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開玩笑!宅家兩個月,健康亮紅燈
還記得五月中台灣升三級警戒那天嗎?大家乖乖待在家防疫,不知不覺已經悶了快兩個月!診所醫師曾詩婷最近發現,門診多了不少「防疫併發症」:有人血壓莫名升高、有人健檢報告滿江紅,還有人整天喊腰酸背痛。這些症狀通通跟宅在家有關!
“最近量血壓嚇一跳,收縮壓飆到150!明明都在家休息啊?”——台北上班族陳先生
“追劇配洋芋片,褲子扣不起來才驚覺胖了5公斤…”——新北主婦林太太
📊 日本萬人調查打臉:宅家=健康崩壞
新潟縣勞動衛生醫學協會追蹤2.8萬名上班族發現,疫情後大家的身體數值全面惡化:
檢測項目 | 男性(2020 vs 2019) | 女性(2020 vs 2019) | 惡化幅度 |
---|---|---|---|
三酸甘油酯 | 127.2 → 135.3 | 80.0 → 83.9 | ⬆️ 8.3 / 3.9 |
肝指數(ALT) | 26.7 → 28.7 | 16.8 → 17.8 | ⬆️ 2.0 / 1.0 |
腰圍 | 85.1cm → 86.2cm | 79.8cm → 81.1cm | ⬆️ 1.1cm / 1.3cm |
💡 醫師點破關鍵:
“以往通勤走路、中午外出吃飯都是活動量,現在從床到書桌只要三步路,整天步數不到1000步!”心臟內科山口怜醫師直指,這種「靜態生活」正是血壓血脂失控的元兇。
🚨 別小看這些數字!當心引爆3大危機
1️⃣ 血管變鋼管:血壓飆高心臟喘
窩沙發追劇時,血管也悄悄硬化。血壓每升高5mmHg,中風風險就多34%!
2️⃣ 肝臟變油庫:血油淹腳目
三酸甘油酯超標,血管裡就像流著「豬油湯」,胰臟炎、脂肪肝統統找上門。
3️⃣ 肌肉變石頭:肩腰背全組壞光
小笠原定雅醫師觀察到,駝背縮在電腦前的姿勢讓肩頸負重暴增,等於整天「脖子上掛著5歲小孩」!
💪 免出門!居家4招運動降三高(附動作細節)
🛋️ 【追劇也能做】沙發降壓操(每天3回合)
降收縮壓效果:8-10mmHg(相當於半顆降壓藥)
- 腳踝幫浦運動:躺沙發抬高雙腳,腳尖用力勾回停3秒,再下壓繃直。每腳做15下×3組,促進血液回流。
- 抱枕壓腹呼吸:抱枕抵住肚子,鼻子吸氣4秒→憋氣2秒→噘嘴吐氣6秒。重複10次調節自律神經。
- 手指爬牆伸展:面對牆壁,手指輪流向上爬至最高點,肩胛骨向內夾緊。左右各5次。
📦 【用飲料箱練】血脂剋星訓練(隔天做)
提升代謝持續24小時,三酸甘油酯降15%
- 找兩罐600ml寶特瓶裝水當啞鈴
- 深蹲推舉:雙腳與肩同寬,屁股向後坐低(像要坐椅子),站起時順勢舉高水瓶。12下×3組
- 弓步轉體:右腳向前跨大步,下蹲時上半身向左扭轉(水瓶帶動)。左右各8下×2組
- 踮腳尖硬舉:微彎膝蓋身體前傾,手握水瓶上抬時用力踮腳尖。15下×3組
🧘♀️ 【腰痛救星】脊椎歸位三式(隨時可做)
矯正骨盆前傾,減輕腰椎壓力50%
動作名稱 | 關鍵要領 | 次數 | 小技巧 |
---|---|---|---|
骨盆時鐘運動 | 跪姿想像尾椎畫圓鐘 | 順逆時鐘各10圈 | 手放腰上感受移動 |
麻花捲伸展 | 坐椅扭轉身體,手拉椅背加深 | 每邊停30秒×3次 | 吐氣時再轉深一點 |
橋式彈力帶行走 | 躺平綁彈力帶在膝蓋,抬臀橫移雙腳 | 左右各8步×3回 | 肚臍全程向脊椎內收 |
🚶♂️ 【超省時】居家日走3000步密技
不用出門!客廳→陽台來回=1.5公里
- 廣告時間衝刺法:每節廣告起身快走,30分鐘劇集可走6趟×250步=1500步
- 講電話深蹲步:邊講電話邊原地踏步,每通5分鐘電話+50下深蹲
- 陽台日光健走:早晨在陽台赤腳踩磁磚,10分鐘吸收維他命D又刺激腳底穴道
📝 醫師加碼:健康逆轉勝必做3件事
-
自製「宅家健康日誌」
〘早餐前〙量血壓+體重記在手機
〘睡前〙記錄當天吃了什麼、動了幾分鐘山口怜醫師強調:”寫下來才會發現零食吃超多!”
-
設定「55分鐘鬧鐘」
每小時強制起身2分鐘,做「開櫃子踮腳尖」「晾衣服扭腰」等生活運動。 -
冰箱貼紅綠燈標籤
🔴 紅燈區:洋芋片/含糖飲料(放最難拿的高層)
🟢 綠燈區:無調味堅果/希臘優格(擺視線正前方)
💬 真實見證:兩個月三高指數全下降
“照著做一個月,血壓從148/95→128/82,健檢三酸甘油酯從210→150!”——嘗試居家運動的46歲張先生
“用飲料箱練肌力,腰痛不再復發,順便瘦了3公斤腰圍。”——在家工作的32歲李小姐
📌 重要提醒: 若收縮壓持續>160mmHg、或突然劇烈頭痛胸痛,應立即視訊診療!
🌟 防疫也要防「三高」!動起來就是現在
別讓居家防疫變成健康破口!每天花20分鐘碎片時間活動,搭配簡單飲食控制,血壓血脂絕對能「宅」得住。現在就放下手機,跟著攻略動一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