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本職棒阪神虎隊的球員橫田慎太郎,才28歲就因為腦瘤過世,這個消息真的讓好多球迷心碎。橫田在2016年曾經來台灣打冬季聯盟,不少台灣球迷都記得他拚勁十足的模樣。他的隊友藤浪晉太郎,現在在大聯盟運動家隊打球,19日對上紅襪隊時,特別在投手丘上用手指向天空,還寫下橫田的名字,全場觀眾看了都超感動,眼眶紅紅的。橫田這一生對抗病魔的勇氣,值得我們好好記住,也提醒大家:腦瘤不是老人病,年輕人一樣要小心!
橫田慎太郎當年可是阪神虎隊的未來希望,被看好接棒主力外野手糸井嘉男。他2016年來台灣比賽時,超熱血的,一到飯店就急著問:「有沒有地方可以讓我練揮棒啊?」那股對棒球的熱情,連台灣工作人員都印象深刻。藤浪後來受訪時說,橫田就算因為腦瘤後遺症,眼睛看不清楚球了,在二軍還是天天做眼球訓練,這種打死不退的精神,真的讓人佩服到不行。可惜啊,這麼一個拚命的球員,最後還是輸給了病魔。
橫田在2018年動過手術後,曾經短暫回到球場,但身體已經不行了,最慘的是視力問題變超嚴重,他常把一顆球看成兩顆(醫師叫這「複視」),根本沒辦法打球,只好在2019年含淚退休。2021年時,他更發現癌症轉移到脊髓了,但他沒被打倒,還在社群媒體上樂觀寫著:「我不會認輸的!我熬過兩次大病,靠的是大家的支持。接下來,我要換我幫別人!」這種正能量滿滿的話,現在看了更讓人心酸。最後,他在18日走了,得年28歲,留下無限遺憾。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健康真的比什麼都重要,別以為年輕就沒事。
腦瘤是啥?良性、惡性差很大,原因多數搞不清
腦瘤簡單講,就是腦子裡的細胞亂長,變成一大團腫塊。它不是老人家專利,所有年齡都可能中招,但最常見在兩種人身上:一個是3~12歲的小孩子,另一個是40~70歲的成年人。為什麼會得腦瘤?說真的,醫師也常搖頭說「不知道」,台北榮總和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資料都說,可能跟遺傳有關,或者環境因素像電磁波、輻射線,甚至殺蟲劑、染髮劑這些化學東西。但大多數時候,就是找不到明確原因,所以每個人都該提高警覺。
腦瘤分成「良性」跟「惡性」兩種,差別可大了:
-
良性腦瘤:長得慢吞吞的,細胞長相比較「正常」,症狀是慢慢出來的,不太會亂擴散到其他部位,開刀切掉後復發機會低,通常不用做化療或放療,算是比較好對付的。
-
惡性腦瘤(就是腦癌):長超快,細胞亂七八糟,症狀可能突然變超嚴重,而且會到處蔓延,甚至跑到脊髓或身體其他器官,開刀後還得加碼化療、放療或標靶藥物,復發率高,很棘手。
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只要腫瘤長太大,壓到腦子重要部位,都會要人命。台北榮總醫師施養性就解釋過,治療方式完全不同:良性切掉就差不多沒事了,惡性得長期抗戰。所以啊,發現得早才是關鍵!
8大腦瘤警訊別裝沒事!醫師:這些小變化可能是救命信號
腦部超精密,壞掉就修不好,所以一有怪怪的徵兆,絕對不能拖。長庚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徐鵬偉說,腦瘤早發現早治療,效果差超多!像惡性的星狀細胞瘤,第一期切掉幾乎能根治,活個十年沒問題;但拖到第四期,可能只剩一年半。國泰醫院整理出下面8個最常見的腦瘤警訊,都是台灣人容易忽略的「小毛病」,大家快來對照一下:
-
視力越來越霧,看東西範圍變窄:這不是老花眼!腦壓變高會壓迫視神經,讓你眼前像蒙一層紗,看報紙越來越吃力,視野從旁邊開始縮小,開車時特別危險。
-
眼睛看起來怪怪的:眼皮突然垂下來、眼球凸出來,或者眼睛轉不動,這可能是腦神經被腫瘤壓到壞掉了,照鏡子就會發現不對勁。
-
一邊耳朵聽力變差,還嗡嗡叫:平衡聽神經出問題,會讓你單側耳朵聽不清楚,耳邊一直有蟬叫聲(耳鳴),有時連同半邊臉都麻麻的,吃東西都沒感覺。
-
吃東西常嗆到,走路東倒西歪:吞嚥神經或腦幹被壓到,喝水容易咳到,吃個飯像打仗;走路時腳抬不高,明明平地卻常絆倒,像喝醉酒一樣不穩。
-
手腳一邊沒力或麻到沒知覺:很像中風,但不是突然發作,而是慢慢來的。比如右手越來越難拿筷子,左腳拖著走,這種「漸進式」無力要特別小心。
-
個性大變或記憶力退化:家人可能會先發現你怪怪的,比方突然暴怒罵人、忘東忘西,或者講話牛頭不對馬嘴,明明問吃飯沒,你回今天天氣好。
-
荷爾蒙亂掉,身體莫名變形:女生沒懷孕卻停經或擠出乳汁;手腳、鼻子越長越大,鞋子突然穿不下(這叫肢端肥大症),都是內分泌失調的紅燈。
-
癲癇發作,抽筋或昏倒:嘴角不自主抖動、手腳僵直抽筋,甚至整個人昏過去,這可能是腦瘤刺激神經的結果,別當成一般羊癲瘋就輕忽。
三軍總醫院醫師鐘子超還補充,頭痛別硬撐!如果痛到像被鐵鎚敲,或者連續痛一個月都好不了,就算沒有其他症狀,也該快去看醫生。很多人以為頭暈、失眠只是壓力大,但搞不好是腦瘤在作怪。總之,身體有這些變化,別自己當醫師,快去醫院檢查最安心!
健康筆記:從橫田故事學教訓,台灣人該做的3件事
橫田慎太郎這麼年輕就走,真的讓人不捨。他的抗癌精神很勵志,但也敲響警鐘:腦瘤可能找上任何人。平常就要做好這些事,別等生病才後悔:
-
定期自我檢查:把上面8大警訊記下來,每個月花五分鐘想想自己有沒有中招。尤其視力、聽力這些小變化,最容易忽略。
-
生活習慣要顧好:雖然腦瘤原因不明,但少接觸殺蟲劑、染劑這些化學物,用手機別貼耳朵講太久,多少能降低風險。壓力大也要學會放鬆,別讓身體累垮。
-
及早就醫別鐵齒:有症狀別拖,快去神經外科掛號。早期腦瘤治療效果好,拖晚了可能連開刀都難救。台灣健保很方便,別省小錢賠健康。
生命無常,橫田教會我們珍惜每一天。他的故事不是要嚇大家,而是提醒:健康才是真財富。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家人朋友,一起守護腦部健康吧!你有類似症狀嗎?留言分享一下,或者快預約醫師,行動最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