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警告:忍痛恐休克
「每次月經來就像被卡車輾過,痛到在地上打滾!」這是《甘味人生》女星江泳錡的血淚告白。她長期被子宮肌腺症折磨,最終選擇摘除子宮。但切子宮真的是唯一選擇嗎?婦產科醫師急喊:「還有7招能救!」
什麼是子宮肌腺症?30歲後女性要特別當心!
先講重點:子宮肌腺症根本不是「瘤」!國軍台中總醫院衛教資料講得很清楚:
- 它是子宮內膜組織「亂跑」鑽進子宮肌肉層
- 在肌肉層裡長出新的內膜組織
- 根本就是「子宮內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 30-50歲女生最容易中招,尤其生過小孩的
可怕的是,亞洲女生每3人就有1人中標!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因為初期可能沒感覺。和平婦幼院區張伊醫師點破關鍵:「等你有感覺時,通常已經痛到要命了!」
身體亮這3紅燈 小心子宮在求救!
🚨 1. 衛生棉用量驚人!「血崩級」經血量
- 正常量:整個周期約 3-4湯匙(35-40c.c.)
- 危險訊號:
- 白天每1-2小時就要換衛生棉
- 夜用型衛生棉撐不過一晚
- 出現超多血塊(像50元硬幣大)
- 伴隨頭暈、嘴唇發白、躺著也喘
😫 2. 經痛到懷疑人生!止痛藥也無效
- 痛到蜷曲冒冷汗,甚至嘔吐
- 月經還沒來就開始痛,持續5-6天是常態
- 吃普拿疼根本沒用,要打到醫院打止痛針
- 年紀愈大痛得愈厲害,停經前最嚴重
👶 3. 想懷孕卻一直失敗
- 子宮環境變差,胚胎著床困難
- 會引發免疫反應攻擊胚胎
- 研究證實:流產機率高出2倍
⚠️ 振興醫院李偉浩醫師警告真實病例: 「有患者每次經期都血崩到要急診輸血,最後搞到貧血引發心臟問題,甚至在家休克送醫!千萬別忍痛!」
一定要切子宮?7大保命又保子宮治療法
雖然醫學上說「根治只能切子宮」,但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列出這些選擇:
💊 1. 口服避孕藥:輕症首選
- 適合:症狀輕微的年輕女性
- 效果:減少經血量、緩解經痛
- 優點:便宜、好取得
- 注意:需醫師評估血栓風險
💊 2. 「佑汝」口服藥:製造假停經
- 吃2-4個月,85%的人月經會暫停
- 讓異位內膜組織萎縮
- 停藥後1個半月月經會恢復
- 副作用:可能長痘痘、體重增加
💉 3. 「柳普林」針劑:進階版假停經
- 直接抑制腦下垂體荷爾蒙
- 效果比口服藥更強
- 健保不給付,自費每月約$6000
- 長期打可能骨質流失,需配合「回補療法」
🔍 4. 腹腔鏡手術:微創清除病灶
- 肚皮打3-4個小洞
- 適合局部性肌腺症(像顆瘤的)
- 可同步結紮子宮動脈減少復發
- 自費耗材約5-8萬
- 住院3天就能回家
🩺 5. 傳統開腹手術:徹底清除
- 適合瀰漫型或想懷孕的患者
- 醫師能「手摸」找出微小子宮肌瘤
- 縫合更牢固,降低懷孕子宮破裂風險
- 傷口約10公分,恢復需1個月
🔥 6. 海扶刀:無傷口燒灼術
- 用超音波聚焦熱能燒掉病灶
- 不用開刀、不出血
- 術後壞死組織會被身體自然吸收
- 自費約 15-20萬
⏳ 7. 蜜蕊娜避孕器:長效控制
- 放在子宮內持續釋放黃體素
- 直接抑制內膜生長
- 效果長達5年,取出後即可懷孕
- 常搭配手術後使用防復發
醫師真心話:切不切子宮關鍵在這!
「江泳錡選擇切除子宮,是經過兩次手術失敗後的無奈決定。」婦產科醫師私下透露:
- 若已完成生育且症狀嚴重,切子宮是根治選項
- 但45歲前切除可能面臨:
- 更年期提早報到
- 需長期補充荷爾蒙
- 陰道乾澀、性交疼痛
- 術後保養更重要:需持續追蹤卵巢功能
🙋 常被問的QA: Q:吃冰會讓肌腺症更嚴重? A:不會直接引發,但經期吃冰可能加劇經痛,體質敏感者要避開。
Q:停經後會自己好? A:雌激素下降確實會改善,但已造成的器官沾黏無法逆轉。
Q:怎麼預防惡化? A:少吃油炸、紅肉,補充維生素D,最重要的是——經痛別硬撐,快就醫!
她的真實故事:從地獄爬回人間
「我確診那年生不如死,每次月經來都像被刀捅肚子。」42歲的美容師林小姐分享:
- 曾血崩到血紅素只剩6(正常12以上)
- 試過海扶刀+蜜蕊娜,現在經痛減輕7成
- 「醫師說我子宮保住了,明年要嘗試拼二胎!」
最後叮嚀:如果你有經痛到吃藥沒效、衛生棉用超兇、備孕一直失敗,快去掛婦產科!現在有超音波搭配MRI檢查,10分鐘就能揪出問題。記住:子宮肌腺症不是絕症,7種方法總有一種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