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天使走了!金鼎獎作家幸佳慧46歲不敵罕見壺腹癌,醫警告:大便變白、皮膚黃恐是身體警報器

▍痛失台灣兒童文學的溫柔推手

昨日的文壇,瀰漫著濃濃的不捨。今年才風光拿下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的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在她46歲這年,因為罕見的「壺腹癌」擴散,永遠離開了我們。這個消息是由她的先生和姊姊透過她的臉書向大家證實的,好多讀者、朋友都紅了眼眶,真的好難接受。

幸佳慧老師這輩子真的把心都掏給孩子了。她不只是寫書給小朋友看,還做研究、翻譯國外的好書,更把「人權」這麼重要的觀念,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帶進故事裡。她相信,從小理解自己的權利、學會保護自己,孩子才能平安長大。

▍病榻上的堅持:用繪本守護朵朵小花

最讓人心疼的是,就算知道自己生病了,幸老師還是放不下她的使命。她強撐著病體推動「蝴蝶朵朵」計畫,這是一個用繪本教孩子認識身體界線、懂得拒絕不當觸碰的運動。她希望社會大眾一起來關心兒童性侵這個沉重卻不能逃避的問題。

她的熱情感動了好多人,連藝人隋棠都跳下來當「種籽講師」,親自參與培訓,還在自己的粉絲專頁上分享心得,呼籲更多人響應。文化部長鄭麗君也在臉書上寫下對幸老師的懷念,說她已經請示總統要褒揚幸老師的貢獻,更承諾:「我們會帶著佳慧的故事,繼續疼愛每一個孩子,鼓勵孩子愛自己、有自信,也更關心這片土地。」

▍什麼是「壺腹癌」?醫:位置刁鑽又罕見

幸老師對抗的「壺腹癌」,對大部分人來說,真的超級陌生。台北榮總的吳俊穎醫師就說,這癌真的很少見,算下來每10萬人裡面,大概只有0.3到0.46個人會得。很多醫生一輩子可能也遇不到幾個病例。

到底「壺腹」在哪裡? 它其實是身體裡一個很小、但超級重要的「三岔路口」!位置就在膽管、胰管要一起流進十二指腸的入口處,一個像小壺腹形狀的構造。你可以想像它是個重要的閘門,控制膽汁和胰液進入腸道幫助消化。

▍身體的紅色警報:出現這些症狀絕對不能拖!

吳俊穎醫師特別強調,正因為壺腹這個位置太關鍵,只要腫瘤長到 0.5到1公分左右,就很容易「塞住」!一塞住,身體馬上會發出超級明顯的警報訊號:

  1. 皮膚、眼白變黃(黃疸): 膽汁被腫瘤堵住流不下去,只好逆流回血液裡,整個人就會「黃起來」,像肝不好那樣。
  2. 小便顏色變深: 膽汁裡的膽紅素從尿排出來,尿就會變得像茶色或可樂色那麼深。
  3. 大便變成灰白色: 這個最特別!因為膽汁流不進腸道,大便少了膽汁的染色,就會失去正常的黃褐色,變成像黏土或灰灰白白的顏色。這個訊號超級重要!
  4. 可能發燒: 膽汁淤積也可能引發感染,導致發燒。

吳醫師給了關鍵提醒: 壺腹癌如果在 早期腫瘤還小、還沒擴散時就發現,靠現在的手術技術(通常是做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也就是所謂的Whipple手術),其實預後是 相當不錯 的,病人有很大機會恢復健康。但最怕的就是 它悄悄往外擴散!因為擴散初期常常沒症狀,等到病人覺得不對勁時,往往已經是比較後期了。

▍更複雜的「壺腹周圍癌」:診斷像破案

講到壺腹癌,就不得不提跟它很像、常被搞混的「壺腹周圍癌」。好心肝基金會的衛教資料就解釋,因為壺腹這個地方「鄰居」很多(十二指腸頭、胰臟頭、膽管末端),結構很複雜。當醫生在這個區域發現惡性腫瘤時,常常像偵探辦案一樣,要花很多功夫才能釐清:「這個壞東西,到底是從壺腹自己長出來的?還是隔壁的十二指腸、胰臟或膽管末端『爬』過來的?」

醫學上乾脆把「壺腹周圍2公分內」的惡性腫瘤,通通歸類叫「壺腹周圍癌」。這包括:

  • 壺腹本身長出的癌
  • 十二指腸乳頭(華特氏乳頭)長出的癌
  • 胰臟頭部或鉤突部長出的癌
  • 胰臟裡那截總膽管末端長出的癌
  • 十二指腸降部腸壁長出的癌

▍治療關鍵:早發現+搞清楚「老巢」在哪!

對付壺腹癌或壺腹周圍癌,目前最有效的方法還是 開刀切除。但後續怎麼治療、病人預後好不好,差別可大了!關鍵在於:

  1. 多早發現?(癌症分期)
  2. 腫瘤的「老巢」到底在哪?(原發部位)
  • 如果是壺腹本身長出來的癌,或是從十二指腸長過來的癌: 只要 淋巴結還沒被癌細胞攻佔,預後通常比較樂觀。這類病人手術後, 五年平均存活率大概有30%到60%。算是相對有希望的。
  • 但如果不幸是從胰臟組織長出來的癌(特別是胰臟頭癌): 預後就比較差了,平均五年存活率大概 只有15%到20%。這種情況,醫生除了開刀,通常會強烈建議病人 加上輔助性的化療,盡全力降低復發風險。

所以啊, 「早期發現」加上「精準診斷」腫瘤源頭,真的能救命!這直接影響醫生怎麼幫你打仗(擬定治療策略)。

▍不只灰白便!「黑色瀝青便」也是危險訊號

除了前面講的壺腹癌典型症狀(黃疸、深色尿、灰白便),壺腹 「周圍」 的腫瘤,因為位置有點不同,可能會發出 不一樣的求救訊號

  • 解黑色、像瀝青一樣黏稠的大便: 這超重要!如果腫瘤侵犯到十二指腸乳頭或十二指腸壁,造成潰瘍出血,血液在腸道裡被消化分解,排出來就會是 黑色、黏黏的、像鋪馬路瀝青那樣的大便(醫學上叫「Tarry Stool」)。如果長期這樣慢性出血,病人還會 臉色蒼白、容易累、頭暈(貧血)。
  • 劇烈上腹痛: 如果腫瘤壓迫到胰管,讓胰液流不出去,就可能引發 急性胰臟炎,痛起來可是要人命!這種痛常在 上腹部,有時會痛到背後。

▍你的身體在說話!這些變化快看醫生

吳俊穎醫師和好心肝的衛教都再三呼籲: 身體的變化就是最好的警報器! 平常上完廁所,花一秒鐘回頭看一下馬桶,真的不誇張!

  • 看到「灰白色」或「淺土色」的大便? 別猶豫,快去看肝膽腸胃科!
  • 發現小便顏色變得像「濃茶」或「可樂」? 別以為只是水喝太少!
  • 突然發現自己或家人「眼白變黃」、「皮膚變黃」? 這絕對不是沒睡好!
  • 排出「黑色、瀝青狀、有惡臭」的大便? 尤其如果還合併 容易累、頭暈,更要快就醫!
  • 莫名出現劇烈的「上腹部疼痛」,痛到背後? 別亂吃止痛藥,快去找醫生!

幸佳慧老師的離開,是台灣兒童文學和兒童人權教育的一大損失。她燃燒自己到最後一刻,提醒了我們健康有多珍貴。壺腹癌雖然罕見,但它發出的警報(黃疸、灰白便、黑便)其實很明顯。 多一分警覺、早一步檢查,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差別。 讓我們用照顧好自己、關心身邊人健康的方式,延續幸老師對這片土地與孩子的愛與關懷吧!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