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最近頭痛到吃不下飯,走路一直撞牆角,甚至來不及跑廁所就尿褲子…送醫才驚覺是「水腦症」搞鬼! 這種腦脊髓液囤積的疾病,嬰兒頭圍暴增、成人失智跌倒都可能有關聯,今天就來拆解這個隱形健康殺手!
一、腦脊髓液是啥?根本不是「死水」!
腦脊髓液聽起來超專業,其實就是包在腦子外面的「防撞緩衝液」!它像一層透明果凍裹住大腦,每天不停流動更新——從血管冒出來,繞著腦部循環一圈,最後再被血管吸回去。這層液體可厲害了:
- 🛡️ 防震功能:腦袋撞到時像安全氣囊
- 🧼 清道夫作用:帶走腦細胞代謝廢物
- ⚖️ 壓力平衡:維持腦內壓力穩定
關鍵重點:當循環路線塞車,液體囤積壓迫腦部,就引爆水腦症危機!
二、水腦症6大元凶!年輕人也要當心
很多人以為只有嬰兒會中招,其實車禍、感染、腫瘤都可能讓青壯年躺進手術房!以下是常見凶手清單:
危險因子 | 發生情境 | 高風險族群 |
---|---|---|
頭部外傷 | 車禍撞擊、跌倒腦震盪 | 機車族、運動員 |
腦膜炎 | 細菌病毒感染發炎 | 免疫力差者 |
腦部腫瘤 | 腫瘤壓迫阻塞水管 | 40歲以上成人 |
腦血管出血 | 中風後血塊堵住 | 三高患者 |
手術併發症 | 腦部手術後沾黏 | 開顱患者 |
先天性異常 | 嬰兒腦導水管狹窄 | 新生兒 |
💡 真實案例:30歲陳先生車禍後常頭暈,半年後竟尿失禁!檢查發現是腦傷後沾黏導致水腦症,靠引流手術救回一命。
三、症狀年齡差很大!嬰兒VS成人警訊
👶 嬰幼兒3大危險信號
- 頭圍暴風成長:帽子越換越大,頭皮血管浮凸
- 噴射狀吐奶:喝奶後劇烈嘔吐,非一般溢奶
- 眼神呆滯:眼球向下偏移(日落眼徵兆)
👴 成人4個致命變化
- 頭痛炸裂:早晨最痛,伴隨噁心視力模糊
- 失智現象:忘東忘西,家人誤認老化
- 企鵝步態:走路腳貼地拖行,易跌倒
- 膀胱失守:尿急憋不住,褲子常濕
醫師提醒:長輩出現「頭痛+走路晃+漏尿」三聯徵,快掛神經外科!
四、治療3大招!引流管、挖洞術解析
🛠️ 第1步:揪出病根
- 先做腦部MRI看液體囤積位置
- 檢查是否腫瘤或出血作祟
🔧 第2步:手術破解循環危機
治療方式 | 適用狀況 | 手術原理 | 恢復期 |
---|---|---|---|
腦室腹腔引流術 | 慢性水腦症 | 埋管導液到腹腔吸收 | 住院5-7天 |
腦室造口術 | 導水管阻塞 | 用內視鏡在腦室打洞 | 住院3天 |
病因根除術 | 腫瘤/出血 | 切除病灶恢復循環 | 依病情定 |
術後須知:
- 引流管可能需調整壓力閥
- 避免磁場環境(MRI需特別防護)
- 觀察有無發燒頭痛(感染警訊)
🌿 輔助療法:復健強化平衡
術後搭配步態訓練與膀胱控制復健,防跌倒與漏尿復發!
五、預防3關鍵!這些人要定期追蹤
- 腦傷患者:車禍、跌倒後半年做腦部檢查
- 腦膜炎病史:每年神經學評估
- 長輩健檢:加做「腦室系統超音波」
⚠️ 致命延誤:忽略症狀恐致腦萎縮或意識昏迷!
黃金口訣:「痛、歪、漏」三症狀出現,2週內速就醫!
▸▸ 水腦症不是絕症!及早引流治療,8成患者可恢復正常生活,下次看到長輩莫名跌倒漏尿,別再以為只是老化啦!(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