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肚子裡的隱形炸彈
「醫生,我每次月經來都像血崩,頭暈到站不穩…」47歲的K太太拉開診間椅子時,手還微微發抖。這位前會計師撩起上衣,指著自己微微凸起的右下腹:「妳摸這裡,硬硬的腫塊會跟著月經週期變大變小,穿褲子都卡卡的!」
原來兩年前健檢時,超音波就照出將近壘球大小的12公分肌瘤,位置還很尷尬地卡在子宮頸旁邊。西醫當場建議開刀切除,但她想到要動手術就頭皮發麻:「那時候想說反正快更年期了,賀爾蒙減少說不定肌瘤會自己縮小嘛!」從事教職的老公也勸她先辦退休,遠離高壓的會計工作或許能改善。
肌瘤帶來的日常折磨
- 血染生活:每小時要換2-3片衛生棉,夜用型也撐不過半夜
- 貧血噩夢:爬個樓梯就喘不過氣,臉色蠟黃像生病
- 經痛如刀割:每次經期前三天要吃4顆止痛藥才撐得住
- 身材走樣:肌瘤長在側腹,月經前肚子會明顯凸起
剛退休那陣子,生活規律讓症狀緩解不少。沒想到最近半年肌瘤像甦醒的怪獸,隨著月經週期忽大忽小。最讓她崩潰的是穿牛仔褲時,右側小腹總會鼓起一包,老公開玩笑說像「懷了半個寶寶」…
中醫解密:子宮肌瘤是瘀血作怪?
「子宮肌瘤在超音波下是灰白色的團塊,中醫眼裡卻是累積多年的瘀血!」陳玫妃醫師指著子宮模型解釋。每次月經沒排乾淨的經血,就像廚房水槽沒沖掉的菜渣,混著風寒濕氣在子宮裡結成硬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
- 經期血塊特別多,顏色還暗得像豬肝
- 按壓小腹會有悶痛感,熱敷就舒服些
- 經痛是持續性的鈍痛,不像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刺痛
尤其K太太舌頭透露出關鍵線索──舌色青紫帶裂紋,舌苔像灑了咖啡粉般的黃黑色,把脈時更發現肝腎脈虛弱無力,這是典型「氣血虛夾瘀」的體質。陳醫師搖頭說:「很多人以為貧血只要補鐵,其實瘀血沒清除,補再多都像把水倒進漏水的水桶!」
肌瘤長在哪?症狀大不同
肌瘤位置 | 症狀特徵 | 對身體影響 |
---|---|---|
子宮頸 | 經血滴滴答答拖10天以上 | 貧血、頭暈 |
子宮外層 | 壓迫膀胱頻尿 | 半夜跑廁所3-4次 |
子宮內層 | 經血爆量+劇痛 | 需用產褥墊 |
肌肉層 | 小腹凸起摸到硬塊 | 穿緊身衣顯胖 |
免開刀治療全紀錄
面對拳頭大的肌瘤,陳醫師老實說:「超過6公分光吃藥效果有限,我們要水陸空三路夾攻!」治療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月經期排水雷
特別調製「破瘀水藥」趁經期全面轟炸瘀血:
- 用川七+丹參把子宮深層瘀血化開
- 益母草+澤蘭把廢血從經血帶出來
- 腹痛時加延胡索,像暖寶寶敷在子宮
K太太描述服藥感受:「第三天突然排出手掌大的暗紅色血塊,排完瞬間有種『肚子鬆開』的感覺!」最神奇的是原本要吞4顆止痛藥,這次只吃1顆就撐過經痛。
第二階段:平時軟堅散結
經期結束後改用「消瘤茶包」:
夏枯草3錢:專剋肌瘤的剋星
莪朮2錢:像剪刀剪開硬塊
牡蠣5錢:把鬆動的痰瘀吸附出來
穿山甲1錢:鑽透最頑固的結塊(備註:現多用穿破石替代)
陳醫師特別交代要溫熱小口喝,讓藥性慢慢滲透肌瘤。K太太笑說:「我把它裝在保溫杯帶去買菜,鄰居還問是什麼養生茶!」
第三階段:針灸埋線瘦小腹
針對K太太「想瘦小腹」的心願,在腹部下重兵:
- 針灸:每週兩次在關元+子宮穴+帶脈下針,針感要「痠麻傳到會陰」
- 埋線:在脂肪堆積處埋羊腸線,持續刺激代謝
- 艾灸:月經前用艾條灸肚臍,暖宮防經痛
「第一次埋線像被螞蟻咬,但第二天開始覺得肚子自動往內收!」她驚喜發現原本緊繃的牛仔褲,治療兩週後扣上居然還留兩指寬。
驚人成果:肌瘤縮小、小腹平了!
治療三個月後回診超音波,技師驚呼:「肌瘤縮到8公分了!」原來透過:
- 瘀血大量排出,肌瘤失去「養分」來源
- 埋線促進腹部循環,提升代謝率
- 水藥把痰濕體質轉為「易瘦體質」
現在的她:
✅ 經期從10天縮短為5天,衛生棉用量減半
✅ 止痛藥完全戒掉,經痛只剩輕微悶脹
✅ 腰圍瘦了3.5吋,敢穿貼身針織衫
✅ 頭暈貧血消失,能爬山追公車
「最感動是老公摸我肚子說:『那顆球不見了耶!』」K太太眼角泛淚。現在她持續每週回診調理,目標是把肌瘤壓到5公分以下!
日常保養3招防復發
陳醫師叮嚀戰勝肌瘤後要鞏固戰果:
- 經期排瘀茶:生薑3片+山楂2錢+紅糖1匙,經期頭三天當水喝
- 忌口地雷:冰飲、芒果、糯米糕(會助長痰濕)
- 子宮保暖操:平躺時用熱敷袋溫小腹,同時做凱格爾運動
「很多患者肌瘤縮小就停藥,結果又復發。」她提醒更年期前都是關鍵期,建議每月經後按壓三陰交穴,有痠痛感表示子宮瘀滯,要盡快回診。
看著K太太傳來穿牛仔褲的全身照,平坦小腹完全看不出曾有個12公分肌瘤。她笑說:「早知道退休後該先看中醫,白忍兩年經痛了!」這例子證明,有時候免動刀也能收服子宮裡的巨石,關鍵在找對方法堅持治療。
本文案例取自臨床真實療程,個人體質差異需經醫師診斷
圖說:舌診可見氣滯血瘀特徵(舌色青紫帶瘀斑,苔黃厚)
脈象:肝腎脈沉細如按棉絮,關脈弦緊如按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