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23歲猛灌4杯手搖飲!下體發霉流白汁 醫驚:糖尿病找上門

夭壽!天天4杯糖飲 少年郎下體發霉流白汁

講到這個案例,連醫師都搖頭!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顧芳瑜醫師在節目上分享,診間來了一個才23歲的少年家,愁眉苦臉講下體痛到受不了,脫褲檢查嚇一跳——整個生殖器被黴菌感染到「起毛」,洞口還裂開滲出白色分泌物,味道有夠重!患者自己都嚇到,說這狀況拖了半年,以為只是普通發炎,擦藥都沒效。

顧醫師直覺不對勁:「這款症狀太嚴重,不像一般感染。」他多問一句:「你有糖尿病嗎?」少年猛搖頭說沒有。但顧醫師夠警覺,堅持要他抽血驗 「糖化血色素」(HbA1c),報告出來大家都傻眼—— 數值飆到13!比正常值(6以下)高出兩倍有找,根本是糖尿病重度患者!

糖尿病年輕化!下體發炎是警訊 三多症狀不見得有

這位少年郎自己也很懵,完全沒想過糖尿病會找上年輕人。衛福部彰化醫院家醫科廖曜磐主任就提醒,現在糖尿病早不是中老年人專利,年輕患者越來越多,恐怖的是很多人根本沒有「吃多、喝多、尿多」的典型三多症狀!

血糖飆高會讓全身變成細菌黴菌的豪華 buffet,尤其下體環境潮濕,加上如果清潔沒到位,感染風險爆高。廖主任點出關鍵:外食族+手搖飲文化根本是隱形殺手!三餐亂吃營養失衡,手搖飲當水喝,血糖怎麼不失控?

糖飲=合法毒藥!專家揭「越喝越上癮」恐怖真相

明明知道糖飲傷身,為什麼就是戒不掉?毒物專家招名威教授一語道破:糖會綁架你的大腦! 當你吸到那口甜甜的滋味,大腦立刻釋放「多巴胺」——就是那個讓你嗨森、爽快的化學物質。這根本是生理級的成癮機制!

特別是壓力山大的上班族,下午茶來杯全糖珍奶,瞬間覺得人生又有希望。但招教授警告,這種「糖癮」付出的代價超大:糖分在血管裡橫衝直撞,黏住蛋白質到處搞發炎,長期下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腦部退化都跟著來。像案例中23歲患者就坦白,剛出社會工作感情兩頭燒,靠「每天至少4杯手搖飲」紓壓,結果壓沒紓到,先搞垮身體。

戒糖像要命?營養師推「4款救星飲」照喝不怕死

完全戒飲料太殘忍?營養師蔡宜方給務實建議:不用完全戒,但要會挑! 她激推這4款低負擔飲品,照喝也能顧健康:

飲品類型 怎麼喝最聰明 好處提醒
無糖茶/花草茶 選台灣茶農自產茶葉 回甘不苦澀,咖啡因量可控制
紅豆水/黑豆水 買烘焙豆自己煮,絕不加糖 消水腫神器,女生經期前必備
水果 infused水 檸檬片+薄荷葉丟冷水壺冰一晚 視覺清爽,騙過大腦想喝甜的慾望
古早味麥茶/仙草茶 挑成分只有「水+原料」的廠牌 香氣足解渴,超商就有無糖版本

蔡營養師特別叮嚀:仙草茶要看質地!如果濃到勾勾的,通常加了很多澱粉和糖,要選「水狀透光」的才安全。麥茶則推薦買茶包自己泡,一包沖2000cc放冰箱,喝整天超省錢。

年輕糖尿病患激增!醫曝關鍵:早餐店奶茶是隱形炸彈

顧芳瑜醫師後續追蹤發現,年輕糖尿病患有個超常見壞習慣——把含糖飲料當「正餐的一部分」!像案例中的患者,早餐配大冰奶、午餐配水果茶、下午訂飲料、晚餐再來杯全糖綠,等於把液態糖漿直接灌進血管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以為「改喝半糖就好」,但醫師打臉:一杯半糖珍奶照樣破30克糖,超過WHO建議的每日上限(25克)!尤其台灣早餐店奶茶被戲稱「地表最強瀉劑」,就是用便宜奶精+濃縮糖漿調的,一杯血糖直接飆到外太空。

下體反覆感染?快做這3個檢查

廖曜磐主任呼籲年輕人:別以為糖尿病離你很遠!如果出現這些狀況,快去找家醫科或新陳代謝科:

  1. 私密處反覆感染:尤其黴菌性龜頭炎、陰道炎好不了
  2. 傷口難癒合:小割傷拖兩週還流湯
  3. 莫名疲勞:睡飽還是累,下午狂度估
  4. 視力霧霧:血糖高會讓水晶體腫脹

他強調:抽血驗「空腹血糖」還不夠!很多年輕患者空腹數值正常,但「糖化血色素」照樣超標,一定要指名驗這項(健保有給付),才能抓到隱形糖尿病。

手搖飲生存指南!偶爾想喝這樣點

完全抗拒手搖飲太不人道?營養師傳授「保命點餐法」:

  1. 基底換燕麥奶/無糖豆奶:增加蛋白質延緩糖分吸收
  2. 料減半改蒟蒻:珍珠粉圓根本是澱粉球,改加寒天或蒟蒻
  3. 酸味救星:點檸檬系列,酸味能降低甜味感知
  4. 黃金比例:微冰+一分糖是極限,別信店家的「正常甜」

最後顧芳瑜醫師語重心長說:「看到23歲就要洗腎或截肢,真的很心痛。糖飲是甜蜜的陷阱,年輕人真的要覺悟啊!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