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爺爺和奶奶結婚四十幾年,感情好到連看醫生都要手牽手。自從爺爺確診巴金森氏症,奶奶每次回診都紅著眼眶說:「伊少年時為這個家做粗工做到流血流汗,現在才會壞了了…」其實我想告訴奶奶,巴金森氏症不是做粗工造成的,但看著她自責的樣子,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
夜半全武行!爺爺的夢境竟成奶奶的惡夢
經過藥物治療,爺爺手抖和走路卡卡的問題改善不少,沒想到這次回診換奶奶頂著烏青的黑眼圈。原來爺爺最近睡覺總在夢裡打仗,半夜突然揮拳踢腿,奶奶來不及閃就被打個正著。「問伊夢到啥都說忘記,只說很恐怖啦!現在我睏都不敢睏太熟…」奶奶揉著瘀青苦笑。
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巴金森患者的夜間危機
這種「把夢演出來」的狀況叫做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RBD),是巴金森患者常見的睡眠問題。正常人做夢時肌肉是放鬆的,但患者的腦部訊號錯亂,會把夢境真實反應在動作上。臨床上看過更嚴重的案例:
- 夢到打架把床頭櫃踢壞
- 夢到逃跑從床上摔下來
- 夢到被追殺把老伴當敵人掐
後來我們調整爺爺的藥物,加上睡眠環境的安全防護(雙人床中間放長枕頭隔開、床邊鋪軟墊),奶奶總算能安心睡覺了。但這個案例也凸顯多數人不知道的關鍵──巴金森氏症的非動作症狀,往往比手抖更影響生活!
別輕忽身體小警報!巴金森氏症4大隱形症狀
1. 睡眠障礙:不只夢遊打架
- 快速動眼期行為異常:像爺爺這樣夢中手舞足蹈
- 半夜肌肉僵硬痛醒:翻身困難像被釘在床上
- 白天秒睡症:坐著看電視突然睡著
- 不寧腿症候群:睡前腿部螞蟻爬感,非得走動才緩解
2. 自律神經罷工:從頭到腳都失調
- 便祕像家常便飯:腸胃蠕動變慢,3天沒大號是常態
- 尿急憋不住:膀胱像關不緊的水龍頭
- 起立眼前黑:姿態性低血壓讓頭暈成日常
- 口水滴不停:不是貪吃,是吞嚥反射變遲鈍
3. 感官錯亂:世界變了樣
- 聞不到瓦斯味:嗅覺異常是最早出現的警訊
- 食物吃不出香氣:再好吃的滷肉飯都像嚼蠟
- 手腳莫名刺痛:像被針扎卻找不到傷口
- 分不清硬幣:閉眼摸十元五元感覺都一樣
4. 腦霧來襲:記憶斷線情緒暴走
- 叫不出孫子名字:簡單詞彙卡在喉嚨
- 算帳頻頻出錯:數字加減突然變困難
- 莫名焦慮恐慌:心跳加速像要世界末日
- 對啥都沒興趣:連最愛的公園下棋都拒絕
7招居家對策提升生活品質
睡眠改善實用技巧
- 睡前儀式:固定時間關燈,聽白噪音或佛經助眠
- 安全防護:雙人床中間放長抱枕當「楚河漢界」
- 藥物時機:利尿劑早上吃,避免半夜跑廁所
便祕救星飲食法
時間 | 飲品 | 功效 |
---|---|---|
起床空腹 | 溫水+1匙奇亞籽 | 刺激腸胃蠕動 |
早餐 | 無糖優格+火龍果 | 益生菌+膳食纖維 |
下午茶 | 木瓜牛奶 | 酵素軟化宿便 |
晚餐前 | 涼拌黑木耳+橄欖油 | 膠質潤滑腸道 |
居家復健黃金組合
- 有氧運動:每天原地踏步唱卡拉OK(兼練肺活量)
- 肌力訓練:坐著抬寶特瓶(裝水可調整重量)
- 平衡訓練:扶椅背練金雞獨立(從10秒慢慢增加)
地中海飲食台灣版
- 用苦茶油取代橄欖油
- 當季蔬菜像地瓜葉、空心菜
- 蛋白質選虱目魚、豆腐
- 點心吃堅果配芭樂
給照顧者的暖心提醒
奶奶有天偷偷問我:「是不是該準備尿布了?伊最近常來不及去廁所…」我拉著她的手說:「阿嬤,讓爺爺自己試試看這些方法」:
- 定時排尿訓練:每2小時提醒,不管有沒有尿意
- 褲子選魔鬼氈:比鈕扣拉鍊快10秒
- 馬桶加裝扶手:起身更安全
三個月後回診,爺爺驕傲地說:「我現在只有半夜要包尿布啦!」奶奶也終於卸下重擔。適度放手讓患者自理,反而是最好的照顧。
醫師的真心話
巴金森氏症像慢慢凋零的花,雖然無法逆轉,但我們能讓凋零的速度慢下來。最近爺爺奶奶回診時,我發現他們多了新習慣:
- 早餐後牽手去公園散步
- 下午用檜木腳底按摩棒互相按腳
- 睡前一起做深呼吸練習
「少年時沒約會,現在補回來啦!」奶奶笑瞇瞇地說。看著他們交握的雙手,我想起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話:「治癒有時,陪伴常存。」面對退化疾病,與其糾結還能活多久,不如像爺爺奶奶這樣──把每個今天都活成值得珍藏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