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鹹淡失衡害健康!阿嬤頭暈痠痛竟因『吃太清淡』,名醫無解困擾這樣破

外表健康≠真的健康!這位歐巴桑的困擾你也有嗎?

宋女士今年65歲,身材保養得宜,穿起衣服還像五十出頭。街坊鄰居看到她去菜市場買菜,總會稱讚:「宋阿姨,妳看起來真少年!都沒慢性病齁?」她總是笑著搖搖頭。但其實啊,宋女士心裡苦到說不出來——她已經被莫名的頭暈、全身肌肉痠痛、手腳無力纏身整整兩年!

名醫看到沒步?這些症狀讓她生活全走鐘

明明沒做粗重工作,卻整天累得像被卡車輾過
「早上起床就感覺像沒睡過,眼睛睜開那刻就開始數饅頭(台語:指度日如年)。連走去廚房倒杯水,都要扶著牆壁喘大氣…」

頭暈起來要人命!站起來瞬間眼前全黑
「最怕就是從椅子站起來,或是早上剛下床,整個人會突然天旋地轉!有次在浴室差點摔倒撞到洗手台,嚇得我現在都要數『1、2、3』才敢站直。」

全身痠痛像被揍!連睡覺都不得安寧
「不是這裡痠就是那裡痛,晚上翻來覆去睡不好。兒子帶我去做全身按摩,師傅還笑說:『阿姨妳肌肉硬得像石頭!』」

養生變傷身?醫師一句話點破盲點

宋女士跑遍各大醫院,從神經科看到骨科,檢查報告都寫「正常」。直到遇見郭育祥醫師,他沒急著開藥,反而問:「阿姨,妳是不是三餐都吃超清淡?水煮青菜配白飯那種?」

真相讓所有人傻眼——宋女士的「養生餐」根本是健康殺手!
三餐實錄大公開
餐別 菜單內容 烹調方式
早餐 清粥+燙青菜 無油無鹽
午餐 白飯+蒸豆腐+燙高麗菜 只加幾滴醬油
晚餐 蕎麥麵+涼拌小黃瓜 淋少許和風醬

「電視都說老人要少吃油鹽啊!我連吃肉都怕膽固醇,三天吃不了一塊手掌大的雞胸肉…」宋女士無奈地說。更嚴重的是,她常「青菜吃飽了,肉就吃不下了」,長期下來每日蛋白質攝取不到身體需求的一半!

身體在抗議!缺鹽缺蛋白的恐怖連鎖效應

鈉離子不足=身體電力短路

郭醫師拿出白板畫圖解釋:「阿姨你看喔,我們身體就像一台精密機器,鈉離子就是傳導電流的『電線』。你吃太淡,神經訊號傳不動,大腦就會當機——這就是你頭暈的元兇!」更可怕的是鈉過低會連帶影響鉀離子平衡,造成肌肉無力抽筋。

蛋白質不夠=肌肉偷偷離家出走

「妳摸自己大腿後側,」醫師引導宋女士觸摸,「是不是鬆垮垮沒彈性?這就是肌少症上門了!」原來當蛋白質攝取不足,身體會分解肌肉來獲取能量。肌肉量流失後,連帶影響代謝力與支撐力,難怪整天腰痠背痛。

三招扭轉危機!阿嬤親身實證有效

第一招:鹽要用對時機與份量

黃金比例:每餐用1/4茶匙天然海鹽(約1.5克)
聰明吃法

  • 炒菜起鍋前再撒鹽,鹹味更明顯
  • 湯品加昆布或柴魚提鮮,減少用鹽量
  • 早餐蒸蛋灑幾粒鹽麴,補充發酵營養

第二招:蛋白質這樣吃不膩口

銀髮族每日需求:體重每公斤×1.2克(EX:50公斤需60克)
超實用搭配

早餐:無糖豆漿300cc(12g)+茶葉蛋(7g)
午餐:掌心大滷雞腿(20g)+板豆腐半塊(8g)
晚餐:味噌鮭魚湯(鮭魚30g+味噌3g)

「我現在煮青菜會加小魚乾或蝦米一起炒,燙肉片淋蒜蓉醬油,吃起來香又不柴!」宋女士笑著分享。

第三招:小運動激活肌肉

郭醫師特別叮嚀:「光吃蛋白質不夠,要叫肌肉『開工』才會長回來!」宋女士每天做兩組超簡單運動:

  1. 椅子深蹲:扶椅背緩蹲10下(增強大腿肌)
  2. 踮腳尖:刷牙時踮腳30秒×3回(練小腿防跌倒)

驚人改變!三週找回身體自主權

調整飲食三週後,宋女士的回饋讓人振奮:
✅ 早晨起床「腳踏實地」不再暈
✅ 爬公寓樓梯不用中途休息
✅ 肌肉痠痛感減少七成
「最神奇是精神變超好!」她興奮地說:「現在下午敢跟姐妹去跳廣場舞,之前都怕暈倒不敢去…」

醫師真心話:養生不是拼命「減法」

郭育祥醫師在診間感嘆:「很多長輩把『清淡』誤解成『無味』,反而害健康崩盤!真正的養生要講究『平衡』:
⚖️ 鹽分:完全避鹽可能比吃太鹹更危險!建議每日攝取3-5克(約1茶匙)
⚖️ 蛋白質:銀髮族需足夠蛋白質維持肌肉,豆魚蛋肉類每餐都要有
⚖️ 油脂:適量好油助營養吸收,可用苦茶油、橄欖油

他更強調:「當你出現莫名疲倦、頭暈、肌肉流失,先別急著吃補品!回頭檢視三餐內容,可能只是營養素分配失衡惹的禍。」

在地智慧:台灣長輩飲食改善關鍵

針對台灣常見的「老人飲食迷思」,營養師補充建議: ✘ 迷思:吃粥好消化 → ✔️ 改吃糙米飯+藜麥提升營養
✘ 迷思:水果當主食 → ✔️ 每日2拳頭份量就好,避免糖分過高
✘ 迷思:拒吃蛋黃防膽固醇 → ✔️ 每天1顆全蛋能獲取必需營養素

宋女士現在最愛說:「養生不是當苦行僧啦!我用香煎虱目魚肚代替水煮雞胸,撒點胡椒鹽,好吃又營養。兒子都笑我氣色比三年前更好!」這正是「均衡飲食」帶來的美好改變。

你的身體正在求救嗎?自我檢測清單

□ 早上起床需坐著緩衝1分鐘才敢站?
□ 爬一層樓梯就腿痠心悸?
□ 肌肉按壓有明顯痠痛點?
□ 吃飽後反而更疲倦?
□ 傷口癒合速度變慢?

中2項以上要注意! 建議重新檢視飲食中的鹽分與蛋白質比例,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記住:健康不是拼命做減法,而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