的效率。
  5. 留意睡眠呼吸: 如果自己或家人打呼很大聲、睡覺時呼吸會暫停、白天異常嗜睡,一定要去看醫生檢查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及早治療。
  6. 管理體重與壓力: 肥胖和長期壓力都會增加身體耗氧量並影響呼吸模式。健康飲食、減重和學習放鬆技巧(如冥想)都有幫助。

身體缺氧就像房子裡悶著一股濁氣,久了沒人會舒服! 別小看「呼吸」這個我們每分每秒都在做的動作。養成好的呼吸習慣,確保身體細胞有充足的氧氣,絕對是預防這些重大疾病、守護健康最基礎也最關鍵的一步!從今天開始,好好深呼吸吧!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