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嘆:併發症比癌症更棘手
「三餐可樂代替水」的習慣,讓這位資深歌王付出慘痛代價
還記得以《淚的小花》紅遍台灣的「痛苦歌王」孫情嗎?近年長住中國的他,最近回台露面時整個人暴瘦一圈,體重從68公斤掉到58公斤,手臂細得像竹竿。他苦笑自嘲:「現在根本是乾巴老頭!」而這一切,竟和他把可樂當水喝長達數十年的習慣有關。
可樂成癮全記錄:三餐配汽水、拒絕白開水
孫情接受《聯合新聞網》獨家專訪時透露,當年退出歌壇後帶著兒子到美國生活,從此迷上可樂的滋味。「早上睜眼先灌可樂、吃飯配可樂、睡前還要來一罐」成了日常,甚至完全不喝白開水。這種狀態持續二、三十年都沒改變。
更關鍵的是,身為山東人的他超愛吃麵食和米飯,雙重習慣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取爆表。孫情搖頭說:「那時覺得可樂提神又解渴,哪知道是在餵養糖尿病!」
驚悚瞬間!百貨公司手扶梯上差點昏倒
確診糖尿病後,孫情才見識到併發症的恐怖。有次在百貨公司搭手扶梯,突然眼前發黑、全身盜汗,他馬上意識到是低血糖,趕緊掏出口袋的巧克力塞進嘴裡。「當時要是昏倒滾下去,後果不敢想啊!」他回憶起來仍心有餘悸。
更震撼的是探望老友的經歷。這位事業有成的朋友因糖尿病引發壞疽被迫截肢,讓孫情當頭棒喝:「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帶來的併發症!」
可樂的黑暗真相:一瓶就超標的糖炸彈
你可能不知道,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日精製糖攝取不超過25克,但光是:
- 330ml可樂:含糖量36克(直接超標44%)
- 600ml瓶裝可樂:高達64克糖(等於14顆方糖)
營養師更直言:「這還只是『額外添加』的糖,沒算進三餐主食的碳水化合物!」當身體長期浸泡在高糖環境中,胰島素阻抗就悄悄找上門。
醫曝殘酷數據:每天1杯汽水,腎病風險多33%
董氏基金會引用的國際研究更讓人頭皮發麻:
- 腎結石風險:每天喝1杯以上碳酸飲料者,罹病機率高出23-33%
- 胰臟癌關聯:每週喝2次高糖汽水,罹癌率暴增87%
- 代謝症候群:連續喝10天含糖飲料,內臟脂肪堆積速度增3倍
「很多人以為改喝『零卡可樂』就安全,」內分泌科醫師提醒:「人工甜味劑照樣會刺激食慾、打亂代謝,還是少碰為妙。」
孫情的求生革命:從3000cc白水到十穀米
確診後,孫情展開「戒可樂大作戰」:
- 飲品大改造:從滴水不沾→每天喝3000cc白開水
- 主食聰明換:白飯改成十穀米、藜麥飯(膳食纖維多3倍)
- 進食順序術:先吃蔬菜→蛋白質→最後才吃澱粉
即使今年初因膽囊炎住院開刀(醫療費高達40萬台幣),他仍樂觀說:「膽沒切掉算幸運啦!現在更知道要顧身體。」
隱形殺手!超加工食品讓糖尿病風險飆15%
法國最新研究追蹤10萬人發現:超加工食品攝取量每增加10%,糖尿病風險就提高15%!這些「偽食物」包括:
食品類型 | 常見例子 |
---|---|
包裝零嘴 | 洋芋片、巧克力棒 |
工業麵包 | 超商吐司、餐包 |
重組肉品 | 火腿、火鍋肉丸 |
即食食品 | 泡麵、冷凍披薩 |
營養師點破關鍵:「這些食品常添加高果糖糖漿、劣質油,吃多會讓血糖像雲霄飛車般暴衝暴跌。」
糖尿病併發症比你想的更兇險
孫情用自身經歷警告:「高血糖是沉默的血管殺手!」長期血糖超標會導致:
- 視網膜病變:台灣糖尿病患者失明主因
- 腎病變:每3位洗腎患者就有1人因糖尿病
- 神經病變:手腳麻木、傷口潰爛難癒
-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風險增2-4倍
「截肢、失明、洗腎都不是嚇唬人的,」新陳代謝科醫師沉重表示:「每10秒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併發症,比許多癌症更致命。」
三餐這樣吃,遠離血糖危機
參考孫情的逆轉經驗,營養師提出實用對策:
- 飲料替代方案:氣泡水+新鮮檸檬片/冷泡無糖茶
- 澱粉選擇技巧:地瓜>糙米>義大利麵>白吐司
- 外食保命法:滷味選豆腐青菜、速食去醬去麵包
- 急救點心包:隨身帶無調味堅果、水煮蛋
「與其完全戒飯痛苦反彈,不如把白米換成糙米混藜麥,」孫情分享:「我現在照樣吃飯,但血糖穩定了!」
「糖尿病是生活習慣病,能把你推進地獄的,往往是你最愛的日常。」──孫情的養生體悟
如今戒可樂成功的孫情,把省下的飲料錢拿去旅行。他笑著拍拍口袋:「以前帶可樂出門,現在帶血糖機和開水,雖然麻煩,但能繼續唱歌給大家聽,值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