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手舉不起來別急著當五十肩!中年婦女險喪命竟是這免疫疾病作祟

關鍵警訊:當你發現雙手同時舉不高梳頭刷牙都吃力,甚至爬樓梯喘不過氣,小心!這可能不是單純的五十肩…

真實案例:從無力舉手到呼吸困難的血淚歷程

「醫師,我連吹頭髮都拿不動吹風機啊…」58歲的何女士坐在診間,說話還帶著微喘。兩個月內狂瘦10公斤的她,原本以為是肝臟出問題,直到某天半夜呼吸像被掐住脖子,被家人緊急送醫。

時間倒回半年前:
☑️ 早晨梳頭時手臂痠軟,必須分段完成
☑️ 買菜提袋走不到100公尺就手抖
☑️ 想拿高處的碗盤,肩膀卻像綁了鉛塊
☑️ 最愛的裁縫工作被迫中止,針線都拿不穩

家人安慰她:「可能是五十肩啦,去國術館推拿就好!」但詭異的是她的疼痛感並不明顯,而是種「肌肉被抽乾力氣」的無助感。更可怕的是,後來連吞嚥食物都容易嗆到,半夜常咳醒…

五十肩 VS 多發性肌炎!3分鐘快速辨別法

🚨 五十肩(冰凍肩)特徵:

  • 單側發作為主,右手舉不高但左手正常
  • 關節卡住的緊繃感,像是生鏽的門軸
  • 疼痛集中在肩膀深處,夜間更劇烈
  • 慢慢活動後會稍微鬆開

⚡ 多發性肌炎危險訊號:

  1. 對稱性無力:雙手/雙腿同時出問題
  2. 近端肌肉失能:大腿難爬梯、上臂舉不高
  3. 快速惡化:幾週內從梳頭困難→拿不動杯子
  4. 內臟警報:呼吸喘、吞嚥咳、莫名發燒

「她丈夫說是五十肩,但骨科檢查排除了。」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王仕凱醫師強調:「最大差別在『疼痛感』和『活動範圍』!」五十肩是關節沾黏「卡住」動不了,多發性肌炎卻是肌肉根本「沒力氣」動。就像手機螢幕破損(五十肩)和電池沒電(肌炎)的差別!

揪出隱形殺手的關鍵檢查

何女士送急診當晚的驚人報告: 檢驗項目 數值 標準值 超標倍數
肌酸激酶 (CPK) 3200 IU/L 24-150 IU/L 21倍
肝指數 (GOT) >300 U/L <40 U/L 7.5倍
肝指數 (GPT) >300 U/L <40 U/L 7.5倍

「看到CPK破千就要高度警覺!」王醫師解釋,肌肉發炎時會「漏出」酵素,這些數值像身體的求救訊號。後續的肌電圖檢查更顯示肌肉正被免疫細胞攻擊,確診為「多發性肌炎」。

為什麼會攻擊自己肌肉?醫揭恐怖機轉

▶️ 免疫系統誤判:將肌肉細胞當成病毒
▶️ 抗體瘋狂破壞:導致肌纖維溶解壞死
▶️ 併發肺纖維化:50%患者呼吸功能受損
▶️ 癌症關聯性高:尤其鼻咽癌、卵巢癌、肺癌

「我們立刻安排正子攝影,幸好沒發現惡性腫瘤。」何女士得知未罹癌當場淚崩,但醫師提醒:40歲以上患者需每半年追蹤,因癌症可能延遲出現!

救命治療與復健全記錄

第一階段:急重症搶命(住院2週)

💉 高劑量類固醇脈衝治療:快速鎮壓免疫風暴
💊 免疫抑制劑:阻斷持續性攻擊
🫁 呼吸訓練器:強化受損的呼吸肌

「治療前三天最難熬,全身像被卡車輾過。」何女士回憶,但一週後奇蹟出現:
✅ 原本需靠氧氣鼻導管,現能自主呼吸
✅ 手臂可舉到耳朵高度
✅ 肝指數下降至100 U/L

第二階段:居家抗復發(關鍵6個月)

時間 復健重點 生活進步指標
第1個月 被動關節活動+呼吸練習 自行刷牙、拿碗吃飯
第3個月 彈力帶輕阻力訓練 能舉吹風機10分鐘、緩慢梳頭
第6個月 水中走路訓練+階梯練習 重返菜園澆水、煮三菜一湯

「現在能握鋤頭了,雖然只有十分鐘…」她笑著展示滿是泥土的指甲。醫師特別叮嚀:絕對避免過勞!曾有病患因趕工熬夜導致復發,CPK值飆升更勝首次發病。

女性必知!預防復發5大守則

  1. 感染是導火線
    感冒別硬撐!喉嚨痛+發燒可能重新點燃免疫攻擊,務必及早就醫。

  2. 壓力管理優先
    案例:銀行主管復發3次,辭職後病情穩定。建議每日「478呼吸法」(吸氣4秒→閉氣7秒→吐氣8秒)。

  3. 肌力監測技巧
    📍 每月「梳頭測試」:能否連續梳整頭髮10下?
    📍 每週「椅子起立」:不用扶手站起,超過5秒當心!

  4. 飲食抗發炎
    ▶️ 多吃:鮭魚、薑黃、深綠色蔬菜
    ▶️ 少吃:芒果、荔枝、羊肉(中醫認定的發物)
    ▶️ 禁忌:絕對禁食生食!免疫力低下時風險高

  5. 癌症篩檢時程 項目 頻率 注意徵兆
    鼻咽內視鏡 年1次 痰帶血絲、單側耳悶
    婦科超音波 年1次 異常出血、腹脹
    低劑量CT 依醫囑 久咳不癒、喘鳴聲

「最怕患者自行停藥!」王仕凱醫師嚴肅說,曾有病患因怕類固醇水腫,偷偷減藥導致呼吸肌衰竭插管。減藥過程需長達2-4年,必須用專業儀器監控肌肉酵素變化。

醫師真心話:這些迷思會害命!

❌ 迷思1:「無力就是中風」
👉 中癱通常「單側麻木」,肌炎是「雙側無力」

❌ 迷思2:「吃補品增強免疫力」
👉 過度進補反刺激免疫!人參、靈芝都需醫師評估

❌ 迷思3:「多休息就會好」
👉 不活動會肌肉萎縮!溫和復健才能保住功能

「有位阿嬤天天喝雞精補身,結果CPK不降反升。」王醫師搖頭。真正該做的是:規律睡眠、避免日曬(紫外線誘發)、以及最重要的──相信醫學檢查而非偏方

生命轉機點:何女士現在隨身帶著「肌炎警示卡」,寫著:「若我無力呼吸,可能是多發性肌炎復發,請速送急診並聯繫XX醫院…」這張卡片,是她勇敢活下去的護身符。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