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膳食營養

選對油比少吃油更重要!營養師曝台灣家庭最該買的3種神油

台灣廚房必懂選油術!專家親授「看溫度選油」秘笈

講到煮菜用油,台灣媽媽們最常問:「到底哪罐油煎魚不會噴?哪種油拌沙拉最香?」台大食品權威孫璐西教授點出關鍵:選油要看發煙點,不是看價錢! 用錯油煮菜,不只滿廚房油煙,更可怕的是好油變質成傷身毒油!

油安大揭密!耐炸油霸主是它們

先打破迷思:動物油雖然耐炸但傷血管,想呷健康又要耐高溫?專家點名這兩款植物油是「煎炸神隊友」:

  • 棕櫚油:小吃店炸雞翅的秘密武器,飽和脂肪酸高,200°C油鍋照樣穩穩噠
  • 椰子油:手搖飲店奶酥厚片的最愛,煎蘿蔔糕不黑不苦的秘密

但要注意!這兩款油香氣較淡,家常炒菜用這個…阿嬤會說「沒油香」啦!

台灣人廚房該有哪3罐油?內行人都這樣配

🥇 全能冠軍:苦茶油

被叫做「東方橄欖油」不是沒原因!冷壓苦茶油發煙點衝到252°C,從涼拌豆腐到炸排骨通通搞定。重點是帶淡淡堅果香,淋在雞肉上根本台版法式料理!

🥈 煎炒必備:橄欖”粕”油

別再迷信初榨橄欖油了!孫教授驚爆:「精煉過的Pomace橄欖粕油才是煮菜神器」發煙點比初榨高40°C,炒三杯雞不怕滿屋油煙,營養價值卻不打折!

🥉 健康首選:花生油

古早味豬油拌飯的升級版!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超過45%,大火快炒青菜超對味。挑選訣竅:認明「淡黃色」+「帶花生香」,倒出來混濁的可能是劣質油!

台灣人最常犯的3大用油地雷

  1. 等油冒煙才下鍋?錯!
    孫教授急喊:「精製油免等冒煙!」看到鍋裡冒白煙,表示油開始裂解產生有害物了。正確做法:熱鍋20秒就下菜,縮短爆香時間

  2. 一罐油用到底?母湯!
    涼拌用芥花油、煎魚用苦茶油,分類使用才聰明!懶人解法:直接買「玄米油」,從生菜沙拉到炸年糕全包辦

  3. 油瓶放瓦斯爐旁?危險!
    高溫光照會讓油酸敗,打開聞到”臭油耗味”就該丟!保存密技:用深色玻璃瓶裝油,放陰暗櫥櫃最安心

超實用選油表格|台灣家庭必存版

料理方式 推薦用油 關鍵提醒
涼拌/低溫 初榨橄欖油、芝麻油 選深色玻璃瓶裝,開封後冷藏
快炒/煎魚 苦茶油、花生油、橄欖粕油 油溫約160°C,菜下鍋有”唰”聲
油炸 棕櫚油、椰子油、玄米油 油溫別超過190°C,變稠就換新
烘焙 無鹽奶油、葡萄籽油 融化奶油要隔水加熱

4招辨別好壞油!市場買油必學技巧

  1. 看色:花生油要像夕陽的淡橘色,大豆油要金黃透亮,顏色太深可能有雜質
  2. 聞香:倒硬幣大小在手心,搓熱後深吸——好油有自然清香,壞油有”臭鋪味”
  3. 觀形:倒進玻璃杯放整天,出現棉絮狀?恭喜你買到劣質油!
  4. 嘗味:筷子沾一滴舔,發苦的馬上吐掉!新鮮油該有淡淡堅果甜味

專家小叮嚀:別貪便宜買散裝油!衛福部公告「包裝油需標示發煙點」,2025年起沒標的不能賣!

下次買油前,記得翻到背面看這三個關鍵字:脂肪酸組成、發煙點、壓榨方式。選對油就像選好隊友,讓你煮菜更輕鬆,全家呷得健康又歐伊系~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